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MBA备考经验┃石赫:三十而立 启航高金

2022-02-19 16:57 作者:博雅汇MBA  | 我要投稿


 

2020级在职制MBA(PTE班)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 争议解决部律师

 

01

初识高金

      也许是特别的缘分,毕业后租住的第一处地方离高金只有不到500米,健身路上经过只觉得是个神秘莫测、高不可攀的高级干部学院。

      一次偶然,当时的女友(现在的老婆)告诉我在某学校有一场金融MBA的宣讲活动,我抱着凑热闹的的心态去旁听了一下,但听下来并没有让我产生立马去读的感觉。

      但出来一趟也不是全无收获,反而让我与女友的感情升了温,确定关系后望夫成龙的她给我推荐了另外一家商学院——交大高金。

      因为有交大情结,我决定一试。

 

02

决定报考

      我自恃读过很多心理学的书,没那么容易被洗脑,但听完宣讲会后,我彻底被“洗脑”了。

      宣讲会上,老师没有夸自家商学院有多厉害,而是全程在说高金的课程,对每个学生严格到苛刻的培养方式,以及对每个学生精准的培养定位——

      “让他们能够运用金融视角,成为改变周围、改变世界、改变社会的力量。”

      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商学院,严格不失活泼,低调不失奢华。

      选择高金的动机很简单,可能我骨子里是个“投机分子”,因为一部电影《大空头》对金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刚好工作后又做跟金融相关的诉讼工作,一直想有个系统学习金融的机会,而且我也很期待结识不同行业的优秀人才。

      宣讲会后,我感到高金是我未来十年成长中最好的助力。

 

03

面试

      入学需要经过两关考核,面试+笔试。

      面试是一场30分钟的presentation和问答,如果能过C线(优秀),之后的笔试只要通过国家线就能被录取,因此面试是整个备考过程最重要的一环。

      但并不宽松的录取比例,再加上我的非金融背景,当时的我其实很慌。

      只有不到一个月的准备时间,这一个月里我要在备考系统填好面试申请材料,找到两位行业大佬给我写推荐信,再把presentation演练的滚瓜烂熟。

      面试申请材料一共五个问题,工作介绍、同事对个人特点评价、职业规划、如何处理学业和工作的矛盾、兴趣爱好。材料是申请的第一步,我前后改了5稿,修改的重点是突出自己与同龄人的差异,在案例中突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亮点。

      推荐信我发动了朋友圈最厉害的人脉,我要特别感谢Andy,帮我找到了一位重量级的推荐人。

      重头戏是30分钟的个人陈述和面试官问答,决定能否拿到优秀。我参加了三次一对一的模拟面试,每次都是一次从头到脚的诊断,从ppt上的内容,到要呈现的形式,再到如何回答面试官的问题。

      过程中最大的感悟是,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简历可视化”,全程都要围绕着一个核心主题——与高金的匹配:

      我为什么要读高金,高金能给我带来什么,我能给高金带来什么?

      带着这个问题,我又参加了两次宣讲会,寻找与高金的契合点,从高金的课程、教授、活动、俱乐部,逐一与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建立联系。

      两次宣讲会后我对高金的挑人标准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用招生老师的话说:谦虚的态度、严谨的同时要有创新性、突破性,还有为人处世的态度。

      面试准备要特别感谢我太太,她掐着表,听我一遍遍讲,提了很多意见,几十遍练习下来,这场presentation已成为我的肌肉记忆。

      面试那天下着雨,我换上新买的西装和皮鞋,奔赴战场。

      现场三位面试官,一位高金老师,一位企业老总,还有一位高金校友。

      不出意外,老师提了一些很有挑战性的问题,紧张之余我耍了个聪明,把话题都引到自己最熟悉的法律领域。

      面试突然变成了一场普法,但我始终没忘记强调我与金融、与高金的关联,以及我对高金的憧憬。

      出面试成绩那天,焦急等待了很久,终于收到拟录取邮件,兴奋中夹杂着些许平静,毕竟后面还有场笔试。

 

04

笔试

      笔试一共四门,逻辑、数学、写作、英语。

      按理说过了C线笔试可以划水,但为了拿奖学金,还是想搏一搏。

      MBA的英语考试大概是六级的难度,仗着底子还不错,几乎没复习英语,只是背了几篇作文模板,这给我节省了不少时间。

      数学是高中数学的难度,但因为时间隔得太久,还得从头学起,数学真没啥好办法,就是不停的刷题。

      逻辑这一科本应是我这个法律人的强项,而且我大学逻辑还考到了班级前十,但发现MBA考试中的逻辑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假言命题、选言命题,还有逻辑题经常题干就要读个2分钟,把我搞得云里雾里,所以逻辑没啥好办法,七分靠运气,三分靠打拼。

      最后重点说说写作,是所有科目里我觉得最难的一门。

      写作共两篇,第一篇是析错题,挑出给定文章中的逻辑错误;第二篇是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自己命题写作。

      两篇写作的难点还是在于逻辑,还有考场上的时间真的不够用,想考高分只能多动笔、多修改。

      回想那段备考的时间,周末都是在培训班度过,上班通勤路上看课程视频,下班回家还要刷题。

      一共参加了三次模拟考试,一模两篇作文没来得及写,考了166分,按这个分数国家线都过不了;二模逻辑没做完,考了182分;三模才第一次做完所有的题目,过了200分,但拿奖学金要考到240分。

      正式考试在偏远的交大闵行校区,相较之前读书时考试都是组团前往,这次多少有些孤身奋战的感觉。

      一天考试下来,最大的感觉还是综合卷的时间不够用,蒙了很多道逻辑题。

      三月份出了笔试成绩,205分,不高不低,基本符合我的预期,但我还是怪自己的数学选择题错的太多。

 

05

录取

      这是我的第二次考研,与上次相比,这次拉锯的时间更长,从单维的专业能力考察变成多维的综合素质考察,而且工作之后再考研,心态与在学校考研也大不相同。

      昨天收到了高金的录取通知书,把我的思绪拉回到十年前那个为高考租住的小屋,那个挑灯夜读的少年,在床头刻下几个字:一定要考上上海交通大学!

      虽然高考未能如愿,但小城少年依然来到了上海,十年间从一个举目无亲的异乡客,到有了很多知心的朋友和同事,还有一份自己十分热爱的律师事业。

      而立之年的他在上海成家立业,十年前的交大梦也得以实现。

      一切恍然如梦,停下来细细品味,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无限的可能性,总是令人心驰神怡。

      站在而立之年的路口往前望,我感到自己无比幸运,所有想做的事几乎都做到了;往后展望,我感到前途有无限的可能,有压力,但也是动力。

      最后用一句吴晓波的话来勉励自己,也勉励身边正在为梦想而努力的朋友们:

      “这个时代从不辜负人,它只是磨炼我们,磨炼每一个试图改变自己命运的普通人。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



MBA备考经验┃石赫:三十而立 启航高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