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进步就是成功,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跨专业上岸外经贸金专经验分享
写在前面
在备考的过程中我看过很多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在这些文字中我得到了很多温暖的帮助,所以我也想把一些自己的经验和感悟分享给学弟学妹们。但是经验总归是别人的经验,很多都不一定适合你自己,趁着还有时间可以多尝试多思考,不断调整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个人情况
我本科是985学校的非金融专业,属于跨考。成绩400+(政治75+,英语一75+,396经济类联考135+,专业课115+)。2021考研备考时间是从7月开始到12月,每天学习时间大概在10个小时左右。
其实我2020考研目标学校就是贸大,备考时间也是从7月开始到12月,成绩350左右,失败的原因一方面是自己准备的也还不够充分,另一方面在第二天的考试中由于路上的一些意外情况,导致下午的专业课考试迟到,勉强踩着迟到15分钟的点进了考场,进入考场之后又因为一些流程上的事情耽误了一些时间,总共耽误了半小时左右的答题时间,所以成绩也不是很理想。这里提醒大家对于考试这两天的各个方面都要万分谨慎小心,并且有一些应对突发状况的预案,不要以为有些事情发生的概率极小就一定不会发生,不要像我一样因为一些意外情况影响成绩,真的非常可惜。
择校原因
选择贸大,是因为贸大的金融专业水平确实不错,并且每年的招生人数也比较多,比较稳定,不至于因为录取人数原因导致录取分数线发生过大的波动。我认为这种稳定在备考后期能够给我带来一定程度的心态方面的稳定。同时比起一些学校400+的分数线,贸大的容错性也确实大一些,如果考试有某一科发挥不佳,也还是有录取的机会。
具体到贸大的金融专硕是分两个学院,国贸院和金融院,两个学院初试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分数线也是相同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复试上。一方面复试的考核内容和形式有一定的不同,另一方面是复试的竞争程度不同,今年的话金融院的复试竞争激烈一些而上一年国贸院的复试竞争更激烈一些。我觉得如果本身对于这两个学院没有特殊的偏好的话,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素质选择比较擅长的复试形式,比较有利于复试的发挥。同时也不需要太过于纠结,还是尽量提高自己的初试分数,这样不论选择哪个学院都会更稳一些。
总体复习建议
我不太擅长机械背诵,比较喜欢听课和做题来学习巩固知识点,喜欢适当地给自己做减法,尽量能抓住核心内容有效率地学习。我自己复习的总的思路就是不论是哪一门都要首先全面地学习基础知识,可以是通过看书也可以是通过听课,根据适合自己的效率最高的方式进行;其次就是结合题目灵活掌握知识的运用,这一步重在质量而不是数量,也就是要把重要的题做透;再次就是总结归纳,产生出属于自己的思考和总结,可以是做题的方法或者自己的易错点等等;最后就是重复,可以是刷一些题也可以是回顾之前的错题,或者是记忆一些知识点,扎实巩固已经掌握的内容。总结来说,并没有一定要听的课、一定要看的书和一定要做的题,一切都以知识的掌握为主,可以多思考,抓住当下的主要矛盾,不断优化自己的计划和复习方法,切忌形式主义和面子工程来感动自己。
在每天的时间规划方面,我每天平均学习时间十个小时左右,每周休息半天。上午大概是8-12点,有效学习三个半小时左右,安排是政治和396数学和逻辑的学习(后期加入写作练习);下午是14-17点,安排是英语和专业课的学习;晚上是19-23点,有效学习时间三个半小时左右,安排是专业课的学习(我比较薄弱的科目所以增加学习时间)。我个人的习惯是尽量在各个科目正式考试的时间里安排这个科目的学习,并且尽量能保证在正式考试的时间段内身心都处于一个比较好的学习状态,养成一个好生物钟。
我个人在备考的过程是报名了凯程的线下课程。我认为凯程在考研整个过程中除了一些课程辅导(我将结合具体科目介绍)外,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在集训营进行备考确实对不是特别自律的同学有很大帮助,看着身边的很多很努力的同学,会让自己不太好意思浪费时间,同时可以认识到同一目标院校的研友,平时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分享学习资料。凯程会按报考的学校分班,平时向班主任汇报学习进度,老师会对你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根据你的模拟考试成绩帮助你找出问题,遇到心态问题也可以和老师沟通。还有一点比较有帮助的就是凯程的模拟考试,平时每个月都有各科的模拟测试,及时帮助你找出各个科目存在的问题,对下一步的复习规划很有好处。12月也会有全真的模拟测试,帮助你熟悉考试流程,做好考场时间规划。
具体复习建议
政治(75+)
参考书目和课程:徐涛老师的《核心考案》,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凯程总结的政治真题,模拟卷(肖八肖四腿四以及一些博主整理的背诵版)。
我一直是一个理科生,政治基础比较差,所以预期分数也不是很高,对于自己政治的要求也就是不要拖后腿就可以。复习的前期我投入的时间也不是很多,大概每天一个小时左右,主要在选择题上,后期冲刺的时候增加了政治的学习时间,兼顾选择题的同时侧重大题的记忆。在考场的时间规划方面,政治的答题时间一般比较充裕,选择题要认真读题,大题保证字数以及字迹工整基本能够拿到一个平均分。
暑假可以开始打基础,但不需要投入太多时间,可以用一个你喜欢的老师的课程或者书,凯程这里也都有对应的课程、讲义和习题,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听课记忆比较深刻,快速过一遍就可,对知识点有一个基本的印象,同时可以每听完一章的课就做一些选择题来巩固,结合自己掌握程度和时间分配进行调整,比如思修因为我个人时间原因课程就跳过了。
完成基础阶段后九月十月我个人是听了技巧班,复习知识点的同时也学习到了一些做题技巧,课程就配套有一些题目可以练习巩固,从真题出发,而1000题其实比较适合前期用来巩固知识点,比较全面,但出题方式和真题的契合度并没有那么高,又由于时间原因技巧班讲大题的部分被我跳过了。然后可以自己找一些往年真题包括大题,感受一下真题的出题方式,有侧重的学习。
十一月肖八出版了,注重肖八选择题的练习,保持选择题的知识点的记忆,我当时没有成套的做,而是分为马原等几个科目去练习,错题可以多回顾几遍加深记忆,只做题不回顾错题的效果很不好。然后我听了冲刺课和押题课,侧重大题的记忆,结合往年真题中给的大题答案整理一下答题的套路,这个时候各个老师都开始押题了,可以找几个老师的押题结合一下(一般也会有很多考研博主进行总结提炼),基本的点就是那些,针对性地记忆就可以。最后我是成套地做了肖四和腿四的选择题,回顾自己以前的错题,一直到考试前反复背诵大题的知识点就可以了。
英语一(75+)
参考书目和课程:单词APP,黄皮书近20年真题,凯程王素丽老师的阅读课程(可以不全听主要掌握做真题的方法),凯程王素丽老师的作文课程(掌握写作的套路和积累一些词汇)。
我个人的英语基础还可以,基本是可以达到不拖后腿的程度,所以没有在英语复习中投入太多的精力,主要就是维持水平然后针对模考中发现的弱势项目进行补充性学习。英语考场时间规划还是有必要重视的,因为各个部分的小题分值不同,可以在模考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和时间分配。我一般是按照阅读-新题型-完型-翻译-写作的顺序来完成,因为每次考试可能每一部分的难度不同,所以遇到比较难的题目也不要浪费过多的时间,调节好心态,注重整个卷子的完成度。
英语的复习肯定离不开单词打基础,核心单词都不认识的话,技巧就都是浮云了。背单词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在做完真题后,自己总结单词来记忆,不是很喜欢直接拿一本单词书背,总感觉记得还不如忘得快。大家也可以利用起背单词的一些APP(墨墨、百词斩等等都可以),在一些碎片时间里,比如排队的时候,过几个单词,日积月累也是很有帮助的。
英语最重要的就是真题,可以反复做。对于每篇文章都要精读,把其中不认识的单词掌握,也可以练习其中的长难句翻译。课程方面如果时间紧张不一定每个部分都要听课,有一段时间我的新题型做的特别差,所以我就单独找了新题型的课程学习了一下,效果还是挺明显的。对于作文部分,我没有整理出很完整的模板,只是在听了作文课程之后,掌握作文的套路和一些常用词语。然后就是自己进行写作练习,凯程这里后期每周都有一次一对一作文批改,可以好好利用机会,结合老师的意见进行修改,基本就可以掌握了。
396经济类联考(135+)
参考书目和课程:《核心笔记》,《60天800题》,凯程杜衡老师的数学课程,《逻辑精点》,周建武分类逻辑真题,199和396的成套的逻辑真题,凯程王洋老师的逻辑课程,《别让我背长素材》,凯程刘玉芳老师的作文课,396的一些模拟卷。
396是我发挥的比较好的一门科目,我本科的时候是学过高数线代和概率论的,但是到开始复习的时候也忘得差不多。写作因为个人的素质,是我的一个弱项,尤其是20年的论证有效性分析也很难,造成我上一次396分数不高,但今年的作文题目还是比较常规的。396科目的考场时间规划还是很重要的,可以通过平时模拟来确定自己各部分大概需要的时间。数学要尽可能抓紧速度做,但是一定要细心小题多了很容易做到最后精神疲惫涣散犯各种粗心的毛病;逻辑根据时间灵活调整,时间不足的时候比较麻烦的推理题就可以先跳过;最好能给作文留一个小时的时间。今年是题型改革的第一年,数学部分难度不大,逻辑部分分析推理的题目比较多且难,耗时较多,作文还是比较常规的。
数学部分的复习我主要是听了凯程杜衡老师的课程,老师讲的挺好的,基本认真听过并回顾之后数学部分就可以基本过关。老师的课程中就会结合真题以及她认为难度比较适合的数三题目,就不要自己再额外补充了。核心笔记和800题是我之前用的书,这个书确实年份有些长了大家也可以用数学精点等等其他的书,这一次我没有重做,主要就是回顾了一下自己的错题。数学部分一定要重视错题,把相关知识点完全弄懂,有不理解的知识可以及时向答疑老师问,否则下次遇到相似题目还是会错。知识点都过关之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多做些模拟题目,一是训练做题速度,二是补充一些比较偏的知识点。另外大家也可以学习一些技巧,因为现在都是选择题,有的题不需要全部计算,先看看选项,可以提高做题速度。
逻辑部分,可以用逻辑精点来打基础,完成一遍之后再回顾错题,总结一下自己错误的点。凯程王洋老师的形式逻辑课程还是挺有帮助的,可以从里面学习到一些快速解题的技巧。但是逻辑是属于每个老师教的方法都不太一样,选择一位老师的就可以,看得太多容易混乱。基础知识掌握之后,可以做分类真题。分类真题的好处就是可以集中攻克短板,因为我之前论证逻辑掌握的不好,我就先做了这一部分。做完一遍就要回顾错题,有些逻辑题可能有好几种答案,这个时候不需要钻牛角尖浪费时间,选择一种你认为合理的就可以,也可以问问答疑的学姐,听听她的理解。到后期就可以计时成套做真题,先做199的(更重要一些)再做396的,提高做题的速度,保持做题的手感。
作文部分我的出发点也是拿到一个平均分就可以,不需要准备的太早。396的作文还是套路比较重的。凯程刘玉芳老师的课程可以帮助你大概了解作文的基本套路。《别让我背长素材》这本书我本来是想看一些论说文素材的,但是后来没有时间就没看太多素材,反而里面一些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的方法我觉得对于我来说挺有用的。下面图里是一些总结的写作方法。后期主要是跟着凯程的每周一对一批改练习写作,基本几篇下来就能掌握。
专业课(115+)
参考书目和课程:蒋先玲《货币金融学》以及配套的习题册、罗斯《公司理财》11版(9版可以补充参考)配套圣才的习题答案、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米什金《货币金融学》11版,真题(反复看很重要),凯程武老师的宏观金融课和热点课,凯程的贸大专业课。
因为我是跨考并且专业课的成绩也不是很高,就不谈详细的复习规划了,简单说一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对大家可能有帮助的点。专业课的考场时间规划很重要,相比于其他科目可能因为知识掌握不到位而完不成试卷,专业课就是掌握的越多想写的越多,一定要注意分配好时间,不要在名词解释和简答写的太多,以及计算题如果数字太难算可以先不算完,给最后的论述题留下充足的时间。所以专业课的模拟考试很重要!
国际金融一定要好好学,最近几年在考试中的占比挺大的。因为国金比较难并且需要一定的基础,所以一般都是学完了货币金融学才开始,但是还是要注意不要拖得太晚。
计算题方面,对于书中所有涉及到计算的部分,都要好好重视。可以把公式都整理到纸上,反复记忆。相比于课后题,真题计算题和书上的例题更重要,确保全部掌握。课后题的作用更多地是帮助巩固知识点。
真题一定要好好利用,重复考察的点很多。因为贸大主观题很多,可以每学完一章就整理下曾经考察过的真题,以及还没有考察过的主观题的点。我是没有刻意地去背书,基本就是靠这样反复整理和理解。
课程方面,武老师的宏观金融课讲的真的很好,深入浅出,热点课还能够帮助你提高金融素养,在复试中也有很大帮助。主讲贸大专业课的老师对于贸大考试出题的特点和方向掌握的很透彻,让我能更有侧重的去复习,提高效率。
复试建议
参考书目和课程:郑振龙《金融工程》、上海财经大学《投资学教程》(大家也可以选择其他的国内教材),凯程复试课程。
初试结束后大家可以对一下答案,但是一定要对靠谱答案,我感觉我对的答案可能就有问题,导致我对自己分数的估计产生了很大的偏差,一度感觉自己过不了线,很打击心态。复试复习时间是多多益善,前期看的越多到后期心态就能更稳定,有助于发挥,即使参加调剂也是需要复习专业课知识的。但是要是出分之前没太多准备也不要太慌张,好好利用剩余的时间问题也不大。
复试部分相对于初试在知识方面主要是多了投资学和衍生品部分的考察,我没有去看博迪和赫尔的书,实在是太厚了,时间紧张我主要就是参考了国内的两本教材,结合课程学习了主要的经常被考察的部分。金融学院英语部分是专业英语,短期内想提高太多口语水平可能也不现实,主要还是记住常用的专业词汇做到能听懂理解老师的问题。自己(也可以和研友)多练习给出一个问题如何进行表述,没必要一字一句的背诵,能够自己比较流利讲出来就可。结合热点课和一些公众号多了解热点内容,因为相比于初试对于基础知识的考察,复试还会侧重对于金融素养的考察。
模拟面试很重要,尤其是容易紧张的同学。可以找研友进行模拟面试,也可以参加机构的模拟面试。经过多次模拟面试之后,自己都能感受到进步,紧张感会下降很多,能够更好地发挥,针对模面中出现的知识性漏洞,针对性地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其他建议
考研期间,大家最好不要经常和其他没有考研的同学对比,感觉自己付出了很多时间,很大的机会成本,还是更多地沉浸于眼下的学习中,尽量不要让自己的情绪产生太多的波动,因为情绪本身可能还是很消耗人的,会浪费学习时间,回过头又会后悔浪费了时间,产生了恶性循环。
在每天的学习计划中应该要雨露均沾,各个科目最好都能安排时间,不要有某一科目或者部分很久都不碰,容易遗忘。尤其是不擅长不喜欢的弱势科目,更要优先学习,每天都要给足时间,这样才能保证没有短板,也比较容易能够获得高分。
因为目前这个考研制度的原因,压力是每个考研人都会面对的考验。每个人都可能会有心态崩溃的时候,可能是感觉自己完不成进度学不完了,或者感觉别人复习的水平比自己高太多。偶尔的崩溃是很正常的,这个时候也不需要强迫自己一定要保持好的状态,可以适当地休息,然后思考一下自己目前存在的问题,尽自己的努力去做就好。考研不是要求我们要考满分,也不是一定要考第一,不完美、完不成都没关系, 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很加分。
最后我想说,选择考研的每一个人都很勇敢,都很棒,即使最后可能不是一个特别完美的结果,但付出努力的大家真的都辛苦了。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否定自己,怀疑自己。只要能够战胜过去的自己,不断进步就是成功。要相信自己走的每一步都算数,或许现在成果并没有马上显现出来,但是你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目标。祝愿学弟学妹们都能够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被心仪的院校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