姗姗来迟
姗姗来迟
《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传》
【原文】
武帝李夫人既死,使方士召其魂,恍若有见。
上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曰:“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今译】
西汉时汉武帝刘彻有个妃子,叫李夫人,容貌倾国倾城,而且能歌善舞,很受汉武帝的喜爱,既死,可是她年轻轻地就死了,汉武帝非常思念她。
汉武帝很迷信,他为了再与李夫人相见,使方士召其魂,就让方士少翁为他召魂(将死者的魂魄召来与亲人相见)。
夜里,方士少翁点起灯烛,设上帷帐,摆上酒肉,让汉武帝坐在另外一个帷帐中。
过了一会儿,汉武帝恍若有见,恍惚间隐隐约约看到一个身材苗条的女子缓缓地走来,她很像李夫人的容貌身段,先是在帷帐中端坐着,后来又徐徐移步,踱来踱去。
可是汉武帝坐在帷帐中隔着纱幔,又不能就近细看,武帝越看越觉得她像李夫人,不觉出了神,再转眼一看,里面已经没有人了,因此愈益相思悲感(更加相思感伤),于是当即作了一首小词,说:“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大意是:“这个人影究竟是你不是你?我只能站立远处望见你。你为什么这么迟才缓缓而来?”)
【赏析】
“姗姗来迟” 原形容女子从容缓步、行走缓慢的样子。现多用来比喻慢腾腾地来得很晚 be slow in coming,be late. 用于人的行动慢 slow-acting,和时令迟 be late in seaso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