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零基础麻将】【自用】何切笔记 29

2022-05-27 15:21 作者:翼術家  | 我要投稿


   有几天没更新这个专栏了,刚好遇到一个半成品何切,就把它记下来吧。

  

  

因为已经知道Naga打7p,我们只需要跑ako

   ako打了9p,他觉得3s排在7p前面。

   简单说一下各个切法的思路吧,切9p的思路就是退向做大做强,保留副露权(可能会有副露满贯),同时保留住进8p的改良。但是个人不建议像ako这样切,我们发现ako做牌的速度是很慢的,只要对手没有什么听牌迹象,它会觉得这手牌还可以等很久,实际上这手牌已经到中巡而且是迫切想要先制听牌的情况。如果上家没有杠5p,天平可能会偏向打9p一些,但是上家杠了5p呢,一个是表明了上家有一定的速度,一个是减少了6667p这个形状的进张,一个是增加了自己手上的打点,还增加了里宝。这个情况姑且还是想要一向听的。

   切7p是很正常的最大化进张量。

   切3s有一点先切的意思,如果有不懂先切战术的可以看看我之前的何切专栏。我们看ako的数据也显示3s铳率和铳点更高。而且3s带来的进张不太好,是一个立直dora1的愚型,而且听的位置也一般,如果有人先制立直(特别是上家)我们是不一定敢切5s或者3s出来对攻的。而且切3s保留了进8p的改良,也算是一点价值。如果之后进一些更优质的枚数改良,比如468m,我们就会再切掉7p或者其他的什么牌来进入完全一向听。

   如果是苏菲这种先切意识比较强的ai,可能会切3s吧,我这么想。

   各个切法都有道理,按自己牌风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就好。



   何切讲完了来扯点闲话罢,我是真的怀疑有些人的何切观念,他们对待何切的态度啊。也不知该如何评价,是何切太依赖高段缺乏主见;还是确实基础很薄弱,缺的知识点比较多;还是说何切的动机里面混入了过多杂质。

 

   遇到何切咨询高段本身绝对不是什么坏事,高段的模型往往更为优秀,精确,但是,唉......

   常常能看到这么一种走向。

遇到何切→咨询高段甲乙丙→甲乙切A,丙切B→我切B,我果然没切错

遇到何切→咨询高段甲乙丙→甲乙切C,丙切D→我切C,切C的多,看来我切对了

   整个给人感觉这人方法论多少是有点问题的,那这样的话绝大部分何切都不会切错,除非有那种某一打被另一打完爆的情况。

   或者是。

“我跟xx高段切的一样,我做对了”

“我跟xx高段切的不一样,那我鸡了”

我见过最过分的是 “我的切法在天凤牌理里面不是枚数最多的,那我鸡了”

   还有一些。

“我觉得这何切应该是这样,这个牌......”

“这个何切某某高段切x,某某高段切x,某某魂天切......”

   其实也挺不错的不是吗,遇到一个何切,咱把七姑妈八大姨都叫出来,看他们讨论,然后选一个自己觉得讲得最有道理的答案吸收就行。如果是亲朋好友真的发自内心热爱讨论那还好,不然的话就有点养蛊的意思了。或者是只统计高段的答案,也算是一种统计学麻将战术了。真的挺好的,如果每次做何切都能找一批高段给出答案,甚至他们都愿意为此与其他人争论的话。

   这让我想起某个官方何切,没记错的话是切45s和12m搭子二则,在各大日麻群引起争论,不少高段为此争得面红耳赤。那个经典的“你给上家买房子了?”的梗就是在这个何切里面诞生的,有一段时间“副露权”这个词都被“房产权”给代替了。最终是统计了高段的答案,有二十个左右的高段切45s,十多个高段切12m。

   

   对于这些现象,我想分三点提出我自己的看法。

   一、何切应当更有主见一些,关键的问题还是要自己分析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完全照搬高段的意见,不然学多了也可能还是会很混乱:“这个何切,我记得这个高段这么说,但是另一个高段说过这个...”只是看高段和自己意见相同,甚至只是对了个答案就觉得这个何切过了,这样看似解决了问题,其实是在逃避问题,如果是不会做的何切的话,没有整理好自己解题的思路,那么下次遇到问题很有可能还是不会。做何切的时候最好是先有自己的答案和思路,再去比对其他人的意见。

   对于一个何切讨论,并不一定是看起来讲得最有道理,话说得最多的人意见就最正确;也未必在高段里面相同答案最多的答案最正确;就算选了一个看起来最正确的思路,那种打法也未必最适合自己。自己认真思考之后的收获才是自己的。

   二、判断正误的标准不应该太简单

   仅仅因为跟其他人的意见不一样就否定掉某个答案,是不行的,这里的“其他人”不仅仅指高段意见,也可以指其他人的意见,还应当包括一些麻将战术书的意见。例如做某何切,与某高段对答案,你和高段一样切7s,但这个7s和7s真的一样吗?高段可能觉得7s和其他答案是微差,而你觉得差很多,那最终咱的模型还是没有变得更优化,遇到下一个何切还是很有可能切得和这个高段不一样。绝大部分何切,只要拿去问多几个高段,极大概率能找到至少一个和自己答案一样的,所以其实答案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思路。

   我个人判断正误的方法是把错切分两种,一种是miss,就是不符合自己模型下最优解的切牌;另一种是error,就是已知有更优打法的时候,更劣打法下的切牌,error只有事后才有小概率自己检查出来,主要还是靠接收和分析比对自己和别人的打法。我举一个例子,假如你的模型里面,平和dora1基本上是不立直的,那么你选择了dama,这是你模型下的最优解,那么即使别人都说要立直,你的选择对于你来说也不是错误的。那么真的有人平和dora1不立直吗?还真的有,凤南2000战以上四位率最低,而且安定9.2的强者「夕凪」,在东场平场先制的平和dora1 常常都是选择dama的。对此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这本战术书。

现代麻将的神技~天凤强者牌谱彻底分析~

   遇到一个何切,只要自己的答案是自己模型下的最优解,那么就不是miss,至于是不是error,是要经过思考,仔细比对自己与他人的模型,分析出优劣才能得出结论的,但是在立直麻将这一块暂时还没有那么多对错,有很多时候我们分析不出模型之间的好坏,例如各个天凤位之间的打法可能是差很多的,就算在凤桌这种副露流的天下也有像通知哥这样29副露率的门清流天凤位,那么在分析不出好坏的时候,我觉得坚持自己的看法,才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最好。

   三、何切的动机应当纯粹一些

   我所见到的何切很多时候不是或者不仅是为了提升而与他人一起做的练习题,而是混入了很多杂念。问何切的人没有带着一颗求真知的心,何切成为了“钓鱼的工具”、“高段掐架观赏券”、“挑起话题的方法”、“展现自己牌技的方式”、“炫耀自己人际关系的手段”、“寻求认同感的渠道”。像某平台的官方何切,里面有一部分感觉只是炒话题热度和提升选手知名度的道具而已。我现在是越来越明白为什么有些群禁止讨论官方何切了。

   纯度还是太低了。

 

   

   当然,我也知道这只是我的看法,每个人对待麻将的态度不同,对待何切的态度也会不同,而且讨论何切的毕竟都是人,大家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杂念。我也知道我的想法可能太过阴暗,苛刻,只是作为一粒沙子在这篇笔记里发发牢骚罢了。

   如有得罪,请多包涵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The theme of Yuri - Mabanua

 

【零基础麻将】【自用】何切笔记 29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