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彼得•安德烈耶维奇•古谢夫(Pyotr Andreievich Gusev)

2021-06-17 19:38 作者:江苏正一  | 我要投稿



1904年12月29日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于1904年12月29日出生在圣彼得堡。首先,他在一所私立芭蕾舞学校学习,师从玛丽娅剧院的著名芭蕾女首席奥尔加•普列奥布拉任斯卡娅(Olga Preobrazhenskaya)。她把他带到了圣彼得堡舞蹈学校。1922年毕业,古谢夫的天赋在学校表现出来了,但这不仅是一名杰出天赋的舞者,也是一名有天赋的教师。他有自己的天赋,他有自己独特的培养天赋的能力,许多艺术家自豪地称自己为他的学生。古谢夫还在上高年级学生的时候就开始教低年级学生的舞蹈,后来的著名编舞家列昂尼德•雅科布森(Leonid Yakobson)和罗斯蒂斯拉夫•扎哈罗夫(Rostislav Zakharov)都在那里学习,以及未来的杰出舞蹈家阿列克谢•埃尔莫拉耶夫(Alexei Ermolaev)也在那里学习,他后来成为莫斯科大剧院的艺术总监。

1924年,他加入了基洛夫芭蕾舞团直到1935年,在此部分首演的芭蕾舞剧有:在由费奥多尔•洛普霍夫(Fyodor Lopukhov)编导的《胡桃夹子》(1929 年)中和《雪姑娘》,(1927年)中的阿萨克、其它的芭蕾舞剧:瓦西里•瓦伊诺年(Vasily Vainonen)编导的《巴黎的火焰》(1932 年)中的杰罗姆、《仙女》中的詹姆斯、《火鸟》中的伊万王子、《埃及之夜》中的阿蒙、《帕蒂塔》中的吕西安、《螺栓》中的鲍里斯、《雷蒙达》中的游吟诗人、《睡美人》中的蓝鸟和迪西列、《红罂粟花》中的年轻的苦力、《小驼背马》中乌克兰舞蹈等许多芭蕾剧中主角。他还曾在列宁格勒小歌剧院工作,在那里他饰演了芭蕾舞剧《清澈的小溪》(The Limpid Stream)中的彼得和《无益的谨慎》(Vain Precaution)中的双人舞。同时,他在列宁格勒芭蕾舞学校当老师。在这里,他发明了新的动作和托举、扶持技术,完善了芭蕾舞双人舞技巧,为双人舞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被称为“扶持之王”。即使是现在,也很少有艺术家能重复他那近乎杂技般的绝技。

他和他的同学乔治•巴兰奇瓦泽(Georgy Balanchivadze)(后来改为乔治•巴兰钦(George Balanchine))、未来的芭蕾舞历史学家尤里•斯洛尼姆斯基(Yuri Slonimsky)和艺术家弗拉基米尔•德米特里耶夫(Vladimir Dmitriev)一起,成为了“青年芭蕾舞团”((Young Ballet)的组织者,该团的晚上节目主要由巴兰奇瓦泽编导。年轻的舞蹈家和舞者加入了这群狂热者的队伍,其中包括他的妻子奥尔加•蒙加洛娃(Olga Mungalova),她成为古谢夫多年的固定舞伴。蒙加洛娃-古谢夫双人舞组合,这与洛普霍夫在 1920 年代编导的作品密不可分。列宁格勒歌剧和芭蕾舞剧院塔蒂亚娜•米哈伊洛夫娜•韦切斯洛娃(Tatyana Mikhailovna Vecheslova(1910 年 2 月 12 日-1991 年 7 月 11 日)芭蕾女首席和教师评价道: “蒙加洛娃-古谢夫双人舞组合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让观众感到惊讶和钦佩。这本身就是精湛技艺......古谢夫从未“抓住”合作舞伴。表演最困难的组合,他几乎没有碰她。这创造了一种空气般、轻盈的感觉。完美的技术使舞蹈充满了活力。”

1931年,费奥多尔•洛普霍夫(Fyodor Lopukhov) 成为小歌剧院芭蕾舞团的创作者和艺术总监,古谢夫在基洛夫剧院工作的同时, 在洛普霍夫新编导实验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和《雪姑娘》饰演主角,参加了交响芭蕾《伟哉苍穹》(The magnificence of the universe)的首演。

1935-45 年,他在莫斯科艺术学校任教(1935-41 年,成为艺术总监)。

1935年,他离开基洛夫,作为独舞者加入莫斯科大剧院(Bolshoy Moscow)。他和加琳娜•乌拉诺娃(Galina Ulanova)和玛雅•普里塞茨卡娅(Maya Plisetskaya)是固定的舞伴。他的表演以一种特殊的成功而闻名,表现出强烈的激情和强大的力量引人注目。演出了《巴赫奇萨拉伊的喷泉》中的吉列伊、《雷蒙达》中的让•德•布里耶纳和弗拉基米尔•尤罗夫斯基 (Vladimir Yurovsky)作曲《《红帆》(Scarlet Sails)中的梅纳斯。

洛普霍夫根据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编导的芭蕾舞剧《清澈的小溪》获得成功后,古谢夫扮演彼得一角,后来有人邀请编舞将芭蕾舞剧搬到莫斯科大剧院的舞台上。洛普霍夫成了莫斯科大剧院的艺术总监。古谢夫和其他艺术家跟随他。但是斯大林自己不喜欢芭蕾舞剧《清澈的小溪》,新闻界对他进行批评,洛普霍夫被莫斯科大剧院开除。古谢夫发现自己处境艰难,想回到列宁格勒基洛夫剧院芭蕾舞团,当时阿格里皮娜•瓦岗诺娃在列宁格勒芭蕾舞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并在那里“负责”,因为瓦岗诺娃和洛普霍夫不和,所以不喜欢洛普霍夫的同事古谢夫(他们经常非常亲近地在一起工作),古谢夫也不想回去。他留在了莫斯科。结果证明,他做出了正确的的选择。

1945年,他以胜利者的身份回到列宁格勒,成为基洛夫歌剧和芭蕾舞剧院的艺术总监直到1950年。然后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剧院(Novosibirsk Theatre)的艺术总监。他还在多所学校任教,并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涅米罗维奇-丹琴科音乐剧院担任芭蕾大师。

1947年,古谢夫为娜塔莉亚•杜丁斯卡娅(Natalia Dudinskaya)编导了一个新版本甘扎蒂的炫示部舞,选自1877年佩蒂帕/路德维格•明库斯(Ludwig Minkus)的芭蕾舞《舞姬》(La Bayadère)。今天,古谢夫的编舞的这段甘扎蒂的炫示部舞是世界各地芭蕾舞团表演的标准版本。

1953年,在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工作室拍摄芭蕾电影《俄罗斯芭蕾大师》。这部芭蕾电影包括:鲍里斯•阿萨菲耶夫的芭蕾舞剧《巴赫奇萨拉伊的喷泉》和《巴黎的火焰》的片段,以及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古谢夫在这部电影中扮演了一个主要角色。

他后来的命运相当离奇,从1950-1956年,担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涅米罗维奇-丹琴科音乐剧院的教师。当时,古谢夫写了大量关于芭蕾戏剧和保护古典遗产的理论文章,1951年他同时在巴库和列宁格勒上演根据(Nizami Ganjavi)的诗歌创作的芭蕾舞剧《七美人》,由加拉•加拉耶夫(Gara Garayev)作曲。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古谢夫修改了•佩蒂帕和列夫•伊万诺夫(Lev Ivanov)的许多芭蕾舞剧,尽管他经常没有修改编舞。1955年,他与芭蕾舞历史学家尤里•斯洛尼姆斯基(Yuri Slonimsky)为列宁格勒小剧院芭蕾舞团(Maly Theatre Ballet)(现在的米哈伊洛夫斯基剧院芭蕾舞团(Mikhailovsky Theatre Ballet)上演了新版《海盗》(Le Corsaire)。今天,古谢夫的作品《海盗》被列入基洛夫/表演的保留剧目。古谢夫对选自《海盗》中“变活的花园”(Le Jardin animé)场景的编舞修改包含在几部芭蕾舞剧《海盗》的版本中,特别是美国芭蕾舞剧院和基洛夫/玛丽娅芭蕾舞团的版本中,并被认为是标准的编导版本。

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古谢夫创作了许多以佩蒂帕帝国剧院时代芭蕾舞剧为背景的双人舞。在这些作品中,其中包括:《护身符双人舞》(Le Talisman pas de deux)、《丑角双人舞》(Harlequinade pas de deux)、《埃斯梅拉达双人舞》(La Esmeralda pas de deux)和《源泉双人舞》(La Source pas de deux)。这些双人舞中它们的大多数甚至不是从原作芭蕾舞剧中选取出来的,甚至几乎没有包含原作芭蕾舞剧中的音乐。尽管如此,今天这些作品仍由世界各地的舞者在表演。

他还在国外工作过。尤其重要的是他在1958-1960年,古谢夫在中国北京芭蕾舞学校任教,教授编导课程,并为北京学舞蹈校创建了芭蕾舞团,在上海和广州开设了舞蹈学校,教授第一代中国芭蕾舞者编舞课程。在中国演出首部芭蕾舞剧《鱼美人》(1959年,吴祖强和杜鸣心作曲)和《洪水》(1960年,杜鸣心作曲)。第一次尝试将欧洲和中国古典舞的技巧结合在一起。向中国观众介绍了古典芭蕾舞剧《吉赛尔》、《海盗》和《天鹅湖》。谈论他的这段人生, 古谢夫幽默地回忆起教中国舞蹈家如何扶持是多么困难:当他以一种或另一种方式扶持着舞者的腰时,她像白杨叶一样颤抖,她害怕如果允许一个男人在所有人面前摸自己,就会被指责为不道德……

1960年回国后,成为列宁格小剧院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1962-1966年,他被任命为新西伯利亚剧院的芭蕾大师,古谢夫有一种天赋,能在舞者身上看到芭蕾大师的开始。在芭蕾舞剧《三个火枪手》中,他邀请了所有的独舞家创作了自己的炫示部舞,其中一些被列入了表演中。在编导《雪姑娘》时,他委托尼基塔•多尔古欣(Nikita Dolgushin)编导第二幕的终场。邀请在新西伯利亚工作的尤里•尼古拉耶维奇•格里戈罗维奇(Yuri Nikolaevich Grigorovich)和奥列格•米哈伊洛维奇•维诺格拉多夫(Oleg Mikhailovich Vinogradov )编导的作品,维诺格拉多夫试着在编排的领域试身手:首先,是在《天鹅湖》第一幕中一段新的华尔兹,然后是在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的芭蕾舞剧《灰姑娘》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这使得编舞立即为整个俄罗斯芭蕾舞界所知......

古谢夫总是希望剧院里有一群编舞,而那些进入编舞队伍的人,不要让他们的导师失望。当时使该芭蕾舞团成为该国最好的芭蕾舞团之一。

他总是帮助年轻人。“我们努力工作来赢得他的认可。在古谢夫的领导下,我们也为年轻人表演,芭蕾舞演员尼娜•佩特洛娃(Ninel Petrova)回忆道。“艺术家们会给艺术委员会写申请,如果他们决定尝试什么,他们会给我们安排一位老师,然后会将那些成功的人安排在剧目中。”

1966-1983年,他担任列宁格勒音乐学院芭蕾舞系主任,1973年担任教授。他写了大量关于芭蕾戏剧和保护古典遗产的文章。

1966年,他成立了他创立并成为第一家独立于剧院的“室内芭蕾舞团”,后来是在列昂尼德 •雅科布森(Leonid Yakobson)的领导下的“微型舞蹈剧院”(Theatre Choreographic Miniatures)“Choreographic Miniatures”,现在以列昂尼德•雅克布森的名字命名的圣彼得堡州立艺术芭蕾舞剧院

1966-1983年,任列宁格勒音乐学院芭蕾舞系主任,1973年起任教授。他写了大量关于芭蕾戏剧和保护古典遗产的文章。

1966年起,他在列宁格勒音乐学校(Leningrad Conservatory)任教,1973年起担任教授。他于1983年退休。

1975年,为列宁格勒小剧院芭蕾舞团上演了1900年佩蒂帕/里卡多•德里戈(Riccardo Drigo)的芭蕾舞剧《百万丑角》(Les Millions d’arlequin)新的独幕版本,这部作品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费奥多尔•洛普霍夫(Fyodor Lopukhov) 1933年为同一芭蕾舞团创作的版本复排。今天,古谢夫的版本由几个俄罗斯芭蕾舞团演出。

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受了他的建议,将每年的4月29日定为“国际舞蹈日”(International Dance Day)。他在电影《巴甫洛娃》(Pavlova)演了马里于斯•佩蒂帕(Marius Petipa)一角,这是一部1983年为纪念安娜•巴甫洛娃(Anna Pavlova)摄的电影。

古谢夫在剧院编导的最后一部作品是重新复排佩蒂帕的芭蕾舞剧《海盗》(根据朱尔斯•佩罗过去的版本改编),这是他在1987年为基洛夫芭蕾舞团编导的。在他去世前的最后一个月,古谢夫和一位在剧院工作的年轻舞者一起为梅多拉这个角色做准备,这位年轻舞者是剧院未来的明星尤利娅•玛克利娜(Yulia Makhalina)。他们慢慢地工作着,古谢夫带着她一起学习舞蹈编排和造型的每一个细节,给她讲了各种各样的芭蕾舞故事,开玩笑说……

传奇人物赖莎•斯捷潘诺夫娜•斯特鲁奇科娃 (Raisa Stepanovna Struchkova)在回忆她的老师时的话语中充满了爱和感激:“他不仅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他完美地掌握了古典舞蹈的技巧。”他的课特别难。尽管如此,他还是经常去和大家见面,并挤出时间帮助大家。在生活中,彼得•安德烈维奇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非常勤劳并且热爱他的工作。他要求很高,同时又把全部的心都给了和他一起工作的人。深夜,他没有离开剧院,他总是和艺术家很亲近。”

由古谢夫复排的《天鹅湖》第二幕版本与任何已知的版本都不相同。他的天鹅不是冷漠的鸟类,而是体验自己命运的生物,带着人类的感情生活。古谢夫的版本被证明是微妙和富有表现力的,他保留了列弗•伊万诺夫表演的一切,但作为一个有才华的导演和编舞,他为著名的天鹅表演注入了生命。对于那些熟悉古谢夫作品的人来说,很容易回想起这部作品的主旋律是“bowed arabesque” 从天鹅的第一幕开始就贯穿整个第二幕。

1987年3月30日在俄罗斯现圣彼得堡去世。他被安葬在圣彼得堡基洛夫斯基区的红色公墓。

 


附:

A.所获奖项:

1947年,获得俄罗斯艺术家协会荣誉艺术家奖。

1966年,获得俄罗斯艺术家协会荣誉艺术家奖。

1984年,获得俄罗斯艺术家协会人民艺术家奖。

 

 

B.编导的作品:

《七美人》(Seven beauties)加拉•加拉耶夫(Gara Garayev)作曲(1952 年,以阿洪多夫名字命名的阿塞拜疆巴库歌剧和芭蕾舞剧院;1953 年列宁格勒小剧院;然后是基辅,新西伯利亚)

《海盗》(1956,列宁格勒基洛夫剧院;1958,北京;1962年新西伯利亚)

《天鹅湖》(1953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涅米罗维奇-丹琴科音乐剧院,1959年,恢复第二幕,北京;1978年,萨拉托夫)

《吉赛尔》(1960年,北京;1978年,俄罗斯联邦布里亚特共和国乌兰乌德)

《雷蒙德》(1964 年,新西伯利亚;978 年,布达佩斯)

《雪姑娘》((The Snow Maiden)(1964 年,新西伯利亚,根据洛普霍夫版本复排)

《三个火枪手》(Les Trois Mousquetaires)亚明•叶菲莫维奇•巴斯纳(Veniamin Efimovich Basner,1925年 1 月 1 日 - 1996 年 9 月 3 日)作曲(1966年, 新西伯利亚)

《百万丑角》(Les Millions d’arlequin)(1967年,列宁格勒室内芭蕾舞团;1969年,基辅芭蕾舞学校;1975年,列宁格勒小剧院)

复排上演佩蒂帕版本《骑兵停止》(La Halte de cavalerie)约翰•阿穆谢梅尔(Johann Armsheimer)作曲(1968 年,室内芭蕾舞团;1975 年,列宁格勒小剧院;1978 年,新西伯利亚;1979 年,彼尔姆)

《仙女们》(1978 年,新西伯利亚)

选自《帕蒂塔》(Paquita)中“大舞步”(Grand Pas)(1972 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涅米罗维奇-丹琴科音乐剧院)

 

 

 

 

 

 

 


彼得•安德烈耶维奇•古谢夫(Pyotr Andreievich Gusev)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