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赋最高的徒弟 人魔二界录 二十四 【星之一族的祖先】

2021-07-31 09:20 作者:梦世甜  | 我要投稿

二十四《星族始祖》


昔日的旲耀国,曾以雄浑之势傲视群雄。而令其威震四方的根基,源于大封印师,以及他的三位高徒。


此次,就来讲讲星族始祖……


他是三位徒弟中,年纪最小,同时也是天赋最为出众的一位。然而,在心理素质方面,其最初的表现却有些特殊。


在学习了小几个月,当被告知要进行实战训练时,他紧张和恐惧到了极点。不仅吓得双腿发软,甚至被恐惧击溃,流下了眼泪。


大封印师目睹这一幕后,不禁回想起年轻时的经历。曾经的他,跟随许多师父,学习过多种格斗术。其中有一次,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当师父安排实战训练时,有一人同样因为恐惧而哭泣。


在大封印师的记忆中,那名师弟因为恐惧而流泪时,在场的师兄弟并没有发出嘲笑。只是默默地注视着他,都没有说话。


这是因为,很多人都会对战斗感到畏惧,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尤其是那些没有经历过多少磨炼的弱者,在心理素质上往往更加脆弱。


因此,对于因恐惧而哭泣的行为,并没有什么好笑的……


当然,怕到流泪的情况确实比较少见。也正因为如此,这件事给大封印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一直记得这一幕。


人性格的软硬,并非一成不变。即使是那些最初因恐惧而哭泣的人,在经过适当的训练和实战经验的积累后,也能够克服内心的恐惧。


于实战训练中,师父会坐在一旁观察,或者站立着审视弟子们的表现。徒弟们则按照师父的要求,围成一圈,或者排成两排,坐在或站在地上。然后,师父会点名选择二名徒弟进行实战对抗。被选中的人得立即去戴上护具,准备开始战斗。


就像曾经那因恐惧而哭泣的师弟,在经历了多次实战之后,也逐渐克服了对战斗的恐惧。即使内心仍有害怕,但他已经拥有了面对挑战的勇气。当被点名时,后面的他就会开始戴护具,准备接下来的战斗,不再因为害怕实战而流泪。这种转变,正是通过不断的实战磨练而来的。


因此,当大封印师在看到三徒弟因为畏战而哭泣时,不仅想起了年轻时的经历,也知道该如何训练好他。


“你哭了也必须和别人战斗。今天你不打,那下个月或者明年再打时,你还是会害怕!你不是不想打吗?你不是会因为害怕而哭吗?好!那太好了!从今天开始,我就要专门磨练你这方面!每隔几天,我就让你进行一次实战。我让你打到不再害怕为止!”


大封印师对畏战的三徒弟采取了这样的态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训练方法确实奏效了。脱敏后的三徒弟,不再畏惧战斗,甚至变得能够硬气地面对挑战。


“你不是要打吗?走啊,那我们就出去比试比试!你以为我会怕你吗?真是好笑!”原本那个因为要进行实战而害怕到哭的人,后面变得如此自信和勇敢。


尽管通过实战训练克服了恐惧,可是星族始祖,并没有因此对师父产生感激之情。相反,他心中充满了怨恨。不满师父当年逼迫自己频繁参与实战,没有考虑到他的感受。


“你们能想象我当初的恐惧吗?


当我第一次面对实战时,那种恐惧让我腿发软,甚至我还因此流下了眼泪。然而,他却毫不留情地要求我硬着头皮上。


他有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提及“师父”二字,我真是不禁冷笑……


哼,世间怎会有他这般无情的师父?”


星族始祖后来与一些人抱怨,诉说着曾经的不满。


至于当年,虽说星族始祖内心深处对师父的行为萌生了怨怼之情,但他并未选择向师父直接袒露这份负面情感。在那段岁月里,他仅限于向两位师兄私下倾诉,以此作为情绪的出口。这一行为背后,蕴含着双重考量:


首要的是其个性使然,他天生不喜直接对抗,面对上位者或者更强者不满时,更倾向于沉默寡言,最多以面色的微妙变化来表达内心的波澜。这种隐忍是出于惧怕,对直接冲突的回避。


其次,星族始祖深谙言多无益的道理。在他看来,即便将心中的不忿直言相告,也未必能改变师父的决定或是改善现状,反而可能徒增嫌隙。


另一边大封印师对三徒弟,进行着严格的训练,实际上是基于对他的欣赏。大封印师希望三徒弟能够成为顶尖强者,甚至有朝一日也能够继承到当代最强之称。


作为三名徒弟的师父,大封印师在训练他们的过程中,对他们的天赋有着清晰的认识。在三名徒弟中,二徒弟的天赋不行,大徒弟的天赋高于常人,而三徒弟的天赋则是三人中最高的。


大封印师之所以特别看重天赋的原因,是因为天赋的高低,往往决定一人在某个领域能够达到的高度。


以游戏来说明,天赋就决定了人物初始等级,与最高等级上限。同时还影响着升级速度,以及带没带着一些优势擅长。


就比如说一个没有天赋的角色,可能初始等级只有一级,等级上限只能升到三十级,然后升级还慢,角色还没有任何优势擅长。


所以在一些领域之中,人的天赋极其重要,不是说靠努力、营销、长相就可以成功的。


这就像有些人似乎无需过多努力,便能轻松成为学霸,而另一些人即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成绩却依然不尽如人意。大家虽然同为人类,个体之间的天赋不同,天赋的高低也不同。有的人擅长语文,有的人擅长数学,有的人都擅长,还有的人都不擅长。


世上有些父母,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成绩之所以没得第一名,就是不够努力所致,其实却不是如此。因为靠努力能达到的终有上限,而天赋就决定了一个人的上限。


活了很久的大封印师,深知这一点,因此他在众多徒弟中,喜欢也想重点培养很有天赋的三徒弟,即星族始祖。星族始祖的天赋之高,让大封印师印象深刻。


有一次,星族始祖因病未能学习一段咒文。然而,在他缺席几天后重新回参加训练时,在仅听一遍之下,竟然能够完美地讲出这段咒文,而且连续多次之下都没有不标准过。


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目瞪口呆,要知道在他缺席的这些日子里,日族和月族的始祖都有在学习这段咒文,但不是有的地方忘了,就是讲得不标准。


星族始祖学过一次就记住,并且讲时不仅仅是不出错,还标准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这种显而易见的天赋,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大家不得不承认,其天赋确实非凡。


身为师父的大封印师,自然希望天赋异禀的徒弟能够出类拔萃。可要求格外严苛的教育方式,却并不讨喜。对于星族始祖来说,初时曾因被看重而心生欢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严苛的训练和不断的鞭策让喜悦之情逐渐消退。


在训练中,师父绝不容许他有一丝懈怠,一旦稍有不足或稍有偷懒,便会遭到严厉的惩罚。


星族始祖这个人,相较于两位师兄,确实有着更明显的懒散和喜欢偷懒的性格特点。而大封印师,作为他的师父,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大封印师深知三徒弟,虽然天赋异禀,但却缺乏远大的志向和野心,加之天生的懒惰,使得他的成长之路充满了不确定性。如果不加以鞭策和引导,便只会白白浪费自己的天赋。


在最初的训练阶段,星族始祖从不请假,每天的训练都能坚持不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一次请假休息后尝到了甜头,于是开始时不时地想要逃避训练,寻求休息的机会。今天肚子疼,大后天就感觉身体难受,有段时间总想请一下假。


有一次,他甚至因为不想早起训练,而假装感冒,赖在床上不起。他还让二师兄代为请假,试图蒙混过关。他与大师兄,俩人一起装病不起床。


这一行为彻底激怒了大封印师,他火冒三丈,亲自拿着棍子去找了俩人,强迫他们下床接受惩罚。


在大封印师看来,天赋虽为稀世之珍,但若缺失了持之以恒的努力灌溉,终难绽放其璀璨光芒,只能遗憾地归于平庸之列,这无异于将上天赋予的宝贵恩赐视若敝屣,任其消磨于岁月的尘埃之中。


年逾百二十载的他,阅人无数,目击了太多天赋异禀之士因懈怠而未能攀上命运的高峰,他们本可成为时代之星,却黯然陨落。这使大封印师深刻体认到,不努力,天赋不过是一座未被开采的宝矿,静静地沉睡在潜能的深渊。


大封印师察觉到,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诸多不公平的现象。这其中之一便是,天赋与努力之间的不对等。


他目睹了那些竭尽全力、拼搏不息的人们,尽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因为先天条件的限制,始终无法触碰到成功的巅峰。即便最终有所成就,那成就也往往只是平淡无奇,未能达到心中的期望。


正因为这一点,大封印师深才不希望三徒弟,浪费掉自己的大好天赋。


可星族始祖面对师父的严苛教诲,内心并未泛起感激的涟漪,反而滋生出难以名状的苦涩。最初,他误解了师父严厉背后的深意,以为这只是针对他个人的刁难,心中不免生出愤懑与不平。


及至真相大白,知晓这一切皆是为了他能脱颖而出,成为人中龙凤之时,他的情绪复杂难辨——喜悦之余,非但没有油然而生的感激之情,反而对此种期望倍感压力。


在他的眼中,那些所谓的“英才”之路并非必由之径。作为王室血脉,他自幼便享有尊贵的身份和无忧的生活,无需依仗任何特殊才能也能确保一生安逸富足。


在他看来,外界所谓“英才”的光环并不能为他已如锦缎般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更不必说为之承受无尽的磨砺与艰辛。在这位王子的心中,安逸与自由远比成就与荣耀来得更加珍贵,也因此,他无法认同也不愿被动接受这份沉重的期许。


星族始祖深感自己的人生轨迹仿佛已被他人精心铺设,每一步都遵循着国王父亲的宏伟蓝图,而非源自他内心的真正渴望。


成为大封印师的徒弟,这看似荣耀的身份背后,隐藏的是他对自主选择权利丧失的无奈与不甘。


每日晨曦初现前的苏醒,不单是身体上的挣扎,更是心灵对自由意志渴求的无声抗议;在小雨还要坚持修炼,每一滴滑落脸颊的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都是对现状无声的控诉;实战中留下的累累伤痕,不仅仅是肉体的疼痛,更是对被迫成长轨迹的深刻质疑。


他内心深处,涌动着对这种外在强加期望的抵触与反感。每一个疲惫夜晚的降临,不仅是体力的耗尽,更是精神上对这种被规划生活的深深疲惫。


在每周的时间里,并非每天都有训练。周六仅进行半天的训练,随后便开始休息,直到周一才会重新开始训练。也就是说,周六下午和周日全天都不需要训练。


大封印师传授的封印术种类有数种,效果各异,既能封印敌人,亦可作为攻击与防御之招式,甚至能引发一些特殊而神奇的效果。


然而,要施展封印术,需具备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锻炼精神力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否则,在施展某些强大的术文术咒时,施术者可能会陷入昏迷,或是术式的无效或者失控。


在大封印师的教导下,星族始祖不仅要锤炼自己的精神力,以支撑起使用封印术所需,还需深入学习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文字,这是施放封印术不可或缺的基础。这种文字,每个字符都蕴藏着独特的力量与意义。星族始祖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沉浸于书写的重复与咒文的念诵之中。


除此之外,实践操作的训练同样严苛且至关重要。他需掌握多种封印术的应用技巧,从基本的防御与闪避,到更为复杂的反击策略,或者是利用封印术构筑起坚固的防护网,以抵御外来魔神意识的影响。这每一种技巧,都需要通过无数次的重复练习来精进。


除去精神力消耗带来的累,还有锻炼身体与练习格斗术,体力消耗带来的累,这就是当大封印师徒弟需要付出的代价。


大封印师认为,最强封印术的传授不能仅凭言语,必须辅以震撼心灵的展示。因此,在徒弟们的根基打得坚实之后,他策划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演示——直接面对魔神,展示异世封印术的力量。


当大徒弟亲眼目睹师父口念咒文,以浩瀚的精神力,将肆虐的魔神束缚并封印于异界之时,那一刻的震撼超越了言语所能表达的范畴。师父的背影仿佛矗立于天地间,成为了他心中永恒的丰碑,激发了他追求极致强大力量的决心,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像师父那样,成为世人仰望的存在。


可由于大徒弟在品德修养上的不足,大封印师谨慎地保留了异世封印术的部分精髓未予传授,这也促使大徒弟在后来放弃了异世封印术,转而自行钻研并创造新的封印术。


大封印师的二徒弟,内心充满了慈悲和忧虑。他认为使用异世封印术是一种对异世界的侵扰,将魔神封印到另一个世界,无疑会给那个世界带来无尽的麻烦和灾难。在他的心中,这种做法既不妥当也不公正。


因此,他曾拒绝学习异世封印术,即使后来不得不学习,也从未在私下使用过,更没有传授给他人。他坚信,自己世界的难题应该由自己来解决,不应该将灾难转嫁给无辜的异世界。


而星族始祖,即三徒弟,对异世封印术的看法则截然不同。他不像日族始祖那样看重此术,想成为最强者;也不像月族始祖那样心怀怜悯,因之不想使用此术。他的观点是,只要自己的世界安然无恙,至于异世界发生什么,那并不重要。


星族始祖并无野心勃勃的抱负,他在师父传授封印术时才学习,并非出于强烈的欲望或目的。在他看来,人生短暂,不过百载,他作为王子,即使不经历这些苦难,也能享有威风和富裕的生活。


因此,他对学习异世封印术的机会并没有太看重,完全不知道自己未来会后悔。


这种态度,最终导致了他退出师门,甚至在未完全学会异世封印术的情况下,就做出了这个决定。


他的退出并非无缘无故,而是因为一系列的事让他不满意已久。最终,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成为了引爆点,点燃了他内心深处积压已久的不满。在那刻,他的不满情绪如洪水般爆发,最终导致了他与师父的决裂。


头猛地昂起,下巴微微前伸,眼中闪烁着炽热而不可遏制的火焰。眉毛紧锁,额头上的青筋隐约可见,嘴上还滔滔不绝。


直到那一刻,大封印师方才意识到,自己辛勤栽培的三徒弟,内心深处竟然充满了不满与怨愤。这让他痛心疾首,就如同养了一只白眼狼,满腔心血付诸东流。


发生了此事,星族的族先自然无法再留下。他与大封印师之间的关系已然破裂,所有能言与不能言之事皆已倾诉殆尽,彼此之间的裂痕已无法修补。


在收拾行囊准备离去之际,他还不忘煽动两位师兄一同离去,劝他们不要继续在这跟着师父学习。


“你们还记得吗?”他激动地说,“当年他因不愿收我们三人为徒,是如何百般刁难我们的?他让我们进行严苛的训练,几乎要将我们逼至绝境。如此刻薄之人,你们为何还要留在这?难道你们是傻子不成?”


日族始祖听后,却平静地回应并微微摇头道:“确实有个傻子,但绝不是我。”


他继续道:“能有机会跟随当代最强者学习,这是何等荣幸之事,你却不知珍惜。哼……”


日族始祖对星族始祖的言辞嗤之以鼻,接着说道:“我原以为你只是不上进,如今看来,你更是有些不知好歹。”


星族始祖和日族始祖的关系,原本就不是很亲密,当日族始祖决心成为当代最强者后,俩人的关系更是每况愈下。一次,日族始祖对星族始祖的天赋表示羡慕,他感叹道:“我要是有你这样的天赋就好了……如果我拥有你的天赋,再加上我不懈的努力,那我绝对能够成为当代最强……”


日族始祖的话虽然带着一丝嫉妒,但也透露出他对星族始祖天赋的认可。然而,星族始祖的回答却显得傲慢而不近人情:“可惜啊……可惜你不是我,你也没有我这么好的天赋……”


星族始祖的话无疑是在炫耀自己的天赋,同时也在无意中伤害了日族始祖。他的狂傲和直言不讳,让他在与人交流时显得过于自信,甚至有些不顾他人感受。当别人表达对他的天赋的羡慕时,他却不加思索地回应,强调自己的独特性和他人的不足。


这一番话彻底激怒了日族始祖,他气得冲上前去,似乎就要对星族始祖动手。然而,星族始祖面对这种威胁却毫不畏惧,他甚至还挑衅地说:“你不是要打吗?走啊,那我们就出去比试比试!你以为我会怕你吗?真是好笑!”


幸运的是,当时月族始祖及时介入,劝架并提醒他们师父不允许私斗,这才避免了双方的冲突升级。


尽管日族始祖和星族始祖曾经关系尚可,但由于这些争执和其他一些事情,他们的关系变得仅仅是一般。二人平时的交流仅限于日常对话,就像那些曾经吵过架,但最终只能维持表面和谐的同学。


因此,当日族始祖选择退出师门,并试图说服其他人一同离开时,日族始祖对星族始祖的轻视和不满达到了顶点。


日族始祖认为,星族始祖不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不珍惜能够留在当代最强者身边接受指导和训练的宝贵时光。这在日族始祖看来,是许多人梦寐以求而不得的机遇。


当时,月族始祖试图挽留星族始祖,但他并未能改变星族始祖的决定。星族始祖在整理好行囊后,没有向师父告别,便径直离开了。这一行为标志着他们师徒关系的终结。


由于这次决裂,星族始祖与他的师父之间的关系彻底破裂。他不再承认师徒或师兄弟关系,甚至在公开场合也是如此。


在他中年一次宴席上,当有人赞扬他的师兄日族始祖创造了附生术时,星族始祖就否认了自己有师兄,甚至否认了自己有师父。他的回应是:“我连师父都没有,我哪来的师兄呢?”


年轻时,在离开师父后,他仍然会使用师父教给他的封印术。尽管不再承认师父,但所学到的,却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


然而,他对大封印师的记忆充满了偏见,总是挂在嘴边的都是师父的不足之处。这种行为,自然使得他的声誉受损。毕竟,他的一身本领皆是源自师父的悉心教导,而在关系破裂之后,他却不断地诋毁师父的名声。


外界对他的评价很低。有人指责他忘恩负义,不尊重师父;也有人认为,若没有师父的指点,他或许什么也不是。


年轻气盛的他,在听到这些声音后,心中萌生了创造自己封印术的念头。他渴望证明自己的价值,不愿再活在师父的阴影之下。他坚信,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定能创造出超越师父的封印术。


为了这一目标,经过许多次的尝试和失败,他终于自创出并完善了结晶封印术,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了更多独特的封印术。


大封印师,在传授封印术的时候,已经年过一百二十。直至一百三十余岁高龄,方才离世。在生命的最后两年,他已无法离床。


随着他身体的衰弱,其在世间的声望也逐渐减弱,与此同时,他的弟子们的影响力却在不断上升。因此,星族始祖的口碑在当时出现了反转。


起初,由于未能展现应有的尊师重道精神,他遭遇了社会各界的严厉指责。但随着时间的潺潺流逝,他的名声如日中天,伴随着其非凡才华的不断展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变态度,对他投以赞赏的目光。


在这股风潮之下,一部分人甚至开始重新审视他与师父之间的那段争议,认为他非但无大过,反而是其师确实有些问题。


尽管星族始祖的天赋很高,但最终他的成就,却未能达到其师父预期的高度。毕竟大封印师,原本可是期待着这名徒弟,可以继承自己的当代最强之称。


在三位徒弟中,星族始祖的专注领域在于封印术,他以此为自己的特长,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的一族所拥有的封印术种类,是数量最多的。


而日族始祖付出了更多努力,初与中前期创造的封印术也不差。而中后到后期的他,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术,其中包括了多种的禁术。所以综合而言,日族始祖要更加厉害。


相较之下,月族始祖,可以说是不值一提。


保家卫国,对抗邪恶的魔神,三位大封印师的高徒凭借卓越的战功,赢得了无比的荣耀。为了表彰他们的英勇与贡献,旲耀国的君主特赐姓以彰其功,按照长幼之序,分别赐以日、月、星之姓。


另一边,大封印师虽然收徒有三,但徒弟们却因为各自的理由,都没有向下再传授异世封印术。


其中星族始祖,没有被传授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异世封印术,是最残缺不全的。他觉得异世封印术好用,并且自己创造出的所有封印术,也都不如异世封印术,但可惜与后悔的就是没学完整。


他没那个脸去完善,或者去向师兄请教异世封印术。同样他也没向后代传授,或者当着师兄的面使用异世封印术,毕竟他会的为残缺不全,还因咒文没记好,是有些问题的版本。


就这么,闻名于世的异世封印术,遗憾失传,没有留下一招半式。这最强的封印术,只存在于历史的记载与传说中。


二十四《星族始祖完》


天赋最高的徒弟 人魔二界录 二十四 【星之一族的祖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