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签签这个事儿,在哪儿形成习惯了呢
你一定发现,在外吃串串,街坊邻居有口皆碑的地方,肯定有主儿选择手数签签,那得每个服务员都要掌握数签签这项技能。她会在你面前数,你要是信不过,她还能让你来验证一遍,充分体现了,诚信经营的风范,要是价格是153,还能给你抹去个零头。你虽然觉得没啥,但是这种大大方方的气质确实能说服你,再来吃一次也不打紧。当然我这不是归纳经营经验,只是从顾客的感觉上来讲,愿意让点利的商家基本是可以信赖的。
你更多的是遇到这种商家,他们不会安排员工给您数签签,而是把那一把往清零的盘子上一放,称出数量。稍微精明一点的商贩,用的签稍微细一点。我数过,数出来是84,称出来是89,然后我说就150嘛,他说小本生意,不好意思。这种熟悉的风味,似乎你知道是哪个沓沓了。当然这种算是少数,毕竟出门在外,大家知道,都是朋友。
从这儿往东,一路铺开,你发现在杭州,可能存在这样的案例:顾客拿着这堆签和结账单子去找工商局,然后工商局接了这个活儿,调查了,然后让商家按照签的数量结算,若是严重点,还会罚款。当然,这个事儿我不确定存在不,但是基本是符合逻辑的。如果是上海,可能就要立法了吧,到时候串串店得专门招募一个临时工数签签也说不定。
不讲大道理,也不说其他,单这种现象,让人不由感觉,科技的发展或是说生活的便利,没有让人性改变多少。不过今宵月空悬,尚无霾雾,也算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