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安利学”——如何科学有效地安利《冰菓》

2018-08-31 23:13 作者:Luxing  | 我要投稿

            近期,我又一次沉迷于《冰菓》的故事之中,躁动之余,又很想有个人交流分享,于是就尝试去安利给别人。然而我尴尬地发现,难以描述它的妙处(在不剧透的情况下)。然后很多人反馈看了一点点之后Get不到它的看点。故撰写此文,一方面做一点深入的思考,一方面方便作它日安利的提纲。

            问题所在:

1.冰菓在市面上的标签是很多的,恋爱/推理/校园/日常/社团(截取自BILIBILI分类)但是看过的人都知道这里面真的没有哪个元素特别的突出。所以不明正相的萌新往往会被误导觉得自己看了个粪作而失去耐心。

2.冰菓的受众面并不是那么广,作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作品,其娓娓道来的风格与不够戏剧化的节奏本身就比较需要耐心。而且不适合图爽型的阅读群体。

      冰菓是个安利起来很尴尬的作品,推理不够硬核,恋爱又含蓄内敛,也不如一些黑深残看起来那么“深刻”所以得元素都看起来火候不足,但也有人说它

于波澜不惊中有暗潮涌动,在尘埃落定后还有暗香残,它能让你锁眉而不落泪,莞尔而不一笑。

怎么把这种娓娓道来的好看传递给对象是一个很关键的东西



分析完问题,在对症下药前,我们要先准备素材(《冰菓》优秀之处或特别之处)

1.人设:哪怕很多人并不对冰菓感冒,但它的人设基本是没得黑的。且不说它的外形美观,就推进剧情上也是搭配科学——事件的开始“好奇宝宝吃蛋挞”,发展“数据库里志,能力综合的伊原”,和核心输出折棒。当然是很粗略的分工,但是合理的配置会让故事进展的十分自然顺畅

               性格塑造的优秀性我就不献丑了,这里提供一个大哥的分析:https://tieba.baidu.com/p/4406149709

2.寻找日常中的深意:冰菓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是很难一概而论的,但是我们不妨化用一下“冰菓”的含义。它是在讲述一些普通人生活中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发出的呐喊,里志的“期待”,折棒对“蔷薇色”的迷茫,愚者的终幕时一个作者的心声......它们是很多人生活中常常遇到,又不可避免的症结。

3.工具性的推理:真实是赤裸裸的,但这不意味着真实是被赤裸裸发现的,潜藏在人们的怯懦,逃避掩盖之后的真实,需要推理这个工具去揭开。当然《冰菓》的推理本身也是十分有趣的。只是作者在前面明显弱化了它的存在感,而是用它把青春的画布展现了出来。

        而这种工具型的推理在其他作品中也常常出现,圈外人最熟悉的应该就是东野圭吾,一提大概就明白了。

4.干净美好的爱情: 没有刻意的渲染,四人的爱恋是那么的水到渠成,“却道天凉好个秋”式表白的含蓄动人,里志想仅仅高中恋情负责的觉悟,种种都是难寻于普通的校园作品的场景。也都是铭刻在我心里一度影响我爱情观的故事。

5.明晰的故事脉络,有趣的叙述手法(特别是原著)

6.....(待补充)


找完了这些素材,我们就可以开始对症下药了。

1对象:有泪有笑的普通人

      冲动单纯一些的人,会更喜欢《春物》中大老师的犀利语气,稍微稳重一些的人会喜欢冰菓的娓娓道来,阅历再广些的人可能会更喜欢西尾维新那更为魔幻含蓄的表达,抑或森见登美彦那难辨好坏的世界。(没有什么偏见哦0 0)

      所以《冰菓》的受众不能太成熟也不能太幼稚冲动。好比说那句“绝望的逆向产生了期待”,对普通人来说他就像圣经,但对一帆风顺的人来说有些不明所以,对饱经世事的人来说他又太平淡

2.用上述素材把这些标签安排明白了,加一点个人感受,传递那种模糊的美。

3让他入坑,用作品本身魅力去真正的感化他。

4.收工


纯属余兴,如果觉得有趣不妨点个赞

在这里顺带吐槽一下引进书简介的蛋疼之处。就这个简介,简直劝退啊= =


“安利学”——如何科学有效地安利《冰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