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里的吃喝100:无欲无求的素面,藏着不为人知的勃勃野心

李逵被戴宗治得服服帖帖后,再不敢不听话了。一路上,咬着牙跟着戴宗吃素酒素饭,二人很快来到了蓟州。
然而,他们走遍蓟州城的大街小巷、蓟州郊外的村镇市集,一连寻找打听了两天,却没有公孙胜的半点消息——根本就没人知道这个人。
但宋江吴用还在眼巴巴地等着,他们没办法,还得继续找。
这一天,他们又在郊外找了半天,找到肚中饥饿,看到路边有个素面店,便决定先进来吃碗面,填饱肚子再说。
这不过是郊外路边的小店,还是“素面店”,连酒肉都没有。可万万没想到,这里人还挺多,戴宗放眼望去,除了一位老丈旁边还有空座之外,其余的座位已经全都坐满了。
戴宗只好拉着李逵过来,跟老丈唱了个诺,在他对面做了下来。
李逵便向店家要了四碗“壮面”,给戴宗一碗,自己吃三碗。看到这位客官这么豪爽能吃,店家也忍不住好笑。

大概是生意太火爆了,戴宗和李逵等了半天,也不见店家将他们的壮面端上来,反而看到一碗碗冒着热气的面条被端到别人的桌上,甚至与他们同桌的老丈都来了面。看着老人低头吃得香甜热切,李逵只觉更加饥饿焦躁,当即一拍桌子大叫店家,怎么还不给我们上面?
不料李逵没留神,将那碗素面带翻,老人没防备,被溅了一脸的热汤汁。老丈当即过来揪住李逵:你打翻了我的面,是何道理?
李逵更不是善茬,也挥起拳头便要动手。
旁边的戴宗连忙喝住李逵,又向老人赔礼,说你老人家别跟他一般见识,我会陪你一碗面的。
老人说,客官你不知道,我家路远,我要吃了这碗素面,赶着回去听罗真人讲那长生不死之法呢……
戴宗好奇,老丈你是哪里人啊?要听谁讲长生不死之法呢?
老丈说,我家住在蓟州九宫县二仙山下,我要去听山上罗真人讲道。
戴宗心中一动,便问,你可认识一位叫公孙胜的人?
老人得意道,公孙胜吗,你问别人肯定不知,但老汉我和他是邻居啊!他现在不叫公孙胜了,叫清道人……

怪不到戴宗李逵找不到公孙胜呢,原来人家换了个马甲,等闲无人知晓了。
一碗素面,竟将公孙胜吃了出来,戴宗无比开心,李逵也不生气了。等到几碗面上来,三个人一边聊一边吃完,戴宗买单后彼此分手告别。
戴宗和李逵回到客栈,收拾好行李包裹,直奔二仙山而来。
他们暗自庆幸,这顿素面真是没有白吃,否则,去哪里打探那刻意改名,就不想被梁山人找到的公孙先生呢?
素面价格便宜、滋味寡淡,却深藏了不为人知的勃勃野心。
李逵一脸凶恶的模样,等闲人看到就害怕了。可素面店里的那位老丈,却毫不畏惧,上来就揪住他,想来也是个气性大、不怕事的。然而,就是这样的老人,却也满心虔诚地来到蓟州买一份好香,然后吃一饭素面,再匆匆赶回去听“长生不死之法”,似乎学到了这方法,就能真的能够长生不死。
从古至今,除了传说中的神仙,没有谁能够长生不死。可是,面对死亡的恐惧,总有层出不穷的人不肯死心,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想窥知不死的秘诀,希望永远活下去,享受这人间的喜怒哀乐。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们除了要掌握方法之外,也自动要求自己要诚心,要吃素,因为只有克制欲望、收敛贪婪,才有希望抵达那永生的境界。

素面不仅是一碗充饥的面,也是一种朴素的生活,一种生命的态度。
戴宗吃素面,是要行使神行法;出家人吃素面,为了信仰与修炼;无名老人吃素面,想要长生不死……
他们不是天生爱吃素面,不是吃不起荤面,他们吃素面的背后,各有愿望和诉求。
素面看起来清高骄傲,疏离于喧嚣红尘,似乎无欲无求,无喜无嗔,可背后,却隐藏着超越世俗的勃勃野心。
素面都有野心,何况我等凡人?
每一天有风有雨、有花有酒的日子,每一场有爱有恨的恩怨,每一顿有荤有素的生活,其实,都是你和我的自在红尘,是我们平凡却蓬勃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