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2.61 表象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61、表象
客观事物的现象在人脑中再现的形象。如人们离开北京后脑海中重现的雄伟的天安门;老工人回忆旧社会生活时头脑中出现的地主、资本家凶狠的面目,这都叫表象。表象来源于客观事物,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列宁说:“恩格斯在他的全部论述中总是把‘感性表象’解释为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现实的映象”。[1]实践是表象的基础,又是检验表象的标准。表象还没有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列宁说:“表象不能把握整个运动,例如它不能把握秒速为30万公里的运动,而思维则能够把握而且应当把握。”[2]有了对客观事物表象的认识[3],还有待于把它提高到理性认识上去。
注:
[1] 《列宁选集》第二卷112页。
[2] 《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246页。
[3] 即感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