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1.2.4 剥削

2022-07-13 20:06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9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4、剥削[i]


  bx就是一部分人凭借自己私有的生产资料,无偿地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剩余劳动。在最早的人类社会[ii]中,是不存在任何形式的bx的。人bx人和人们划分为各个阶级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bx现象的出现,以下面两个条件为前提:(1)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了使劳动者除维持其自身生存外尚能提供剩余产品的水平;(2)私有制的出现以及随之而来的财产不平等现象的发生。只有具备了上述两个条件,占有生产资料的一部分人才有可能bx另一部分人的劳动。

  由于生产方式不同,bx阶级占有剩余劳动的形式是不同的。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曾存在过三种基本的bx形式:即nl制、农奴制、雇佣劳动制[iii]。在nl占有制社会,表现为nl主直接地、强制地占有nl的劳动;在封建主义社会,表现为封建主占有农民的各种形式的地租;在资本主义社会,则表现为资本家无偿地榨取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bx阶级已被消mie,从而人bx人的现象也就永远被消mie了。


注:

[i]《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版,第18页。

[ii] 原始公社制度。

[iii] 即资本主义制度。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1.2.4 剥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