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胶界的这三款鱼胶同样都有“两耳朵”,那应该如何区分呢?
大家好,我是膳小二,是不是有小伙伴买鱼胶的时候都会发现有一些鱼胶它们明明长的都差不多,为什么却是不同品种呢,特别是大耳赤嘴,金兰赤嘴,巴西北海胶这三种鱼胶长得有点相似,一眼望上去没什么区别,那为什么就是不一样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揭秘它们的不同吧。
大耳赤嘴
描述:大耳赤嘴公肚有两种形状,一是近筒状的长条形状,二是鱼胶翻开的椭圆形状,大部分从欠好剖开,中心厚两端薄,有耳朵有尾巴有出水洞和规律纹,形体特征较好辨认,新鲜胶体肉质严密细腻,腥味较清淡,胶质丰富,感觉像吃糯米糕,但又有少数弹性,炖后汤水澄清,胶肉呈螺旋状,基本可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母肚口感偏软糯,公肚偏爽口,食用鱼胶历史悠久的港人因功效和口感更喜爱公肚多一点。
金兰赤嘴
那么说到大耳赤嘴就不得不说一下与大耳赤嘴长得非常像的金兰赤嘴了,这是许多新手都会迷惑的一款鱼胶,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原因吧。
描述:金兰赤嘴是2005年以后命名的新品种。当时市面上第一次出现了一种“新面貌”的赤嘴鳘鱼胶,相传来自越南海域,与传统的湛江、红鸡、泗水等赤嘴品种不同与大耳赤嘴形似,但肉质又较之柔幼,于是当时我们借用“金兰湾”的名字,将其命名为“金兰赤嘴”,后一直沿用至今。
(1)为什么金兰赤嘴和大耳赤嘴那么相似呢?
目前来说,市面上大多数金兰赤嘴的产地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款花胶——大耳赤嘴,这个品种加工做成金兰型的,所以从本质上来说的话,金兰跟大耳赤嘴其实在品种上面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2)为什么金兰赤嘴的价格会比大耳赤嘴高一些呢?
第一个因素:金兰赤嘴普遍都是在选用一些大耳里面肉质比较细腻比较紧实的,没有鱼血的新鲜鱼鳔进行加工,所以它从原材料的成本上面就会比大耳赤嘴的原材料成本普遍会高一些。
第二个因素:金兰赤嘴本身的议价会高一点点,所以渔民在加工的时候会比大耳的处理方面会处理得更干净、更细致一点点,也就是说它的油脂,包括它的血迹基本上是不会有的。而且都是属于清水胶,所以干净度会特别好。所以从客观的一个情况上面的话呢,金兰也是应该要比大耳赤嘴要略高一点点价格的。
金兰跟大耳赤嘴最大的一个区别,第一个是肉质,第二个就是整个产品的一个干净度跟它的价值。
巴西北海鱼胶
描述:一般认为,巴西北海的“耳朵”比苏里南北海的“耳朵”略大,油脂相对苏里南北海稍多,而且巴西北海胶的形状往往是将鱼胶剪开后、两边不展开而折叠起来。常常有许多人会把巴西的冒充苏里南的卖,大家需要注意。
这几款鱼胶如何鉴别?
(1)看耳朵
大耳赤嘴:有两个大耳朵,大耳朵之间还有两个小小的耳朵或者气泡。一般小耳朵会在晾晒或陈放的过程中断掉。
金兰赤嘴:有两个大耳朵,但是金兰赤嘴的形体开片状的大多都是偏圆润形的,而大耳赤嘴都是偏长条型的。
巴西北海胶:巴西北海胶有耳朵是三角形,耳朵比较宽,而且耳朵不像大耳赤嘴那样有出水孔,北海公除了有两条法令纹,它是没有两排出水孔的,所以这个比较好辨别。
(2)看尾部
大耳赤嘴:尾巴是圆柱形的,比较细长。尾巴也有一些出水孔。
金兰赤嘴:尾巴是偏短的,圆柱形
巴西北海胶:尾巴是三角形,较细长
如果单单文字描述还有许多小伙伴不是很理解的话,那么可以继续往下看,接下来我将更加有对比的跟大家详细描述它们的不同之处:
部位
大耳赤嘴
北海胶
金兰赤嘴
头部
有两只大“耳朵”
有两只大“耳朵”,耳朵是三角形,耳朵比较宽
有两只大“耳朵”
尾部
尾巴是圆柱形,比较细长
尾巴是三角形,较细长
尾巴是偏短的,圆柱形
出水口
有出水孔
没有
有出水孔
法令线
有
有
有
肉质
肉质细腻
肉质细腻
肉质最细腻
形状
筒状,开片状都有
筒状,开片状都有
筒状,开片状都有
图片
看完以上的图片对比再加上总计归纳,小伙伴们是不是对它们有了新的认识啦,但是那么有些鱼胶小白就分不清赤嘴鱼胶和北海鱼胶的区别了,同样都有耳朵,那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可以通过它们的“耳朵”来鉴别
其实通过对比图我们可以看出大耳和金兰赤嘴鱼胶它的耳朵是向下的,而北海鱼胶的耳朵是向上的,那么这样就可以很清晰的分辨出来它们的区别啦。
后语
大家好,我是膳小二,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喜欢我的小伙伴可以转发给身边朋友哦,点赞加关注了解更多鱼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