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7.29 为什么提着重物费力却不做功呢?

2019-07-29 20:05 作者:四夕立日白  | 我要投稿

(此文集为up每日学习的总结与反思,用以监督自己严格要求,高效学习,防止暑假颓废)

费恩曼再一次戳中了我曾经作为一个初中生,与无数同学老师讨论无果的未解之谜。

直接进入正片:如果一个人提着重物保持一段时间,他会出汗、颤抖、喘气,消耗营养,就像他跑上楼梯的生理反应一样,然而跑上楼梯却被认为是做了功。当一个人提着重物的时候,他消耗了能量,必须做“生理”上的功,这是事实。直接把物体放在桌上就不必再费力气,凭什么桌子不需要提供任何能量就能把相同的重物保持在相同高度上?生理上的情况则如下所述:在人体和其他动物内有两种肌肉,一种成为横纹肌或骨骼肌,另一种是平滑肌。平滑肌工作非常缓慢,但能保持一种“姿势”,例如蛤蜊控制其壳开闭就是使用的平滑肌,因此长时间负荷下它仍能保持一定的位置不感觉疲劳,这与桌子类似;而横纹肌的工作则是当神经脉冲传到肌肉纤维中,纤维就会抽搐一下,然后松弛下来。当我们拿着重物,大量神经脉冲传到肌肉,大量抽搐维持着重物。当我们提着重物感到疲劳时,神经脉冲流不规则的传来,肌肉疲劳了,反应的不够快,我们就开始颤抖。

至少这样相对科学合理的解释能够解决初中生关于这件事的疑问吧。

当时我的另一个疑问,为什么P=Fv,速度越快,功率越大?诚然,力不变的情况下,速度越快,单位时间内位移越大,因此W=FS越大,但想来想去还是和常识不符。通常说一个东西功率大是说它的做功快慢,单位时间内能做多少功,能向外输出多少能量;但对于人来说,消耗的能量应该是和自己所用的力的大小正相关:我用5N的力推着小车缓慢前进和我用5N的力推着小车怼墙应该消耗的能量是相同的(除去手缓慢移动的消耗等),而前者做功,后者不做功,前者有一定的功率,后者功率为0。

————-——-———-分割线——————————-

今天所学:

《经济学原理》第五章

托福单词30

python

《费恩曼物理学讲义》

别看今天好像啥都学了,效率真的低。由于家里要装某个窗子,整天都呆在家里,导致心理上的懒散。

明天又是不完整的一天,因为早上的科目三。希望明天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吧!


7.29 为什么提着重物费力却不做功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