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团购,抢了谁的奶酪?
1.
在电商还没有严重打压线下零售行业的时候,百货大楼是需要走后门才能去当营业员的。星空君有个朋友在某上市零售企业做CFO,仗着原商业厅的背景,该公司在北方某省已经规模足够大,于是考虑到去周边省份发展。
后来闲聊的时候,提到跨省发展,同学叹口气说,做的一塌糊涂,当地关系太难打通了。
京东天猫苏宁等线上商城什么都做了,从服装电子到日用百货,甚至生鲜熟食,压根不需要当地关系,各地百货大楼纷纷破产。
2.
星空君经常出差,所以也就常和全国各地的出租车司机聊天。北京的的哥最能聊,有时候坐到终点我还想再聊50块钱的。不过,一提到份子钱,所有的的哥都气不打一处来,老子风吹日晒便秘痔疮,凭什么那帮孙子靠张牌照就能躺着数钱?
而且出租车司机的服务也经常不到位,拉开车门先问去哪,稍微近一点的根本不拉,欺负外地人绕远是常事。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地政府做了出租车叫车平台、投诉平台,基本没什么效果。
后来有了滴滴,躺着数钱的出租车公司纷纷倒闭了,出租车司机的服务态度好多了。甚至,大部分司机的收入也提高了。
3.
星空君认识两个菜贩子,其中一个,每天小夫妻两人骑电动小货车出去拉菜,披星戴月,奔波在批发市场和小区旁边的菜市场之间,非常辛苦。但也小有成就,在省城最好的小区之一买了套房;另一个卖菜是主业,副业在贵州开矿,掌握山东寿光到省城的蔬菜输入资源,经常在姜你军、蒜你狠、向钱葱之前,给我发个消息,房子就不多说了,就我知道的在某黄金地段有一栋商铺。
第一个是小菜贩,他现在还兼职很多平台的团长,补贴拿的很爽;第二个是大菜贩,他对平台补贴社区团购非常警惕,不过他也很清楚,时代变了,当年起家时和他一起的很好几个菜贩,有不少在上一轮的扫黑除恶中进去了,他一直守法经营,越做越大。
很多人以为,电商平台做社区团购,是为了抢夺小菜贩那点“小钱”,其实这种理解是错的。菜农种出来3毛钱的菜,几经波折到了你的菜篮子里变成了3块钱,小菜贩只拿了其中非常少的一部分辛苦钱,真正的大头,都被大菜贩赚走了。
平台准备取代的,正是这种大菜贩。
通过互联网平台,打通区域壁垒、信息壁垒,让田间地头的蔬菜不用经过区域性的利益群体巨额盘剥。
没错,说的就是当年躺着数钱的出租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