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颠覆者周鸿祎,15万以下也能造智能车!

2021-07-05 19:56 作者:电动小飒  | 我要投稿

“15万以下造不了智能车,我一听这话气就上来了。”

 

“我认为智能汽车让人觉得最激动人心的就是‘科技平权’。”

 

“李书福就认为说,‘汽车是四个轮子上的沙发’,在传统汽车时代我很佩服他,一语道出来本质,但是今天我觉得汽车的本质更像四个轮子上的N台大手机,或者N台超算电脑。”

 

在360宣布战略投资哪吒汽车后,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也成为了哪吒汽车的一名产品经理。红衣大叔周鸿祎,纵横互联网江湖20余年,归来仍是率真的少年,面对媒体时,有一说一,不遮掩自己的真实态度。15万造智能汽车的争议,让这位超级产品经理站在了汽车圈的风口浪尖。

 


这位斗士一般的人物,无论进入哪个行业,哪怕年近50,依然是一副颠覆者的姿态,生猛且不按常规。

 

目前,汽车市场智能汽车售价普遍不低,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售38.89万-42.99万,百度Apollo Moon整车和无人驾驶套件的成本是48万元,蔚来ET7补贴前预售价44.8万-50.6万,15万能造成一辆智能汽车吗?

 

老周再出金句,是噱头炒作,还是如他曾经辉煌过往一样,再次颠覆外界的认知?

 

摩尔定律

 

“颠覆性技术”理念的首创者,是美国哈佛商学院教席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在克里斯坦森的理念中,真正的颠覆式创新有两种:一种是从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即把昂贵的变得便宜,把收费的变成免费;另一种是从体验上创新,即把复杂的变得简单,把笨重的变得便携。

 

作为颠覆式创新的信徒,周鸿祎对汽车行业理解的精华也尽在这两点。第一,硬件上,让智能汽车售价亲民;第二,软件上,做好智能汽车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的结合,给用户选择权,尊重用户体验。

 

对于成本,周鸿祎从来没在怕的。从免费的杀毒软件第一人,到物美价廉的360手机,老周的产品在性价比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在造车之前,周鸿祎也曾是手机创业者之一,给他印象最深的便是小米手机。“小米刚出来的时候,当时国产手机双核至少四五千块钱以上,小米出来一个双核1999,把大家就给惊呆了,大家觉得不可能的事。”老周表示,当时也有人下类似的结论,低于五千做不了智能手机,过了十年之后,再来看这句话,就显得非常可笑。

 

电子产品领域,最知名莫过于被称为计算机第一定律的摩尔定律: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个月提高一倍,而价格下降一半。既然是智能汽车,那么自然要遵守智能产品的规律。老周认为:“智能汽车上面,无论是控制车身的域控制器,还是智能座舱,还是自动驾驶的算力中心,我认为价格只会一路往下走,能力也会一路往上提升。”

 

智能驾驶最贵的部件应该就是激光雷达了,现在中国很多创业企业,包括华为这样的老牌企业都开始入局,由于国内几家公司的进入,最近两年价格应该从几千美金,降到原来的1/10,不到一千美金就可以供货了。

 

周鸿祎预言,在一两年里,激光雷达可能也会掉到白菜价,换句话说,很有可能会做到一百美金这样一个水平,都是指数级地往下降。如果激光雷达做到一百美金,或者两百美金,也就是在千元人民币价位,连五菱这样的车可能都能装一个!

 

至于电动汽车上成本占比最高的动力电池,2013年,电池每一度电的成本是七年前的1/5,到2023年,电池成本还可以下降1/3。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副总经理孙华军曾表示,比亚迪刀片电池的成本低于600元/kWh。随着电动汽车规模化的不断扩大,整个产业链越来越完善套,电池性能会越来越好,密度越来越高,而且成本可能还会越来越低。

 

网络效应

 

当消费同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越多时,这些商品和服务越有价值;这些商品需要和其他商品同时使用,当它们单独使用时,只有很少的或几乎没有价值。这就是互联网行业的网络效应。

 

在传统造车界中,周鸿祎很佩服吉利掌舵人李书福,“汽车是四个轮子上的沙发’,在传统汽车时代我很佩服他,一语道出来本质”。到了智能汽车时代,老周认为出身于互联网的他,更清楚智能汽车的核心,那就每一辆智能汽车应该是一个智能终端。巧合的是,在李书福造车的那个草莽年代,李被称之为“汽车狂人”。

 

1963年出生的李书福和1970年出生的周鸿祎年岁相差不多,一个是唯一入选世界500强企业民营车企吉利汽车集团的老总,另一个则执掌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安全公司360,两者本来泾渭分明。在智能汽车时代,老周风云际会来到汽车圈,一入局便要从体验上革新现有产品,他带来了一个新词,科技平权。

 

“不是只有配备激光雷达的车才有资格叫智能汽车。”假如一辆车搭载1000T的算力,配备了很多激光雷达,而特斯拉仅仅依靠摄像头和精密的算法,两者的自动驾的体验不相上下,那么说明,不需要高昂的成本,智能汽车可以带来的同样的科技体验,这就是科技平权。

 

张三使用一款价值1000元的手机,李四使用一款5000块钱的手机,两者除了在硬件配置价格不一样,但使用的软件却是平等的。同样的微信、同样的支付宝、同样的网易云音乐、同样的高德地图,并不会因为手机价格更低,而使用“阉割版”软件。

 

周鸿祎认为,未来汽车不论是在50万级别,还是15万以下的级别,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方面,只要在合理的算力的支持之下,都可以得到同样的体验。

 

另外,在更多人使用这个软件之后,很多人对这个软件的反馈和数据的积累,可以让软件的功能迅速地变得强大。比如做自动驾驶,搭载辅助驾驶软件的车越多,行驶里程越多,采集的数据越多,经过训练的数据量越大,软件的价值会提升得越快。

 

另外,使用的人越多,研发软件摊开的边际成本便越低。如果花一百亿来研发一款自动驾驶软件,如果给一百万人用,每个人分摊的成本也会迅速降低,也就是软件的边际成本,随着用户的增多,最终是降为很低的一个数字。

 

15 万以下的智能车才会是中国家庭的国民级智能车

 

当问及360跟哪吒合作以后,周鸿祎希望能够被用户记住的标签是哪几个?

 

他只说了一个,那就是国民智能汽车。

 

在周鸿祎看来,15万以下的车的销量,占据中国市场所有车销量的60%,乃至70%,这本说明,大部分国民对车的消费能力就在这个区间,如果360和哪吒能够打造出15万以下的带有智能座舱、智能车身,还有辅助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他就能成为很多人的国民汽车。

 


最简单的创造终结竞争者的办法,就是提出很多极端的想法,然后围绕这些极端的想法创建公司。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刚成立的企业发展如此迅速,而且能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力。即使他们与行业巨头并肩作战,他们仍然能够吸引很多的财富和传统的荣誉。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效仿其他企业,他们就是局外人、游戏规则的改变者。用赛斯·高汀的话来说,他们不像鸡肋那么索然无味。

 

智能汽车是一个颠覆性的未来,而颠覆一个产业一定是大众化的。当周鸿祎遇上哪吒,一个是天生的颠覆者,一个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精神IP,两者都是如此地生猛而打破常规,15万造智能汽车,有胆也有识!你看好吗?


颠覆者周鸿祎,15万以下也能造智能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