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总被别人出的大题难倒,有没有想过反客为主?

2021-10-30 00:40 作者:远水微明  | 我要投稿

大家好!这是我第一次投稿,主要就是谈谈我花了一个假期出了一套数学卷子的体会。

卷子我是模仿着上海中考的题型出的,至于难度,我只能说绝妙的思路毕竟不会苟全在上海的中考卷里,是吧。


直接上具体案例吧。我来谈谈第22题的出题过程。大家都知道,上海中考卷的第22题是应用题,主要考察解三角形的知识。对于这种题,只需要在生活中找到一个三角形便可以将其与数学世界联系起来。因此出这种题是很带劲的,你可以融入你的兴趣,所思所想。


但如何将精妙思路隐藏在贴近生活的话语中,就是一门学问啦。仰望楼顶测高度这种放一边去,来看看下面的题吧。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旁的电塔


如上图是普里皮亚季,一座静谧而美丽的城市。


乌克兰北部清晨的薄雾中,一抹晨光穿透茂密的森林。银色的白桦树亭亭玉立,树叶正渐渐变成金黄黄。又有这排电塔鹤立鸡群,站在顶上眺望的场景,各位大可意象一番。于是我决定把核电站和电塔作为主要元素。


在平面中,我们可以把核电站简化为矩形,把电塔简化为直线,如图。


最初的设想


好像把竖线的顶端和矩形连起来就有三角形了吧?但这样还是跳脱不出所谓仰望楼顶秋高度这样的问题,这时候灵感就很重要了。这里的灵感寄托于很多因素,包括现实元素的提醒,最近做过的题给我的影响等等等等。我自己都无法复制。所以不太可以言传。


容我跳步,哈哈。

第22题
第22题图,来自sketchpad

哈哈哈哈,你当然不会愿意把题看完,我非常理解。为此,我直接把条件列下来。


已知信息是:

1.AC、BD的高度与间距,它们垂直于地面。

2.GB、CE、DF的长度

3.图形信息是CE、DF相切与半圆L,四边形HJGI是正方形,其中L是GI的中点,K在L正上方

求的是:K点正上方到半圆的距离


你问我为啥半圆里面这么绕,我只能说毕竟是应用图翻译过来的,哈哈。朋友,看看吧,有思路嘛?我们不必代入数据(实在太复杂),我也没有去凑数据。

你可能还是懒得看,那就只能说很遗憾。正因为我对这题解题思路挺满意的,才来写这篇文章,看着最硬的部分正是灵魂啊。


解答: 先把切点和圆心连起来,这是必须的。


由sinF和sinE得R与LF、LE的关系,FE易得,所以列个关于R、LF的方程组,根据GL和R得解。


免得你来回翻,哈哈

这是不是在考纲内,又跳脱出了常规思路呢?现在你大可翻回去再看一遍题。这是”你”一次普通的考察活动,所测量的数据虽看似不太合理却方便又内含逻辑。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好题。


出题真的是一种乐趣,前提是要有核心思路,其他有意思的事情应运而生。这道题从有构想到成题经历了两周。在它背后不仅是构想的琢磨,还有反复推敲文字能否表达清题意,是否可解且有唯一解等等。

这只是其中一题,还有23、24、25题,它们都凝结

了我不少心血啊。难题不是好题,好题要是趣题,是巧题。


就关于出这道题可以说的地方还有很多,点到为止吧。如果真能共情,那就无需多言。

您也许不理解我说一道题为什么如此啰嗦,这只是因为我真心想造出我心中最完美的题,想得太多。这不是为炫耀,也与学习提分的目的无关,只是为了满足心里的那种渴望。就像是一种寄托,只求耕耘。回过头再看看,自己能够一笑,自己当初居然这么天才!

我写这篇文章也是这个道理。我能指望有多少人看到,又能指望多少人认真想了这道题并看到了这里呢?说白了,这还是写给我自己的。


哈哈。交心的话说到这里。如果能认真看到这儿,那我可太感谢了。如果对我的这张卷子感兴趣可以告诉我(我是不是太自信了?),心情好的话我也许能聊聊关于其他题的看法。


我现在是高一的学生了,数学卷子里密密麻麻地全是代数,能力可能不允许我再出高中的题了。没了初三的氛围,想当初一样再出几道优秀的初中题也不太可能了。这种超级有趣的活动由此绝版了,留给我的只有那一张数学卷子和美好的回忆。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其实根本就没有嘲笑上海卷简单的水平,这只是个引子。今年中考23题第一问我连证5个全等,妈的。

总被别人出的大题难倒,有没有想过反客为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