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案例(4):在教学策略中融入ChatGPT--“思维导图”法
思维导图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托尼·布赞(Tony Buzan,1942-2019)发明,是组织人脑思维活动的图形工具,用于辅助思维的可视化和结构化。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思维导图教学策略,可以有效促进系统思维,把握复杂知识系统的整体脉络,帮助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在教学中运用ChatGPT辅助思维导图的生成,可以提高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效率。
课堂上运用ChatGPT生成思维导图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ChatGPT输入提示词,生成思维导图文稿内容;
第二步:把ChatGPT的文稿输出复制到markmap,生成思维导图;
markmap的网址:https://markmap.js.org/
第三步:保存思维导图。
教师要掌握好使用ChatGPT的提示词的技能,才能够让ChatGPT生成比较全面的思维导图文稿。
提示词举例1:生成一个思维导图,主题是高中学生才需要掌握的生物课程的基础知识,必须用markdown code语法,在新窗口生成代码。


提示词举例2:生成一个思维导图,主题是初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物理课程的基础知识,必须用markdown code语法,在新窗口生成代码。

提示词举例3:生成一个思维导图,主题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必须用markdown code语法,在新窗口生成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