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维企说法|民事诉讼法审判程序之审理前的准备

2023-07-31 15:25 作者:维企律所  | 我要投稿

虽然庭审尚未开始,但民事诉讼法对审理前的准备作了相关规定。对法院和当事人会涉及的一系列活动,予以明文规定,确保法院全面、公正和有效地开展审理工作,也确保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


维企律所:民事诉讼法之审理前的准备


一旦立案,法院须按本法条规定,在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民事诉讼法也赋予被告相应权益,即,其有权利和义务在收到起诉状后的十五天内提交自己的答辩状,该答辩状应详细列出自身的相关信息。如果被告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答辩状,法院仍会继续审理案件。在收到答辩状后,法院需要在五天内将其副本发送给原告。


如此规定,旨在让原告有机会知晓被告的答辩主张和证据,有时间进行充分准备,包括反驳证据和调整诉讼策略等。


维企律所:民事诉讼法审判程序


审理前阶段,还涉及对管辖权的处理。当事人如果对案件的管辖权有异议,有异议一方应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如果经过审查,法院认为当事人对管辖权的异议成立,法院须做出裁定,将案件移送到具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审理。例如,如案件应由高级法院审理,但是被基层法院受理了,当事人提出异议,经过审查后,案件须移送到高级法院。

如果经过审查,法院认为当事人对管辖权的异议不成立,法院会作出驳回异议的裁定,并继续受理该案。即,如果当事人的管辖异议未获得法院接受,案件仍由原先受理的法院审理。

如果当事人未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管辖异议,并且进行了答辩,视为他们认同受诉法院的管辖权,除非该受理操作违反法定的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

法院在确定受理案件后,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向当事人明确告知他们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审理前的准备阶段,审判人员应在受理案件后三天内告知当事人,并对所有的诉讼材料进行严格审查,收集相关证据。在收集证据过程中,调查人员需依法向被调查人出示其证件。

在必要时,受理法院可委托其他法院协助调查,受托院应在收到委托函件的30天内完成协调工作。如确实无法完成,受托院应在上述期限内函告委托院。


维企律所:法院管辖权


法院有责任确保和要求所有共同诉讼当事人都参与诉讼。如有当事人未参与诉讼,法院需通知其参加。

此外,根据不同的案件,法院会选择不同处理方式。例如,若当事人之间没有争议,且符合督促程序规定,法院可选择转入督促程序。法院也可以在开庭前尝试调解,或根据案件情况确定适用简易程序或普通程序。

审理前的准备是确保公正审判的重要环节。法院和审判人员都需要履行他们的职责,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维企律所与中外企业同行


维企说法|民事诉讼法审判程序之审理前的准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