为什么人们将隋朝的灭亡都归咎于隋炀帝杨广的昏庸无能?
公元618年隋朝灭亡,隋朝的灭亡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这一千多年中又出现了多少个朝代的更迭,就算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清朝的历史,我们都没法证实 所有历史事件的真实性,那我们又如何能弄清楚发生 在一千多年前的历史真相呢?
如果历史都能真实如初的记载的话,就不会有司马迁受宫刑的事情了,但是又有几人能做到司马迁一样?
历史上有很多事情我们很难去分辨出它的对错, 我们学习历史更多的是要以史为鉴不重蹈覆辙,不带有历史偏见可能会更好地了解历史,从先人的历史经验上总结出更多的智慧。

杨广的对与错究竟有哪些?
首先来看看杨广的坏,杨广本是杨坚的第二个儿子 ,在他的上面还有一个大哥,也就是隋朝的太子杨 勇,但是这个杨勇没有杨广有心机,杨广为了坐上太子的位置,处心积虑地想着法陷害他的大哥杨勇 。
杨广利用他母亲痛恨男人娶小妾不疼爱自己正室妻子的心理,在他母亲的面前说杨勇的坏话,而自己又装作一副好丈夫的形象,最终赢得了他的母后独孤皇后支持,隋文帝在独孤皇后的枕边风下,也渐渐地对杨勇产生了厌恶,直至将杨勇废弃转而立杨广为太子。

杨广靠欺骗与陷害得到太子的位置,最后甚至与他父皇的妃子私通,被隋文帝发现后,直接害死了杨广 文帝,杨广就是一个不仁不义、不慈不孝的人,如果说 从他的私德来说,他确实是一个昏君。
杨广做皇帝后做了两件事成为了导致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第一件事情就是三征高句丽
当时隋炀帝杨广为什么非要抓着高句丽不放呢?
因为高句丽当时已经控制了现在朝鲜半岛的整个北方土地,不仅如此,高句丽还不断地向北方,也就是隋朝的辽东地区蚕食,如果隋朝再不加以反击的话,那高句丽就会越坐越大,可能还会危机到隋朝北方领土的稳定。

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后面的李世民也同样征伐过高句丽。
隋炀帝杨广就没李世民那么幸运了,他接连三次征伐高句丽失败,劳民伤财导致国内起义骤起 ,也就此拉开了隋朝灭亡的大幕。
除了三征高句丽导致隋朝最终的灭亡外,还有一件事也是导致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那就是修建大运河。
因为当时隋朝的政治中心是在北方,而因为从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年年战乱,导致大量的汉人选择南渡,晋朝八王之乱导致的北方战事,更是加剧了北方的汉人向南迁移。
随着大量的人口南迁,经济中心也逐步地转移到了 南方,隋朝建立后江南水乡成为了隋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地之一,但是仅靠陆路运输已经很难再支撑庞大的货运和朝廷在江南地区征收赋税。

所以隋炀帝杨广就决定修建大运河,但是修建大运河是件非常浩大的工程,古代既没有挖掘机,又没有大量的运输车辆和各种工具,完全只能依靠大量的人力去开凿。
在古代本来就生产力低下,一下征调这么多人去修建运河,没有人生产了,粮食就会减产,粮食一减产和修建运河的许多工人本身就不是自愿去修建运河的,所以就加剧了社会危机。
直到杨广三征高句丽失败后,国内的各种矛盾就瞬间爆发了,这一爆发就一发不可收拾,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由此看来隋朝的灭亡更多的是隋炀帝杨广在征高句丽军事上的失败,才是导致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