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西埃《文学的政治》课堂笔记
杯中的海
什么是文学
文学的临界,文学处于现实与虚构的模糊边界上。
不同的读者会选择认同或否定文学人物的感觉和价值的合法性。
文学使人物的某些感觉和价值拥有了一定的合法性,比如出轨和谋杀。
文学使读者摆脱日常性——进入文学的个性——引发公共性的反应和思索。
文学的政治
文学语言本身的政治效果,对权力和利益的分配、管理。
文学的政治并不是作家本身的政治,而是文本自己的政治,它与作家的政治观无关。
文学参与了人类可感觉、可谈论和可触及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确定了可知和不可知、可触及以及不可触及的边界。
文学作品参与了什么可以进入读者的视野,以及什么不可以进入读者的视野,最终达成的效果是平等。
柏拉图,文字不如言说。文字无法为自己辩护,柏拉图认为文字的沉默是一种错误,而朗西埃认为文字的沉默恰恰在于为那些无法真正发声的人提供了一种庇护和言说的可能。
在人没有阅读文学作品的时,他不过是既定脚本(文化风俗和社会规约)中的一个人物而已。
文学表面上是对现实的谴责,实则强调文学不被挖掘的深层。
《乡村教士》被朗西埃视为一本关于文学和思考文学的作品,或者一本关于书写可能的作品。被文字所伤害的女子,从一个陷入爱情的阅读者,变成了一个实业家,在大地上写作,因为阅读,她发现了自身的更多可能性,她的主动性被文学所唤醒,以另一种书写方式完成了对自身罪孽的救赎。用自己的身体和行动重新书写,将虚构变为现实中的身体行动,将阅读行为变为了书写行为。
主体的产生
Subject双义:主体和臣民
(受政治庇护和法律保护)的主体和臣民。
人有了主体化的过程,才会受到关注和倾听。
笛卡尔,思考造就了主体。
朗西埃,政治性的主体,政治身份造就了主体。
不断地让那些不能发声的人发出声音,而前提是赋予那些人以可见性——主体性。
古典时期及以前:贵族爱情多在政治和经济联姻之外,多为婚外恋。因此平民出身的包法利夫人觊觎并摹仿贵族的爱情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和僭越,因而也是粗俗的模仿,在世人看来是不堪的,因为爱玛被世人视为玷污了典雅的贵族的自由恋爱。作者福楼拜无意冒犯典雅爱情的世俗规约,但却达成了挑战现实规约的效果。非贵族作主角,非崇高的主题冒犯了贵族批评家,尽管福楼拜本人站位于贵族一边。
知识型界定
福柯的知识型类似于美国库恩的范式。
朗西埃的regime,侧重于政治层面的知识型。
知识型是有效、真实和准确的普遍参照系,它影响人的存在、言说和行动方式。
类比知识型:符合类比知识型的东西就是正确的。
符合知识型:再现与符合说——如果描述不能忠实地再现现实,不符合知识型,它就不真实。
中国古代的知识型是类比的或形似的,如中医中的人参就因为类似于人形而被视为有益于保健;如天人合一思维;西方也有星相学。
在十八世纪,不仅普通人在文学中成为主人公,而且也在现实中成为书写的主体。法国大革命促生了知识型的变化,赋予了普通人言说自身以及书写的权利。
日常语言和文学语言
日常语言不再关注能指,而是指向所指。
文学语言:语言变得含混、模糊和不透明以及不再明晰。
《在神话与政治之间》:神话、戏剧和诗歌。
古希腊的口头言说:言说是最重要的对语言的运用;论辩、法律与政治、外交和戏剧。
在文学产生之前,言语的发出者比言语自身更重要、更权威,更在意的是,言语发出者表达的意义。
在文学产生之后,文学在词与物—文字和意义之间建立了新的体制。文学的重要功能是不断地塑造新的言说主体。
文学诞生之后,文字的作用超过了口头言语
文字转向的意义:言说者地位的衰落,继而是文字地位的上升;民主时代,自己的意志不再能直接通过口头言语强加于人,而是运用语言文字间接的言说对他人产生影响,直接的言语与行动的符合关系,变为沉默的文字,沉默意味着不能强加于人,只能把自己的意志和想象蕴含于文字之中,因此对于阅读的能力也提出了要求。
编码和解码的符号互动——阅读和解释的技能。
考古学也是一种阅读
考古学也是一种阅读,只不过阅读的是具体的物,并将之作为文本来阅读,把研究对象作为文本来破译。巴尔扎克《驴皮记》考古式的开头,环境与人物的符指关系。
狄更斯《荒凉山庄》的考古式和古生物学式开头。留下化石式的蛛丝马迹,供读者拼合环境与人物之间的意指关系。作家也在运用现实当中普遍适用的知识型。从考古式的片段想象一个完整的认知和意义体系。
知识型的认识偏差/感受的强度导致了每个人对同一文本的解读出现了差别。
莫奈印象画中的雾霾和狄更斯作品中的雾霾,被后来的科学家所证实。
生活中的问题可能成为艺术中的美学效果。
走入日常生活的哲学
列斐伏尔——哲学家:日常生活的饮食起居,在思想上如何恢复日常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德塞托——社会学家:所有革命的反抗(大的战略),其实恰恰蕴藏于日常生活的实践中。日常生活的艺术,日常生活的战术——创造性和革命性酝酿于日常之中。
布罗岱尔——历史学家:传统历史研究只研究重大的事件,而我只研究日常生活,关注日常生活,饮食和生活方式,日常生活的变迁是揭示历史重大人物和事件的重要依据
科尔班:法国十九世纪的人对气味的感受,有所研究。在百年间人们对气味的感受变化中探索阶级的变动和历史的变迁。
补缀
理论的行动在文本的言语之后。
文学阅读成为普通人理应具备的能力。
朗西埃提出了预设,但没有回答预设的结果。
朗西埃肯定了文学的民主,也赞美文学的民主。
沉默的鹅卵石,文学中的语言意义含混而不透明,语词背后的意义成了一种次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