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汽车周报|上海汽车业5月复工率近80%;全球缺芯减产已超200万辆车

2022-06-06 18:06 作者:上海锦町新材料科技  | 我要投稿

上周,国内外汽车行业有哪些大事件发生?


两部门:30万元、2升及以下车购置税减半

5月31日,据财政部税务司官方信息,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


公告称,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基于此,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5月31日发文称,汽车购置税减半措施的效果会增量200万台。

点评:无疑是为产业链后期注入了“强心针”,可有效推动整个行业发展。


上海新增4万个车牌指标,嘉定区购车补贴1万元以上

5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以下简称为《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大力促进汽车消费,年内新增非营业性客车牌照额度4万个,按照国家政策要求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2022年12月31日前,个人消费者报废或转出名下在上海市注册登记且符合相关标准的小客车,并购买纯电动汽车的,给予每辆车10000元的财政补贴。支持汽车租赁业态发展。完善二手车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备案和车辆交易登记管理规定。

6月1日,上海嘉定区政府官网正式发布印发《关于“助企纾困、助长消费、助力就业”的若干产业扶持政策》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鼓励各类公务用车和专用车辆在报废更新和新增时,采购新能源车辆;鼓励相关汽车厂商在区内开展让利于民的促销活动,鼓励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并在上海市内上牌的,给予购车补贴,车价15万元以下的给予1万元补贴,车价15万元(含)以上的给予2万元补贴。

点评:相信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以及在促消费措施密集出台推动下,后续汽车行业产销将迎恢复性增长。


上海汽车业5月复工复产率接近80%

5月17日,上海市卫健委宣布上海全市16个区已全面实现社会面清零;5月28日,上海新增新冠确诊病例39,无症状感染病例131,与此同时,金山、奉贤、崇明三区提前宣布全域解除封控防控。以上事实都表明此轮上海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尾声阶段。

随着上海疫情防控成效向好,上海汽车业的复工复产率也在逐步攀升。盖世汽车从上汽乘用车、上汽大众、特斯拉等多家主机厂处了解到,至5月底,上海汽车业平均产能已经恢复到接近疫情前80%的水平。

点评:伴随6月1日“白名单”审批制度被取消,全面复工复产加速。


AFS:今年全球因缺芯已减产近200万辆车

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以下简称为AFS)的最新数据,截至5月29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约为198万辆。AFS预计,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会攀升至279万辆。


从地区来看,今年迄今为止,中国地区因缺芯累计减产10.7万辆车,较此前9.2万辆的数字有所增长,但总的来看,中国汽车市场累计减产规模不算太大;欧洲仍是全球因缺芯导致汽车累计减产量最大的地区,但最近欧洲的减产趋势有所放缓。

点评:尽管大趋势局势似乎已趋向缓和,但事实上车用芯片产能仍然吃紧,新一轮芯片涨价潮或难避免。


落地肇庆,小鹏智能汽车配套零部件产业园奠基

据肇庆高新区消息,5月30日,肇庆市举行小鹏智能汽车配套零部件产业园奠基仪式。

当天,肇庆高新区管委会与小鹏汽车签订关于共建智能汽车配套零部件产业园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建立联合招商工作机制和政企互动交流机制,共同推动小鹏汽车产业链上下游项目落户。


首期占地1048亩小鹏智能汽车配套零部件产业园正坐落于肇庆大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城内,推动形成从整车到电池、电机、电控、汽车轻量化、汽车后市场等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视频连线致辞中表示,小鹏汽车期望在未来2至3年内引入上下游供应链企业项目80到100家,与肇庆高新区一道推进肇庆大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城建设。

同日,宁德时代官方公众号宣布,广东瑞庆时代动力电池一工厂投产仪式在肇庆高新区举行。


据了解,该项目是肇庆建市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首期投资120亿元,规划建设设计产能25GWh,构建包含动力电池电芯、锂电材料、储能应用、电池回收、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电控等领域的新能源产业链。

点评:一个全新且庞大的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正在快速形成。


威马冲击港股IPO,2021年净亏82亿元

6月1日,港交所披露的新一批IPO申请名单显示,威马汽车已正式递交港股IPO申请,海通国际、招银国际及中银国际为其保荐人。

招股说明书显示,2021年全年累计交付4.42万辆电动汽车,实现了96.3%的同比增长。

财务数据显示,威马在2019-2021三年间一直巨亏,2019-2020年其净亏损一直处于同比扩大之中,到了去年净亏损甚至达到了82.05亿元。如果加上前两年的亏损,威马三年累计亏损已经接近180亿元。2021年,威马汽车单车毛利率为-5.1%。

截至招股书发布时,沈晖王蕾夫妇共计持股 30.82%,雅居乐集团持股 6.46%,百度持股 5.96%。

官方还披露,威马汽车旗舰轿车M7将于2022年下半年推出市场。同时,威马汽车将在2023年推出基于Caesar平台的全新SUV、轿车及MPV车型。

点评:卖一辆亏一辆,一年净亏82亿元,上市能否逆天改命?


比亚迪5月销量再破10万辆,DM车占比超五成

6月2日晚间,比亚迪股份正式公布其最新销量数据公告。数据显示,其5月新车销量为114,943辆,同比增长148.28%,创历史新高。至此,2022年前五个月比亚迪累计销售新车512,363辆,同比增长161.85%。


具体来看,继比亚迪自3月宣布全面停产燃油车,且在当月停售燃油车以来,便正式进入“禁燃”时代,彻底贯彻DM插混、EV纯电“两条腿、齐步走”的战略。其新能源乘用车5月全系销售高达114,183台,同比增长260.41%,是其继3月后,再度月销突破10万,再创历史新高!

5月,比亚迪EV乘用车及DM混动乘用车分别销售53,349辆和60,834辆,占集团总销量的46.41%和52.93%,这是比亚迪DM乘用车月销量首次占比超过50%。且就资料显示,至此,比亚迪已累计销售超200万辆新能源车型。

点评:凭借着多年在“三电”领域构建的超强产业链整合能力,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势正是一步步释放。


造车新势力5月交付量:四家破万,蔚来垫底

得益于疫情好转,今年5月,造车新势力交付量均实现了环比增长。其中,理想、哪吒、小鹏、零跑4家交付量破万,蔚来暂时垫底。


理想汽车5月交付量11496辆,同比增长165.9%,摘得新势力月度销冠。相较于4月,理想5月交付量可谓强势反弹,环比增长175.9%。对此,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表示,主要原因是理想零部件供应商逐渐恢复了部分生产。

位于理想之后的是哪吒汽车,其当月交付量为11009辆,同比增长144%。哪吒是当前新势力中比较稳健的选手,今年以来月交付量一直处于前三的水平。

排在第三的是小鹏汽车,5月交付量为10125辆,同比增长78%。其中,小鹏P7交付4224辆,小鹏P5交付3686辆,小鹏G3i交付2215辆。

仅次于小鹏的零跑汽车,5月交付10069辆,创造了其月度交付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零部件供应不断干扰的情况下,零跑已实现连续14个月同比增长超200%。

蔚来5月交付量7024辆,同比、环比虽均实现了增长,但在新势力交付量排名中暂时垫底。整体来看,5月蔚来交付量受影响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受疫情及供应链短缺持续影响,企业产能受到一定制约;二是上海地区处于持续封控状态,导致新车难以交付。

点评:一场疫情过后,造车新势力的交付战仍将继续。


投资120亿元,宁德时代肇庆基地一工厂正式投产

5月30日,宁德时代官方公众号宣布,广东瑞庆时代动力电池一工厂投产仪式在肇庆高新区举行。


据了解,该项目是肇庆建市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首期投资120亿元,规划建设设计产能25GWh,构建包含动力电池电芯、锂电材料、储能应用、电池回收、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电控等领域的新能源产业链。

据介绍,肇庆基地自2021年3月28日开工之后,项目以7×24小时全天候之势高效建设,仅用1个月时间完成近2万根桩施工,6个月完成50万平方米厂房封顶,8个月首批设备进场安装,10个月首批电池PACK样品下线,14个月实现一工厂投产,刷新了肇庆速度。

点评:作为小鹏汽车工厂的所在地,肇庆高新区此次再迎宁德时代基地,其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小米汽车三项自动驾驶领域专利曝光

近日,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再公开三项自动驾驶领域相关专利,包括“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车辆、可读存储介质专利”,“道路定位方法、装置、设备、车辆及存储介质”,以及“车辆控制方法、装置、介质、芯片、电子设备及车辆”。

截至目前,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共公开了15项专利信息,最早于去年12月23日发起申请,最晚申请于今年的4月25日。其中,今年2月该公司密集申请了7个汽车相关新专利。

点评:小米在汽车业务上正在投入巨量人力、财力进行研发。据其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一季度小米在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花费的费用为4.25亿元。随着小米为其智能电动汽车持续“加码”,也许到了二季度末期、三季度,小米会有更多造车新专利被曝光。


深圳立法:率先支持L3自动驾驶上路

根据深圳人大常委会发布的2022年立法计划,《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赫然排在第一位,涵盖了从自动驾驶定义、市场准入,到路权、权责认定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管理办法。该《条例》为有条件自动驾驶车型的合法上路扫除了政策障碍的同时,也为其他地方L3级自动驾驶准入政策提供了标准和模版。据悉,该《条例》已过发布前的三审阶段。


事实上,从多部门联合牵头准备,到规范自动驾驶应用范围,再到落地测试管理,深圳在相关政策上步步为营,不断加深落地;产业方面,在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三电系统、自动驾驶、芯片、数字座舱领域,深圳也有足够的技术积累和产业集群,以及一批有代表性的头部企业。

点评:风气已开,L3级自动驾驶合法上路就要呼之欲出了。


苹果汽车项目高管持续出走

近日,苹果宣布去年加入苹果汽车项目的前特斯拉自动驾驶软件Autopilot工程师Christopher“CJ”Moore已离开苹果,加入激光雷达公司 Luminar,任软件部门新主管。

此次离职是苹果汽车部门的最新人事调整,该部门在过去几年经历了无数变化。本月早些时候,苹果汽车项目另一位主管Ian Goodfellow也离开了,选择加盟了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DeepMind。去年,该项目负责人Doug Field也离开苹果并加入福特。

点评:Moore的离开表明,虽然苹果正在努力留住人才以完成被称为泰坦计划的无人驾驶汽车项目,但似乎陷入了一种困境。另据了解,苹果汽车项目高管陆续离职的原因可能包括项目愿景不清晰、管理糟糕、团队人员缺乏落地信心等。


理想汽车功率半导体研发及生产基地落户苏州

近日,理想汽车功率半导体研发及生产基地落户苏州。据悉,该项目将由理想汽车与三安光电共同出资组建苏州斯科半导体有限公司,主要专注于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车规芯片模组的研发及生产。按照规划,6月中旬将启动厂房建设,2023年5月启动样品试制,2024正式投产后逐步形成年产240万只半桥生产能力。

对此,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表示,此次项目落地是理想汽车针对碳化硅的重要布局,其将在苏州高新区形成供应链团队、主要电驱动合作伙伴等产业布局。

点评:随着碳化硅器件制造成本的日渐降低、工艺技术的逐步成熟,碳化硅功率器件行业未来可期,尤其是在快速增长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理想汽车此番动作,自然也有意在碳化硅产业进行提前布局,扩大后续竞争优势,掌握供应链主动权。


地图制造商TomTom将裁员10%

据外媒报道,6月1日,TomTom宣布由于该公司在自动化制图方面取得了进步,其将在全球削减数百个工作岗位,约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十分之一。对此,荷兰国际集团分析师Marc Hesselink估计,此次公司裁员节省下来的开支(约3,000万欧元)将与重组费用相抵消。


据了解,TomTom自1991年成立之初起就专注于为用户提供导航设备和地理位置信息服务。在其收购Tele Atlas后,TomTom开始聚焦电子地图服务,并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最早成立的导航电子地图供应商之一。如今,TomTom不仅为驾驶者提供导航方案,也在不断生产和完善地图数据。

点评:汽车产业人才净缺口巨大,一边是旷日持久的抢人潮,一边是又双叒叕一次传出裁员的警讯,好不热闹…


图森未来、Innovusion达成战略合作

5月31日,图森未来与Innovusion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据了解,图森未来以自动驾驶货运网络为基础,整合了最先进的自动驾驶软件技术和硬件生态体系。而Innovusion在双方合作的自动驾驶卡车前装定点项目中,搭载图像级超远距车规激光雷达Falcon作为主视雷达,将助力感知升维,提供更安全、高效、经济的自动驾驶货运。

点评:据悉,双方将聚焦中国港口到干线物流、城市交通等无人物流货运场景,探索Innovusion车规级高性能激光雷达系列及其感知算法同图森未来自动驾驶卡车的深度融合,构建智卡安全高效运营生态,推动国内智卡的发展及大规模量产应用进程。

来源:上海锦町新材料科技整理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文资讯转载自网络等,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我们。


汽车周报|上海汽车业5月复工率近80%;全球缺芯减产已超200万辆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