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好书甄选|成功申请到国外TOP艺术院校的同学都推荐它:《设计中的设计》

2020-09-28 12:42 作者:UXD尤克斯国际艺术中心  | 我要投稿


UXD视觉艺术设计学院旨在教授学生最优质的海外设计思维、技巧、理念。该系列专题为广大学生及设计师提供免费的顶尖设计书籍,供学习和参考。我们也非常欢迎你以投稿的形式来分享你心目中的好书。UXD致力于打造最全面的平面视觉设计交流平台,帮助学生们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扫清设计学习中的障碍。

本期推荐好书: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

《设计中的设计》可以看作设计师的启蒙之书,许多学习艺术设计的同学,尤其是申请到海外平面专业相关方向的同学,都在他们的访谈中提到这本书。因此我们决定分享给大家这本书的电子资源(底部免费获取),希望大家学习借鉴。

正如不同的人对美有着不同感悟,设计师往往要考虑很多不同方面的因素去完成自己的设计作品。设计到底是什么?设计师应该怎么做才能称之为设计师呢?《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就能解除你的诸多疑问。

/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

01 关于作者

/ 原研哉 Kenya Hara

原研哉曾说过:"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作为一名从业20余年,并且具有世界影响的设计师,原研哉在不断追寻设计的本质,为了获得答案,他走了很长的路、做了很多的探索。

原研哉先生是日本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咨询委员会委员。虽然身上有多个令人眼红的title,但是他始终以一双无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眼睛面对“日常生活”,以其谦虚但是敏锐的目光寻找其设计被需要的所在,并将自己精确的安置在他的意图能够被赋予生命的地方。

/ 原研哉和Muji

译者朱锷在筹备这本书的时候说:“之所以选择原研哉,是因为我觉得他的设计既感性又理性。”在他的理念中,即使是“平面”,也是立体建筑物的一部分,所以具有一种特别的气质。

“设计师的工作,并不只是设计实践。在当前环境中,为设计找到一个合适的场所,并对设计领域重新配置,对于设计师来说,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工作。”他对设计的思考已经远远超出了技术层面,而是围绕信息传达这一设计的本质功能,以充满自省的精神在深化和反思自己的设计意识。

02 内容概览

/ 书中目录

这本书总共分为九章,作者从设计的概念、日常用品再设计、信息建筑的思维方式、设计从无到有的过程、设计与消费主义的关系、自我的感知、设计博览会以及设计领域的再配置这些方面来深究设计的本质。

这本书一开头就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设计出现的时代要求。在面对历史时,我们用显微镜式的观察方法去探究才能看到时代的洪流和设计的本质。读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原研哉作为一名设计师所具备的宽阔视野。

Re-Design这个概念非常精妙,设计师将概念赋予到日常生活品中,在差异中发现设计的意义。坂茂设计的是中心为四角的纸管就能体现出再设计的精髓:节能;节约空间;方便搬运和收藏。我能从中感受到设计的批判性和对社会的思考。

Re-Design的展览中还有一些优秀作品,它们都赋予了微小事物存在的特殊意义和价值,实在令人大为触动。就像原研哉在文中提到的:“新技术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性,但它改变的毕竟只是环境,而不是创造本身。”再设计的概念从设计的本质出发让日常物品真正变成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并且拥有社会价值和深刻内涵的产物。

接下来提到的‘信息建筑’其实是目前艺术与设计领域研究最为火热的“五感”领域。沉浸式艺术就是最具有五感表现的艺术类别。原研哉时常将触觉融合到他的设计中。在长野冬季奥运会开幕式的节目册设计中,他用白色松软纸张和烫印技术突出冬季雪的特色,唤起了人们对冰雪的记忆。

/ 左图凹陷进去的半透明文字;右图与踏雪记忆的联系

原研哉在他的设计中国加入了感官的体验,这恰好和观众产生互动,让观者将设计和社会活动联系在一起,引发情感的共鸣。它你能够在看这个节目册的人的脑海中,一步步构建出我们想要传达的信息。

03 书评概览

我们很少听见艺术家或者设计师诠释自己的创作理念,甚至仿佛要求他们这么做是不合理的,“艺术很重要的一点是去感受,并非是理解”这种话我也听过数遍。但原研哉说他察觉到“将设计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也是一种设计”,我们方得以借此更进一步地接近大师的创作情境和哲学。

 ——豆瓣用户(1先森)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是两年前在南京的先锋书店里,两年后我终于将这本书认真仔细的读完。最好的设计方法即是实例的说明,很喜欢re-design,生活的细节都是好的设计来源,灵感从来都不是找来的,而是对于生活的发现与积累。

——豆瓣用户(夏夢Simeon。)

/ 设计中的设计:梅田妇产医院标识系统设计
/ 设计中的设计:无印良品

那地平線讓我心神搖曳。不是“就要這個”,而是“這樣就好”。極簡主義,溫和的理性,無論巨細皆為精緻。不得不佩服日本的設計理念,接受著來自全世界的文化洗禮,深刻的自省、謙卑以及對自我優勢的探尋。地圖很妙。

——豆瓣用户(orbit)

“解决社会上多数人共同面临的问题,是设计的本质。”“将日常用品陌生化,再进一步捕捉到新鲜感进行再设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能够做到这一点,才是一个真正的设计师。”写作、作者也是一样。

——豆瓣用户(猛犸)

艺术是艺术家在面对社会时的意志表达,其发生的根本立足点是作为个体的个人。因此,只有艺术家本人才能掌握其艺术发生的根源。这就是艺术的孤傲与直率之处。而设计基本上没有自我表现的动机,其落脚点更侧重于社会。解决社会上多数人共同面临的问题,是设计的本质。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也就是设计过程中产生的那种人类能够共同感受到的价值观或精神,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感动,这就是设计最有魅力的地方。

——豆瓣用户(smile)

/ 设计中的设计:设计的原型展览
/ 设计中的设计:穿越地平线书籍设计

04 推荐理由

用语言表达设计是另一种设计行为”这是原研哉在书的最前面说的一句话,在前言部分,我终于找到了作者对这句话的解释。理解一个东西不是能够定义它或是描述它,而是把这个我们认为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拿过来,让它变得不知,并激起我们对其真实性的新鲜感,从而深化我们对它的理解。

所以当作者用语言去表达他心目中的设计的时候,他就是将他心中原有的设计的概念推翻,然后再去从一个陌生的角度去认识设计,这也是一种设计行为。这句话也同样是在告诉我们,设计任何东西,不要被其原本的事实规律所框住,一定要打破原有的规律,重新去认识它,理解它,这样才会真正的设计出好的作品。

书中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原研哉通过一些工业设计产品的图片,加上他的解说,使其表达出一些工业设计创新、造福于人类、带给人类便捷、的地方。

读完了这本书以后,我不禁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原研哉的设计理念到底是什么呢?我感觉,他的设计作品显现出来的不落陈规的清新,在于他找到了设计被需求的空间并存在其中进行设计。在这样的态度下,他拓展了设计的视野和范畴,使其在设计的领域中迈上了成功之路。

而原研哉曾说过:“像设计不应该只看短期反应,而着眼于长远的教育性理想:若每一个设计师都有一种追求市场的品味、对设计的感受性就会不断地提升,社会了解设计意义的所在,设计师才会有更大的发挥。”所以对于设计,对于一个未来可能成为设计师的我们,一定要在创造的同时,发现其本身的价值,只有这样,才会发掘物质其本身的价值。

那到底什么是设计呢?我认为,设计不光是一种学问,他是一种体现物品本身价值的必需品,一个好的工业设计产品,可以为企业创收,但却不能丢掉产品本身的特征。就像无印良品一样,虽然外观并没有那么特别,而且颜色也没有那么鲜艳,但是设计师却用了最朴实的手法将其表达出来,既环保,又可以高度表现出他的功能所在,这也就是设计的最高境界了。

更多好书甄选以及其他海外留学的资讯可以关注UXD交互工业产品设计分享或者添加小助手,还可获取讲座直播哦~

|福利大放送 | WELFARE

对于设计初学者,完成从0开始创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就像学习过程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样。有了大量的积累,才能在脑海里建立素材库,这些素材库能帮助同学们完成最初的设计想法积累,基于这样的基础再进行个性化的创作,最终才能做出高质量的作品集。全球院校最新作品集免费拿!添加小助手即可获取:

UXD交互工业产品设计学院是尤克斯国际旗下的一家专注于交互、服务、工业、产品设计专业的顶级设计学院。除了一对一设计课、基础技能课程、小组课题、设计评图、联合教学外,我们提供不定主题的公开课和内部小组课,教学计划课程由三大部分组成,包括基础软件技能教学、设计理论系统讲座、申请必备知识解析等。

本文版权归UXD尤克斯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好书甄选|成功申请到国外TOP艺术院校的同学都推荐它:《设计中的设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