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孩子们口中的李妈妈,阜南县教育界德艺双馨的“教坛之花”李玲

2022-06-07 10:30 作者:鲍安常  | 我要投稿

运营总监:鲍安常LJ007

2022年6月7日整理

阜南县李玲:扎根基层教育 谱写育人华章

李玲,女,1973年4月生,1991年参加工作,高级教师,阜南县第十六小学教师。

任教以来,李玲同志以奉献的精神,甘当同行前行的“云梯”,使一批年轻教师脱颖而出;她以无私的大爱,被学生亲切地称呼为“老师妈妈”;她以不懈地追求,驰骋在她辛勤耕作的教育园地里三十载没有停息,屡次获得阜南县教学质量检测“常胜将军”称号;她以高尚的情怀践行着“助人为乐”的中华美德.不顾世俗的偏见,签订了捐献器官和遗体的志愿书。她用心耕耘,用爱呵护,用智慧启迪智慧,用自己整个的青春和汗水,谱写教育事业的美好篇章。

一、同行前行的“云梯”

“你能够走多远,关键看与谁同行”。这是与李玲共事的很多年轻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李玲老师常指导年轻教师要筑牢基于中华文化的从教、立德、树人之道。

张薇老师刚刚被分到学校任教,开始入班上课不知如何着手。在办公室总是愁眉苦脸,李玲发现后,多次找她谈心,并主动要求张薇到她班听课,手把手地教。通过一年的努力,张薇的教学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在当年度中心学校优质课大赛中以全镇第一的成绩被推荐参加县级优质课大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李玲的辛勤付出下,张薇先后获得了阜南县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和阜阳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2016年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

张薇逢人便说“没有李玲老师的指导,就没有我张薇的今天。”在她的精心指导下,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阜南玉泉小学的王莉、老观湖套小学付晓娟、阜南五小的韦冬玲、阜南十小聂侠等多名教师获市、县级优质课大赛一、二等奖,多名教师被评为市级、县级骨干教师,其中玉泉小学的王莉、九小的马芳代表阜阳地区参加省优质课大赛。

二、学生口中的“老师妈妈”

阜南十六小学,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中有很多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在外地打工、经商,可能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孩子几次面。社会原因造成的亲情缺失、家教缺位,这是学生在爱的教育上不可忽略的短板。

面对这一情况,李玲老师下课很少回办公室,总是和孩子们一起游戏、聊天,每当提到爸爸妈妈,有的孩子总默默{控制不住自己内心伤痛,泪流满面}流泪,为了缓解孩子们对父母的思念情绪,李玲在教室的一面墙上设计了一个栏目,张贴孩子们的全家福照片,很多孩子的全家福都是几张小照片剪拼在一起的。李玲手机记着每个家长的微信,给他们约定好视频通话时间,让孩子们可以常常听到、看到爸爸妈妈的声音和面容。

李玲常常被安排送教、培训……每次外出,她总是为学生详细安排好每天的自学任务。每次出门前,只要时间允许,她都会把行李带到办公室,给孩子们上完课再急匆匆地出发;活动结束,她又匆匆地赶回学校,直到很晚才回家。有一次,她需要到外县区参加教研活动,告诉孩子们第二天下午赶回来。到了第二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孩子们时不时向门口张望着。当楼梯传来“咚咚咚”的脚步声,孩子们兴奋地喊着:“老师来了,老师来了。”当她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搭班老师问:“这马上就放学了,你还来学校?”“我和孩子们约好了,一定不能食言。”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每天下课,她身边总会围着一群孩子争着抢着和她讨论问题。校园里她的身影始终是最忙碌的,或奔或跑,她要尽快干好学校的工作,以便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们。爱是相互的,李老师为孩子们默默奉献,孩子们心中也想着李老师。

李玲老师嗓子时常嘶哑,孩子们给老师带来保护嗓子的润喉片、菊花茶等,口口声声都是“俺李老师”,他们把李玲当成了亲人。

今年疫情期间,为了不让学生落下课程,李玲老师每天都坚持给孩子上网课。她班留守儿童冷佳欣因为奶奶没有智能手机不能上网课,李玲就把自己家的一部手机送给冷佳欣同学。2019年李玲班里有个学生李建军,因急性阑尾炎急需要手术,小建军就是不让医生给他治疗。李玲得知后,立即赶到医院,小建军见到李老师后,便拉着李玲老师的手才肯让医生给他打麻醉、做手术。这正体现了孩子对李老师深深的爱与信任。为此,李玲在她教过的学生中,有了另一个称呼 “老师妈妈”。

三、助人为乐的“形象大使”

在学校里,大家总能看到李玲忙碌的身影,哪个班里的多媒体坏了,她总是积极去维护,谁有困难找到她,她总是笑着说:"交给我吧。"

中午在学校值班,不管谁有事情脱不开身,只要找到她,总会笑着说:"放心吧,我值班,你忙去吧。"不求回报,热心服务。在同事们的眼里,她是典型的大忙人,既要上课,又要搞教学管理,但是学校里有谁要制作课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因为她不管多忙,都不会拒绝。总是抽出夜晚休息的时间在家,无偿地为教师做出所需的课件。

今年新冠肺炎来袭时,李玲老师利用自己工作平台的优势,在微信群中转发防控知识,联系身边的亲戚朋友、好人、道德模范先后向阜南县红十字会捐赠84消毒液、桶装方便面等总价值30万元的物品。她还积极参加各种义工活动,多次无偿献血,在水滴筹活动中共计帮助了100多个家庭摆脱困境。2020年4月2日,李玲和儿子一起来到阜南县红十字会签署了在离世后无偿《捐献眼角膜和遗体捐赠志愿书》,完成了自己一直以来的心愿。

在工作之余还参加了各种义工活动,其中参与“精准关爱·守护尧尧”志愿服务,每周挤出2个小时为尧尧上课,每次上课结束,尧尧都舍不得李玲老师离开。在她和各位志愿者的帮助下,尧尧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

四、立德树人,以身作则

学困生冷小强在李玲老师家免费补课和吃午饭,她教小强学做家务,开导他怎样有能力做家庭小主人,如何锻炼自己,提升独立生活的能力?吃饭的时候有什么样的吃相可以体现个人涵养?小强在李老师家里,目睹了老师生活中勤劳朴实,解读出日常行为习惯中的文化价值。“我的李老师,给我无偿补课,不仅是我学习知识,而是她教我怎样做人。她给我终身成长的奠基,她就是我的老师妈妈。”冷小强感激地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年来,李玲所教的课程在镇、县级质量检测中成绩稳居第一;多次在省、市、县级优质课比赛中获奖,撰写的多篇论文在专业杂志上发表,主持多项教育科研课题已结题;2013年李玲被评为“阜阳市学科带头人”;2014年被评为“安徽省优秀教师”、“阜阳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015年被评为“阜阳名师”、“阜南好人”;2016年她的课例《六认识图形(通用)》被评为部级优课;

2017年被评为“第八批阜阳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阜阳市人大代表”;2018年,她的微课《角的大小》获“安徽省微课大赛一等奖”并被学习强国采用;2020年被评为“阜阳市优秀共产党员”和“阜阳好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承担安徽省线上第一周视频课: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一)》;“李玲”这个名字在阜南当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阜南县教育界德艺双馨的“教坛之花”。

运营总监:鲍安常LJ008

#阜南鲍安常#



孩子们口中的李妈妈,阜南县教育界德艺双馨的“教坛之花”李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