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说话。共同自由。

从周五我开始循环播放陈奕迅的歌单,直到现在还在跟着哼唱。虽然这么多年来一直有在听他的歌,但比重远没有初中那么高了,那时候反复听到厌烦的歌曲都没有加进后来手机的歌单,如今在雨天走路的时候一首一首重听过,反而在记忆之外又找到了很多新鲜的感动与快乐。
今年听得最多的是《无条件》,然后是《在黑暗中漫舞》与《任我行》。初中的时候最喜欢的是《一丝不挂》和《人来人往》,学唱的第一首也是唯一一首粤语歌是《富士山下》。这两天重听心感受最深刻的是《可以了》和《K歌之王》。
现在还很清晰地记得初中的时候坐车听《稳稳的幸福》的清晨画面,也记得用QQ聊天的时候变声唱《红玫瑰》,还记得坐在电脑面前抄歌词对应的粤语发音,更记得剪微电影的时候用《陪你度过漫长岁月》做BGM。我一直不是一个很fashion的人,喜欢的歌也总是带着一点古旧气息的抒情慢歌。就像喜欢发呆的下雨天。
之所以选择“不要说话”作为这一篇周记的标题是因为,这一个星期的核心内容与说话有关。我本来还想过用“shall we talk”,但既然是先想到了前者,就随缘分吧。
这是正式开学的第一周,试了很多很多课。我作为一个慢热害羞的人可以说是受尽了折磨!这里大部分的课的规模都很小,人少到老师说每一句话你都可以被轮到对视,与我而言这是过盛的关注,而在建立起坚固情感之前就这样赤裸且直接地高频交互令我倍感压力。当然我也不停地意识到自己在给自己设置屏障与限制,也提醒自己要慢慢适应慢慢改变慢慢打开,不过没什么是一蹴而就的,而很幸运的是我已经能在周六的课后说出“爱上小班教学了”这样的话,真是伟大的进步!
感觉在这样的环境里,社交场景轻而易举地发生,必须时刻保持敞开来迎接蜂拥而至的热情善意,任何拘谨和恐惧都会导致微妙的尴尬。社交一直是最令我头疼的课题,我想在这里的一年大概会最大限度的帮助我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很乐观,也准备好了接受改变。
我同样也疑惑为什么在这个时代,占据一半人群性格的“内向”居然越来越像一个贬义词,意味着一种弱势的品格。可能是因为“竞争”在这个社会的存在感实在是太高了。
周六的时候去办了交通卡,实现交通自由的感觉就是感到我所能探索的土地领域拓展了一倍。
周六早上看到院群里有同学问有没有要去当天欧洲议会的多语言开放日,里面有关于口笔译的专题活动。我立刻就注册了门票,虽然没有同伴但也没有过分难堪,事实证明对于正真想做的事情尴尬恐惧孤独是都可以被轻易克服的(和周六早上我一个人去上的也是五个人的课一样)。周六下雨,有点冷,我花了十分钟从下车的站台开始找到了会场的入口。经过一个办事楼的时候我看见里面工作的人长着我所向往成为的样子。
跟着海报的指引走到了楼下,在一个来到门口抽烟小憩的先生的帮助下,我找到了正确的入口,也确认了我邮件里门票的有效性(我本来以为自己当天才注册会太晚了)。进门之后在欢迎台问询了我想听的讨论会房间的路线之后我便等待着入场,有点遗憾没有拿一点纪念品甚至只是小册子回来。不过这段回忆已经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亲身听到耳机里的同传。讨论会提供了五种语言的同传,每当台上的口译员或是笔译员用他们的母语(德语或是荷兰语或是意大利语)讲话我就需要戴上耳机。(这个时候就强烈地产生想要学会更多语言的渴望哈哈!)口笔译员们轮流分享着他们走上职业道路的故事、他们有趣的工作经历,也回应听众的提问,给出他们认为重要的经验、他们的建议和观点。戴着耳机的时候,总是先传出短暂的原文,然后声道被切断,耳边响起口译员的翻译,这样的感觉令我沉迷。
最后一场讨论会快结束的时候,主持人说:“虽然之前有一位口译员说他们是‘不可见’的群体,但我们还是要一起感谢今天为我们提供同传的十位口译员,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得以拥有着不同的语言却为同一段故事开怀大笑。”
最后她说很开心看到很多年轻的面孔出现。
不知道新鲜感的成分占据了多少,但我的确热爱着这些令我感到愉悦的氛围。学校一面旧墙上的涂鸦深得我心——“libre,ensemble”。这两个词的意思分别是“自由”和“共同”,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两个状态。我真的很向往未来也能在这样的国际组织工作,因为我一直是一个希望“大同”的人,而在这样的机构中工作会给我一种“即使是很微小的成果也是在努力着让我们共同拥有的家园变得更美好”的感觉。我总是厌恶竞争,总向往着共赢,向往着手拉手走向光明的那种美好,而不是个体打败一切走上顶峰的光荣。但这样的心愿显然在目前的生活环境里是不能实现的。我还是希望我不会被改变,希望我成为即使痛苦挣扎着也始终能利用缝隙呼吸并寻找一切冲破枷锁可能性抵达乌托邦的人。
好中二。
最近看到了两次黑猫,两次都是它蹲坐着凝视我,我们相视无言,最后是我被它强大的气场震慑然后扭头跑开。也是这周忽然意识到天空中频繁划过的航班其实都是白昼流星,可以自娱自乐地寄托一些美好祝愿。室友又在做每周例行的饼,大概又有洋葱,令我觉得眼鼻刺激想流眼泪,但又没法像不吃榴莲的人那样要求过分的包容,只好默默按耐心里的想法,不要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