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抑郁症患者的原生家庭
如果你不小心看见孩子将鼻孔探出泥土,如果孩子突然哭泣,请别将眼泪当成蚯蚓。
你当然可以从来不去在意孩子的内心感受,只将其视为自己所占据的附属品,对你而言,孩子失衡的情绪是对自身意志的反叛,从而使你作为监护人的权威受到侵犯。
你不能容忍孩子的成长发展脱离了自己所设想的轨道,这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将会一直在脊背隐隐作痒。
于是你将孩子的真实状态命名为“不良情绪”,定义成一种懒惰行为,你的声音很“洒脱”:
“哪有什么病,都是闲出来的!”
“一切都是自找的!”
“别人怎么不这样,怎么就你这样!”
“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废物东西!”
“想死就去死啊!”
冷嘲热讽说多了,你开始感到厌烦,于是你用冷笑这一更快捷的方式来假装回应,鼻孔微微张开,嘴角往左边一歪,一声“哼”在空气里尽情舞蹈。这为你带来了快慰感。
你当然不用去了解什么是抑郁症,对你而言,这只是一种耻辱,让你承认孩子患了一种被定义为“反常”的疾病,相当于承认自身的失败。
无论如何,你绝不会想到一种可能:自己的教育会不会在哪一方面出了点小差错?
你不会想到,原生家庭抽离出的窒息感,会被孩子当成一种命中注定的惩罚。从而产生这样的想法:我的存在就是一种错,我不该来到这个世界。
当孩子最终选择自杀,你的第一反应会不会还是觉得羞耻……
“亲戚朋友该怎么想!”
“不负责任的逆子!”你感到愤懑。
但悔恨还是会坐在遗体上盯视着你,它不哭也不笑。
当你发泄完,只剩下悲伤,将问题从孩子身上转移到社会上时,它会默默走开,锁上门。
蚯蚓最终会在眼泪中翻身醒来。
然后,你们,他们,我们,继续重复下去。
未完……
也无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