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讲堂:3岁的孩子要学会什么?这4个方面你一定要知道
孩子的大脑发育和性格养成,在3岁的时候已经完成了60%,在6~9岁的时候就完成了80%,所以家长在孩子3岁之前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3岁孩子的大动作已经比较灵活了,他可以将球流畅地抛出去,能够随意地向前或向后移动,可以轻松地跑来跑去。
在精细动作和认知情况上,他可以画交叉线,能较顺畅地使用儿童剪刀;能认识2~4个颜色,能慢慢懂得3~5的数字概念。
简单来说,3岁左右儿童的发展情况可以达到下列几个方面:

1.社交和情感能力
想和朋友一样
更有可能服从一些规则
显示对他人的关心和同情
有性别意识
显示更多的独立性等
2.语言和交流能力
说话很清楚
用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简单的故事
能够说出名字和住址
能够用语言学习新的事物等
3.认知能力
能够数10个以上的东西
可以画出至少带有6个部位的小人
可以写一些字母或者数字
可以描摹三角形等几何图形
认识日常的生活用品等
4.运动能力
可以单脚站10秒或者更长的时间
会原地跳跃、双脚跳跃
用勺子和叉子吃饭
可以自己上厕所
可以荡秋千和攀爬等

如果在孩子3岁左右的时候,出现下列异常情况,那就要引起家长的注意了,一定要早发现早干预,避免影响孩子的成长。
①没有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情绪
②显示出极端恐惧或者极端胆怯的行为
③异常孤僻、不活跃
④容易分心,对任何活动的注意力都不超过5分钟
⑤对人一般没有反应,或者只有非常敷衍的反应
⑥不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虚幻的
⑦不参加各种游戏和活动
⑧不能说出自己的姓名、不对话
⑨不能谈论日常的活动或者经历
⑩不会自己刷牙,洗手并擦干,或者没有帮助下不会脱衣服
那么在孩子3~4岁这个阶段,家长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辅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呢?
01.身体动作方面
我们都知道,孩子先发展最基础的感觉统合能力,然后由感觉引领动作,动作延伸语言,语言学习认知,认知内化心理,心理应用社交。
到孩子3岁左右的时候,他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跑、跳、走、跨等技能,而孩子生活中所有经验的获得,都与这些基本的技巧相关。
所以在身体动作方面,我们要注重给孩子打好基础,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练习平衡、协调、肌肉控制等方面。
家长可以经常跟孩子玩跑步比赛、跳跃障碍、走平衡木等游戏,还可以玩拔河、掰手腕、扔羽毛球等锻炼肌肉控制力量的游戏。

02.精细动作方面
俗话说“心灵手巧”。手部操作能力关系着孩子日常很多活动的进行,比如写字、吃饭、系鞋带、系纽扣等等。
此外,手部操作能力还影响着孩子认知的发展,因为认知的学习主要来自于操作经验的获得,而操作经验则需要大量的手部动作。
所以在这个阶段,家长可以给孩子玩一些锻炼手眼协调能力的游戏,比如拼搭积木、投掷玩具、穿珠子、粘豆子之类等等。
03.沟通习惯方面
在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语言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孩子需要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才会避免一些误会的出现。
所以这个阶段,家长要培养孩子表达的习惯,切不可剥夺孩子表达的欲望,更不要不理孩子,这样会丧失彼此的信任感。
日常交流可以以简单的词汇、短语为主,增加孩子词汇量的积累,也可以借助绘本,让孩子积累更丰富的表达方式。
当然准确的语言表达需要孩子具备良好的基础能力,比如稳定的口腔肌肉、灵活的舌头、良好的嘴唇密闭性等等。家长也可以跟孩子玩一些口肌训练的游戏。

04.情绪管理方面
孩子在2岁左右,是看起来很自私的“以自我为中心”,经常随便发脾气;等到了3岁,他就开始慢慢理解情绪的变化与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有很大的关系。
他开始懂得用自己的情绪来操控环境、控制大人,所以家长千万不能一看到孩子哭就“委曲求全”。
这时要适当地跟孩子说“不”,让他知道规范和底线;要多听孩子的想法,引导孩子正确发泄情绪;当然也可以通过绘本或情境演练,引导孩子认识情绪。
家长可以跟孩子玩一些肌肉控制类游戏,锻炼孩子对力量的掌控,也可以改善情绪管理能力。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