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考研武大测国重GIS笔面第一经验分享贴
序言
我本科就读于武汉大学资环院地信(制图)专业,是在考研前4个月确定无法保研,开始准备考研。如何高效利用时间进行复习备考是我当时面临的最大难题,本文所述是此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存在个人认知的局限,还请谨慎参考。

关于选择报考院系与专业
在武汉大学开设GIS学科的一共有三个学院:资环、遥感、测国重。
具体选择哪个学院取决于个人未来想研究的方向与想跟随的导师。
以下是一点个人认知:资环在GIS的制图方向有非常专业的老师,同时在空间分析、GIS原理方法方面较强;遥感院的GIS偏重于与遥感方法的结合,注重GIS结合遥感的应用;测国重的老师较少担任教学任务有更多的项目实践机会,同时也更注重GIS的应用。
在选择专业时学硕的分数线不一定比专硕高,我这一年甚至要低很多,原因是学硕名额大多分配给了保研,考研的学硕名额很少只录一两个,所以报考风险很大。需要权衡利弊谨慎决断,较为稳健的选择是专硕。
关于专业课的复习
GIS参考书目
自2020年三院的GIS统一为890由资环院命题,官方给出的参考书目共4本:

其中:《地理信息系统教程》,胡鹏 编著,包含了GIS基础的概念内容算法,是需要重点去看的一本书。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第二版)》,李建松、唐雪华 编著,可以作为参考辅助。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龚健雅 编著,内容近似于第一本。
《空间分析(第二版)》,郭仁忠 编著,可以结合苏老师的《空间数据分析》一起看二者互补。
此外复习过程中对把握整体内容架构方面以及了解学科近期发展方面我推荐一本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李霖,2021年出版的。
虽然这本书不是参考书目,但它成书时间较晚,内容较新,比较综合,结构比较清晰,我是按照这本书的结构去复习的,遇到细节问题再去参考前面的参考书目。
GIS学习方法
890的知识结构严谨同时细碎知识点很多,要想灵活应用还需要一定的实践基础,因此不能只背,记忆内容。更重要的是理解,建立内化的知识结构体系。我参考李霖老师的地信原理一章一章的梳理笔记记录知识点,然后在参考的四本书中找对应知识点,先自己看过一遍后理解,再写在笔记上(注意不是抄书,是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内化),这本自己的笔记,伴随了我复习890的全过程。概括起来说我的890复习就是看书+总结笔记+反复看笔记。
这并不是我最初的复习方法,而是我试过不同的路线后最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对于其他方法以下是我的个人体验,仅供参考:关于GIS网络课程,我的看法是其内容水平良莠不齐,很多内容只是照搬书中内容,总结不是很到位,专业水平也很堪忧,很可能会把人带向错误方向,所以我尝试后果断放弃。关于真题练习,考完后我的感受是做真题基本上是安慰剂,只有历年基础知识点有参考价值,其余热点内容还是依靠平时积累,复习真题有意义但不是很大。
GIS实践
890的考题中会考察有关实践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切身的实践体会是难以作答的,一定要注重课程学习中的实践过程。我在复习中找了之前课程的课程作业,自己再回头看一下当年的作业中操作方法会有助于回想起一些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我在答题过程中会想起的除了笔记中总结的内容还要之前的实践体验,二者结合起来可以把自己先讲的东西举例讲出来,而不是浮于套路作答。实践部分在本科GIS的教学中让我受用良多,这也是我在专业课备考中宝贵的财富。把之前的记忆用起来才不枉费本科的学习过程。
关于数学二的复习
我本科时候数学学的比较差,加上时间过了两年多,内容基本忘掉的差不多了。一开始对于数学也是心里非常没底的,因此数学是我考研过程中投入时间精力最大的一门课。我只听了汤家凤老师的基础课和提高班,选择汤家凤老师是因为他比较注重基础(我甚至线代也看的汤老师),而我基础又比较薄弱。我在听提高班的同时做1800的基础篇,当时基本上错一半,然后对着答案自己琢磨修改,整理到错题本上(这一点在后面对我帮助很大)。一定要耐心不要浮于表明功夫,遇到实在不会的可以先跳过去,然后后面看汤老师的1800解答视频。1800的提高篇我没有做因为太难了。在听完课后我就开始做660了,我觉得让我产生质变的是660,每道题都很经典,我按照知识点做做完一个点整理一个点,效果显著。然后是真题了,从最早的做到2008年,然后每做一套整理一套,不放过每道题,不求量,争取弄懂弄通。接下来是李6,张8,然后09-18的真题,李4,张4。这里推荐一个b站up:几枝哇。他讲的李张套卷对我做题思路有很大的开拓。我在考前用最后的几套真题模拟,热手。
关于英语二的复习
单词每天都要背一点,一定要用心记,专注的记,我是在不背上面找考研高频词汇然后每天记20个左右。
我阅读跟的颉斌彬老师,一定要先自己做再听他讲然后自己再总结经验。
作文跟的石雷鹏老师,跟着写,然后掌握写作思想,内化而不是背模板。
关于政治的复习
我政治考的很差,只能说前车之鉴:不要临时抱佛脚,好好听徐涛老师的课。只靠背肖4肖8有用但不多,技巧课也有点浪费时间,还是要好好理解知识点,不要把听徐涛的课当放松虽然很有趣,但是内容一定要听懂记住,随手记笔记,而不是开倍速。
关于资料与工具
我是几乎0成本考研的,除了报名费我没花一分钱买资料,在各种公众号中我搜集了汤老师的网课,徐涛的网课,数学的习题;在b站看颉老师免费发的课,看up主的无私讲解。专业课的书都是问认识的学长拿的,舍友买了地硕的资料我借着看了一下就果断放弃买他们的资料了,从头到尾b站与微信公众号中各种资料帮我省了一大笔钱。这里我不推荐大家找这种盗版资料,还是应该支持老师们的成果,但是我是真不想花冤枉钱试错,所以才出此下策。
在如何记笔记方面我偏向于选择电子手写笔记,ipad+触控笔的方式,原因是手写可以加深记忆与理解,电子储存可以方便整理的同时便于携带,去图书馆也轻松一点。也许我的方法有局限性,但是电子笔记是真的很好用。
关于心态
苦行僧的日子一两天可以,坚持久了人就会麻木,不要对自己过于刻薄,每天要给自己留足够的时间放松,不要学太晚,也不要起太早,高效利用好能学习的时间远比精神内耗更划算。我在考研前两周感染新冠时烧的晕晕乎乎,当时想着这也许就是命,就在床上躺了将近一周,等缓过来一点后再收拾心情继续看笔记做题,平静的迎来了考试。最后,我也祝看到这篇帖子的大家都能平静自如的去面对考研,踏踏实实的去准备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