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岛季》专业评审对下半场的点评:1首赢得实至名归,2首争议大
如果要说这段时间什么综艺最好看,那我必须要推荐的就是《声生不息宝岛季》了。
自从第一季的《声生不息港乐季》播出之后,观众的反馈非常好,口碑和热度都爆棚了。

既然一开场就取得了这样一个好成绩,那节目组自然是要一鼓作气筹划第二季了。
做完港乐做台湾音乐,芒果真的是很会玩,因为他们很清楚观众喜欢什么。

其实这两年的音综早就有了这样的信号,只是芒果会收集这些信息而已。
如果大家要是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在很多音综里,观众都是比较喜欢听那些经典老歌的。

每次只要遇到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那绝对会被各种疯抢,因为这样的歌曲是可以赢的。
既然观众喜欢,那就直接开整,直接从源头做起,芒果真的是太聪明了。
说白了,大部分观众喜欢音乐不就是从港台音乐开始的吗?

实话实说,这一季的《宝岛季》做完之后下一季做什么,那就真不好说了。
我相信这也是节目组最犯难的一件事情吧!
毕竟没有一个好的主题这档综艺就注定只能告一段落了。
在“初舞台”和“一公”过后,节目中翻唱的很多歌曲被观众收入歌单。
对于一档音综来说,能有让人想要收藏下来反复去听的歌曲,那就是成功的开始。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声生不息宝岛季》绝对是一个高开。
根据网友路透的后期选曲和飞行嘉宾阵容来看,应该也不会低走,不出意外的话节目是爆了。

接下来咱们简单聊一下“一公”的下半场比赛。
在上半场的比赛中,张信哲队以微弱的优势领先,下半场那英队直接逆袭,而且还是在赵传加码成功的情况下完成的反转,多少还是有些让人意外的。

那么问题来了,下半场的六首歌曲到底哪一首是该赢的,哪一首又是不该赢的,哪一首又是意难平呢?
我参考了两位看了现场的专业乐评人的点评来对这几首歌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声生不息宝岛季》专业评审对下半场的点评:1首赢得实至名归,2首争议大。

第一,《梦田》。
这首歌曲是由张信哲和杨宗纬合作的。
两位专业评审的排名中,《梦田》这首歌都是排名第一的,所以这首歌赢得实至名归。

实话实说,这首歌在我心里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张信哲和杨宗纬两位歌手的实力都非常强,而且他们的声音很有辨识度。
在这次的合作中,张信哲和杨宗纬两位的声音特色都完美展示出来了,可以说张信哲唱得很张信哲,杨宗纬唱得很杨宗纬。
对于实力派歌手来说,独唱是要比合唱简单的,因为合唱注定会彼此有所迁就。
不过,在这首歌曲中,我并没有感觉到谁在迁就谁,反而是互相成就。
一个人主唱另一个人和音,彼此交替,各种转换。
这首歌是需要一定唱功才能唱好的,张信哲和杨宗纬两人就完成得非常好。
不管是谁唱主音谁唱和音,你都能听到他们两个声音中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没有一丁点的抢,一切都是刚刚好。
毫不夸张地说,不管是从技巧还是情感上来说,《梦田》这首歌都是当之无愧的冠军。
除了张信哲和杨宗纬的演唱之外,这次的舞美也是相当加分的。
不得不说,芒果的舞美真的是从来没让人失望过,一下子就让观众从视觉上感受到了这首歌的力量。
第二,《达尔文》。
这首歌是由魏如萱和艾怡良两位合作的,这首歌的争议是比较大的。
大家可以看一下两位专业乐评人给出的排名,一个人给了第一名,和《梦田》并列第一,另一个给了第五名,也就是倒数第二。


那么问题来了,《达尔文》这首歌到底是好是坏呢?输给《梦田》是不是意难平呢?
其实我还是比较赞同《达尔文》倒数第二这个排名的。
我觉得这位爱地人老师说得还是比较客观的,而且也是让我比较能接受的观点。
如果要是只听魏如萱和艾怡良的《达尔文》,那确实没什么问题,但要是对比《梦田》的话,确实就有很多不足之处了。

既然是合唱,那就应该是一加一大于二的。
换句话说,只要是一加一小于等于二,那都是不合格的合唱,真不如独唱。

很显然,张信哲和杨宗纬要是独唱的话,绝对不可能有合唱《梦田》的这个效果。
然而,魏如萱和艾怡良要是选择独唱的话,《达尔文》这首歌都能唱得更好,感情和情绪也能更加到位。
综合来说,我是比较支持爱老师这个排名的。
第三,《知足》。
这首歌是由华晨宇、马嘉祺、陈卓璇三位合作的,这首歌的争议也是比较大的。
两位专业乐评人一个给了第二名,另一个给了倒数第一。
对于这首歌,看了两位乐评人的点评,这次我还是站爱地人老师这边。
我觉得华晨宇、马嘉祺、陈卓璇三位在《知足》这首歌中表现得都很好,干净的声音让人听得很享受。
整体来说,华晨宇还是一如既往的好,马嘉祺比前两次的演唱更放松了,陈卓璇也找到了自己舒服的歌曲,难度适中,高音也在自己的舒适区。
这样的效果难道说不是最好的吗?
对于三石老师的点评,我有两点是不太认可的。
第一点是陈卓璇开头进副歌没必要,会暴露一开口就高音区游荡的尴尬,他说此时的声音是没打开的。
首先,我听这首歌的时候,陈卓璇的副歌开场让我听得极度舒适,非常干净且空灵的声音,很治愈。
其次,歌手在上台之前是可以开嗓的,在节目中那英和马嘉祺也聊过这件事,他俩约定好了会在化妆的时候就开嗓,难道说陈卓璇不会提前开嗓吗?
第二点是浪费了陈卓璇的好声音,这么好的音色居然绝大部分用在了和音区。
其实我觉得唱歌这种事,只要是合作就必定会有人牺牲。
换句话说,陈卓璇不和音,马嘉祺和华晨宇就要和音,这种事情到底该怎么平衡呢?

相比于唱主旋律来说,我觉得能唱好和音才是更有难度的。
陈卓璇这么好的音色,放在和音确实可惜,但是放在主旋律上又怎么去和其他人融合呢?

我很赞同爱地人老师的排名,在我的心里,我也觉得《知足》是仅次于《梦田》的。

总得来说,我觉得下半场的三场对战比分都没有问题,都是理所当然的,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