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什么?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内分泌紊乱综合征,其生殖功能障碍同时伴有多种代谢功能异常。原因尚未澄清。
持续无排卵、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是重要特征。占育龄妇女的5%-10%,25%的闭经病例是由该病引起的,占临床妇科内分泌疾病的20%-60%,是生殖期月经失调最常见的原因。

一、临床表现
多囊卵巢综合征在青春期阶段的常见临床表现如下:
月经失调;毛羽、痘痘;肥胖(身体质量指数≥25)50%以上肥胖,表现为腹型肥胖;黑色棘皮病;不孕不育。
二、病理
1.卵巢功能变化:大体可以检查见双侧卵巢组织均匀性增大,为正常发展妇女的2-5倍,呈灰白色,包膜增厚、坚韧。切面见卵巢白膜均匀性增厚性较正常厚2-4倍,白膜下可见不同大小进行不等,≥10个囊性卵泡,直径多﹤1cm。镜下见白膜增厚、硬化,皮质材料表层发生纤维化,细胞少,血管具有显著影响存在。
2.子宫内膜改变:由于长期无排卵,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刺激、单纯增生、复杂增生,甚至非典型异常增生等增生变化,长期持续可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

三、发病状况
研究证明,多囊卵巢综合征往往始于青春期,患者比月经初潮前更加肥胖,并伴有雄激素水平升高。超声显示卵巢增大,呈多囊性改变。女孩早在6岁时就发现有多囊卵巢,有些女孩天生就有多囊卵巢。部分由于家庭和遗传因素,女性有发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倾向,当发生额外事件时,会发展成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学者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内分泌异常始于肾上腺功能的首次出现,始于月经初潮前两年,是生长发育的开始。有些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得正常,但大多数会发展成典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

四、如何诊断:
诊断标准:稀疏或无排卵,卵巢多囊变,高雄激素症状,符合上面两项,肾上腺皮质分泌,库兴氏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疾病和雄激素性肿瘤,非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特征是血清LH/FSH比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