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新基建的标准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工信部科技司发布了《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指出,要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基建标准制定,大力开展5G及下一代移动通信、“IPv6+”及下一代互联网、个人信息保护和智能终端未成年人保护、电动汽车和充换电系统、集成电路等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年龄稍大点的,应该都还记得3G时代工信部(当时还叫信产部)强推的TD标准,中国移动采用这个标准,差点闪了腰。年纪再大点的,可能还会记得WAPI标准,就是因为这个标准,当年IBM出了一批不支持WIFI的笔记本电脑。
后来两个国产标准都没能形成原设想的影响力,国际标准后来又顺利进入中国。
当时,包括我在内的不少年轻人,对这种重复造轮子的做法比较反感,甚至认为这类标准全盘接受更好。使用国外的标准,可以避免暗箱操作权钱交易等。
事实证明,那时候是真的年轻。
如今,大家已经都明白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当我们的华为、中兴等企业成长起来,开始参与制定标准的时候,却发现这竟然是一个血雨腥风的领域。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敬佩,总有一些高瞻远瞩者替我们负重前行。
未来的5G新基建时代,得标准者得天下。
直到现在,在很多社区,很多人还在吵吵5G必要性的时候。不知道是真傻,还是装傻。
而在更高层次,关于5G的标准之争,已经激烈的开始了。这其实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失败者是没有未来的。
2G时代我们几乎没有能够参与产业链的企业,3G时代我们开始有企业参与建设,4G时代我们又众多产业链企业,5G时代,将是由我们主导。
主导的前提,是市场。
只有市场足够大,才有可能主导标准。反过来,主导了标准,国内的产业链企业就会受益。标准的本质,是企业的经济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主动推动5G行业快速发展,一切都是为了扩大市场,主导标准,从而实现产业链的腾飞。
不仅5G,电动车、充换电桩、无人驾驶等行业,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由中国在主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