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了,一定是件坏事吗?

01
认识一个朋友,他是一个运气很背的人。在不知情的状况下,使用了劣质化学用品,导致自己变成了过敏体质。造成的结果是有些别人使用或者接触没有问题的物品,他一接触就会产生过敏反应。
刚开始得这个病的时候,他很悲观,有些自怨自艾,变成了祥林嫂一样的“怨妇”。每一天都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有事,别人没事?为什么自己身体变得很差,而别人很健康呢?看到别人健康时,他也会心理不平衡。每一天他都是在这样的自怨自艾中度过。
02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可能在更多人眼中,会把疾病当成是自己的敌人一样,有很强的排斥性,但是对于疾病,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看待问题。
同样关于感冒,中西医有不同的看法。中医在面对感冒时,会首先自我反省,会去思考自身,看是不是自己的问题,是不是自己的免疫力降低了导致病毒入侵,从而引发的感冒。而西医更多是崇尚把感冒看成病毒,直接去攻击。
我会更崇尚中医的看法,当一个人经常感冒容易生病的时候,这时候是不是需要做下自我反省,是不是我们平时很少锻炼,身体免疫力差导致的感冒呢?而这时候如果自己不断去运动,是不是就可以改善自己的体质呢?
比如同样的疾病,我们有但别人没有,这时候我们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是不是可以先去做下自我反省,是不是自己做了什么导致的疾病呢?比如胃病,是不是自己经常不注意饮食,暴饮暴食呢?所以有可能是自己曾经做得不够好,导致了疾病的发生。这时候疾病对于我们是个提醒,提醒我们自己的生活习惯出现了问题,需要改正。而如果自己真的去改正了,那么是不是可以避免问题的恶化,恢复一个健康的身体呢?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疾病是最好的鸡汤,死亡焦虑是最好的上进心。
03
前段时间有看到过关于中年危机的一种说法:大腹便便,带着保温杯泡枸杞,做养生。如果换个角度:从一开始,在自己20多岁的年纪去做养生,是不是就可以避免掉这些问题呢?这样是不是会比自己到了40岁的年纪再去开始养生更好些呢?
在最近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中,有数据显示,枸杞的销售数量创出了新高,这也显示出了中年男性的焦虑。
有一项数据显示:专业运动员在自己退役之后,更容易得肥胖,也会比常人更加容易得一些疾病,身体变得更差。因为他们在之前当运动员时,消耗食物和热量比较多,而当他们退役之后,这时候没有之前的运动量,却仍然保持着之前的食量,这时候就是疾病积累的开始。
人的身体可以由好变差,自然也可以由差变好,是一个动态起伏的过程。如果自己肯去努力改变,控制饮食,多加锻炼,那么总会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04
还是前面的那个朋友,在他后来慢慢发现自怨自艾没有解决问题的时候,这时候的他开始换了一个思路,试着去想办法解决问题。他每天坚持运动,早睡早起,保持良好心态,在他的坚持下,身体状况慢慢发生好转。
后来我见到他的时候,问过他:“在你过敏之后,很多东西你不能碰了,你会怎么办呢?”
他对我的回答是:“不能碰就不碰了呗,也只是暂时的无法去碰,以后是可以的。幸福和自己选择的多少无关,我也只是比别人选择少了一些,不代表我不幸福。”
以前别人告诉自己,“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注意身体”的时候,可能我们会把这些当做“鸡汤”去看待,而当自己身体真的变差之后,就会知道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多么美好的幸福,注意身体,不仅仅是“鸡汤”,也是自己的目标和责任。
保持身体的健康也和自己维持一份友谊一样,需要自己不断地付出,去读懂自己身体的语言。注意饮食,多加运动,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保持健康。健康很简单,看自己愿意付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