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莱特湾(三)
重返菲律宾
莱特岛位于菲律宾群岛中南部,西北至东南长194公里,东西最窄处仅21公里,总面积约7200平方千米,是菲律宾群岛第八大岛屿,若控制了莱特岛,就可以控制南北穿行的两条主要水道——圣贝纳迪诺海峡和苏里高海峡
10月17日凌晨,美军一支由3艘轻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护卫8艘运输舰以3艘扫雷艇为前锋进入了莱特湾,在舰炮的掩护下,美军第六游骑兵营D连于8点左右登上了湾口的苏禄安岛,击毙32名日军,B连在附近的霍蒙宏岛登陆,岛上没有驻扎日军,美军随即在道上竖起了航标灯,而营主力也占领了迪纳加特岛,自此美军控制了通往莱特岛的大门,第三十八特混舰队也在17日~19日放飞了近600架次舰载机扫荡了菲律宾群岛的各个日军机场,日军的反击直到20日才姗姗来迟,出动的飞机仅仅2批共3架,此等力量对于美军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对于美军在17日凌晨的小规模登陆,日军却反应很大,17日早上8点35分,也就是第六游骑兵营D连开始登陆苏禄安岛不久,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丰田副武海军大将就立即向东京大本营汇报,并且向联合舰队下达了“捷”一号作战预令,栗田健男海军中将的第一游击舰队(以下简称栗田舰队)按照命令于10月18日1时从新加坡林加锚地起航前往文莱待命
10月20日清晨,于凌晨进入莱特湾的美军开始正式对莱特岛发起进攻,6点,第七十八特混舰队的北部火力支援大队的3艘战列舰开始对莱特岛登陆场滩头展开了炮击,7点,第七十九特混舰队的南部火力支援大队的3艘战列舰也开始炮击,第三十八特混舰队第一大队和第七十七特混舰队第四大队的航空母舰也在6点~7点15分起飞了150余架次的舰载机对日军目标发动了空袭,8点左右,美军战列舰炮击停止,9点45分美军第1骑兵师,第24、96、7步兵师的51500名官兵开始登陆作战,,登陆作战十分顺利,在当天傍晚,美军已经控制了长2000米,宽5500米的登陆场,二十四步兵师第二十一团也在当天控制了莱特岛南部和对面的帕纳翁岛,并出动鱼雷艇监视苏里高海峡,牢牢的控制了莱特湾的南大门
下午14点30分,正在滩头美军正在和日军激战的时候,一个大人物乘坐登陆艇来到了“红滩”,这个人就是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美国陆军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登陆艇在距离岸边50米处放下了挡板,麦克阿瑟涉水走上了海滩,随军记者拍下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两年前从菲律宾狼狈逃走的麦克阿瑟兑现了他的诺言,重新战在了菲律宾的土地上。麦克阿瑟随即在战场发布了关于重返菲律宾的讲话,而此时不远处美军部队还在和日军激战,头顶时不时有战机飞过,海上的舰炮和岸上交战传来的枪炮声清晰可闻,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也实时发布了美军重返菲律宾的爆炸性新闻
陆军在岸上打的如此热闹,而海军的精彩表演,即将开始

四路出击
17日美军对莱特湾进行了小规模的攻击行动,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丰田副武海军大将向联合舰队下达了“捷”一号作战预令,参谋长草鹿龙之介向小泽治三郎发出了《联合舰队机密第170908番电》:“今晨8时,美军开始登陆苏禄安岛,下一步很可能在菲律宾中南部诸岛大规模登陆,此等情况下,为策应第一游击舰队之突入,机动部队须牵制敌航母于北方海域,鉴于上述判断,望贵部为全力出击做好充分准备”。电报同时抄送了栗田健男,志摩清英和第二航空舰队司令长官福留繁,这封电报也正式明确了小泽舰队在之后作战中的诱饵角色,小泽治三郎在接到电报后,立刻下令舰队做好战斗准备,全体向八岛泊地集结,第一航空战队和第四航空战队所有舰载机由第三航空战队收容,有意思的是,日军此次舰载机上舰的方式不是由飞行员驾驶战机直接降落,而是由起重机吊运至甲板上的,因为这批飞行员训练不足,如果由飞行员直接驾机降落的话可能会造成机毁人亡的事故,开战时不可一世的日本海军舰载航空兵竟然堕落到了如此之程度,实在是可悲。18日11时10分,丰田副武发布了作战预令《联合舰队机密第181110番电》:
一、虽未能全面把握敌之作战意图,然鉴于敌实施登陆苏禄安岛、空袭苏里高海峡及马尼拉、宿务等状况,判断敌极有可能在莱特岛塔克洛班方向登陆
二、栗田第一游击部队自圣贝纳迪诺海峡出击,全歼敌军攻略部队
三、小泽机动部队策应第一游击部队之突入,牵制敌航母舰队于北方,并相机歼灭溃败之敌
四、志摩第二游击部队暂时编入西南方面舰队,作为海上机动反击战骨干,坚决进行反登陆作战
五、基地航空部队向菲律宾地区集结,彻底消灭敌航空母舰
六、先遣部队(潜艇部队)全力攻击敌受伤舰艇,并歼灭敌登陆部队
七、第一游击部队突入莱特湾的时间暂定为24日,机动部队前出至吕宋岛以东海面时间为22日至23日
这是一个孤注一掷的作战计划,联合舰队几乎所有能动员的舰艇都将参与此次作战,陆军参谋本部在了解到联合舰队将全军出击时也表达了反对,但丰田副武解释说如果菲律宾被美军占领,本土至南洋的交通线将会被完全切断,日本的战败将不可挽回,与其坐视战败,不如放手一搏
18日午后,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和海军军令部总长及川古志郎进宫觐见裕仁,奏请发动“捷”一号作战,裕仁允诺,17点32分,联合舰队司令部正式下达《电令作第360号》:发起“捷”一号作战,此时第一机动舰队(以下简称小泽舰队)已经到达了八岛泊地,次日在吴军港完成了集结,20日,小泽舰队拔锚出击,其舰队中唯一的重型航空母舰“瑞鹤”号在1941年11月26日从单冠湾出击的时候是何等之威武,而此时却沦为吸引美军的诱饵。舰队于18点左右驶出丰后水道,以140度方向,20节航速驶向了命运之地,也是这天早晨,栗田舰队到达了文莱湾,于中午完成了停泊,因为战场太过于遥远,从文莱出击取道圣贝纳迪诺海峡足足要航行2600公里,因此舰队必须在此进行油料补给,此时油轮还未到达,栗田健男命令重巡洋舰向驱逐舰输送燃油,战列舰向重巡洋舰输送燃油,21日早上7点,补给舰队到达文莱,“八纮丸”号,“雄凤丸”号带来了约16000吨燃油,日军舰队随即开始进行补给,截止10月22日早,栗田舰队共补充了约15800吨燃油,完成补给的舰队于早上8点左右遍驶出了文莱湾开始奔赴战场,西村祥治海军中将的第三夜战部队(以下简称西村舰队)留了下来,根据宇恒缠20号“两路出击,分进合击”的指示,西村舰队将在7小时后出发,从南面经棉兰老海,穿过苏里高海峡与北面经锡布延海穿过圣贝纳迪诺海峡再沿萨马岛南下的栗田舰队会和歼灭莱特湾登陆场的美军运输船队
在栗田舰队出发后7小时,也就是22日15点,西村舰队驶出了文莱湾,到23日上午10点,西村舰队已经进入了苏禄海,随后转向东北向苏里高海峡前进。而志摩清英海军中将的第二游击舰队(以下简称志摩舰队)早在21日16点就从台湾马公港起航,23日在科伦湾完成补给后,24日凌晨两点便沿着西村舰队的出击路线奔赴战场
日军的四支舰队已经到齐,而在前面等着他们的,是同样严阵以待的美国海军第三舰队和第七舰队
有些人,注定不会再回来了


巴拉望水道战斗
23日0点16分,在太平洋上游弋了近两个月的“海鲫”号潜艇的雷达发现了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海鲫”号立即通知了同样在附近“鲦鱼”号,两艘潜艇当即决定对日军舰队进行偷袭,“海鲫”号也在早上6点向金凯德、哈尔西与尼米兹发送了接敌电报
这两艘潜艇发现的,正是日军此次作战的绝对主力即栗田舰队,此时栗田舰队正航行在凶险的巴拉望水道,而在不就前栗田还收到了东京方面有关美军潜艇在该地有活动的电报,栗田舰队上无飞机护航,下无潜艇探路,怎能不胆战心惊
2点50分,“爱宕”号重巡洋舰捕捉到了美军潜艇发送电报的电波,那正是“海鲫”号向美军指挥部直播栗田舰队状态的电报,为保证舰队安全,栗田舰队于早上5点15分开始了反潜作战准备
日军在穿过巴拉望水道的阵型存在明显缺陷,有5艘驱逐舰航行在舰队中央的位置,而领头的战舰却是2艘重巡洋舰,而且栗田舰队的15艘驱逐舰完全不能保证这样规模的一支舰队的安全,而日军也确实派不出更多的驱逐舰了,日本海军开战之初骄傲的水雷战队此时能战斗的只剩下35艘驱逐舰,其中30艘参加了莱特湾海战,而对比日军参战的主力舰,他们需要的驱逐舰至少是50艘,而日军也即将因此遭受严重的损失

5点17分,“海鲫”号潜艇从日军西路纵队的前方潜入海中,艇长麦克林托克海军少校判断出领头的是四艘巡洋舰,舰队航速大约为20节左右,此时双方的距离还在不断的拉进,在只剩900米时,日军舰队开始转向以进行“Z”字反潜机动,正好为“海鲫”号提供了绝佳的攻击角度。5点32分,麦克林托克下令向日军领头的巡洋舰开火,潜艇按照艇长的命令直接打完了艇艏中的6枚鱼雷,完成发射后“海鲫”号直接转向,将艇艉的4枚鱼雷也送给了日本人。随后火速下潜跑路,而“海鲫”瞄准的巡洋舰正是栗田健男海军中将的第一游击舰队旗舰“爱宕”号重巡洋舰。“爱宕”号在5点33分完成转向后第一枚鱼雷就命中了舰艏,第二,第三,第四枚鱼雷也相继命中,短短数秒时间内被命中4枚鱼雷,哪怕战列舰不死也得去半条命,更别说一艘重巡洋舰了。4枚鱼雷对“爱宕”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她在短时间内右倾超过8度,动力舱被海水淹没,即使损管部门第一时间进行了抢救,但右倾还在不断增加,“爱宕”号注定已经无可挽救,企图靠近营救司令部人员和幸存水兵的“岸波”号,“朝霜”号驱逐舰因为“爱宕”号倾斜过大无法靠近,栗田健男和一众司令部人员纷纷跃入水中,虽说队友海军还说游泳是必修课,但是对于这群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来说并不是什么享受的事,更别说栗田健男的登革热还未痊愈,这次难得的游泳体验估计也不会让他的身体状况变得更好,而“爱宕”号的右倾此时已经超过了50度,舰长荒木传海军大佐下令旗舰,5点53分,“爱宕”号沉没,有359名官兵随舰沉没,“岸波”号,“朝霜”号救起了710名官兵
5点33分,“高雄”号重巡洋舰舰长小野田舍次郎海军大佐注意到旗舰遭到鱼雷攻击后,立刻下令转向以躲避可能存在的鱼雷攻击,然而5点34分“高雄”号还是被一枚鱼雷命中了靠近舰桥的右舷部位,这正是“海鲫”号艇艉发射的鱼雷。在被第一枚鱼雷命中后,第二枚鱼雷也立刻在右舷后部炸响,“高雄”号主机停车,船舵和两根推进轴严重损坏,三个锅炉舱被海水淹没,战舰本身也右倾超过10度,鱼雷命中直接炸死了33人,炸伤31人,但比起被四枚鱼雷命中的“爱宕”号,“高雄”的情况还是要好不少,至少她还没有起火。第一夜战部队司令长官宇恒缠海军中将在看到旗舰“爱宕”中雷,栗田也失去联系,于是果断的接下了指挥权,下令全体舰船右舵70度躲避攻击,沿当前航向航行了6分钟后于5点40分恢复原航向,5点42分再次下令全体右舵70度,5点48分恢复35度航向,并于3分钟后恢复“Z”字反潜机动,但宇恒不知道,在舰队的另一侧还有第二艘潜艇,也就是“鲦鱼”号潜艇
“鲦鱼”号在5点17分和“海鲫”号一起潜入了水中,并通过潜望镜观看了“海鲫”对栗田舰队进攻的全过程,而挑肥拣瘦的艇长克拉盖特少校并没有立刻发动进攻,而是放过了从前方驶过的两艘战舰,直接盯死了第三艘战舰,他断定前两艘重巡洋舰驶过后第三艘战舰一定是一艘“金刚”级战列舰,他耐心的等着两艘重巡洋舰走远等着战列舰的靠近,事实上在他面前走远的两艘重巡洋舰是第五战队的“妙高”号和“羽黑”号重巡洋舰,而第三艘也不是什么战列舰,而是“高雄”、“爱宕”的妹妹:“摩耶”号重巡洋舰,5点54分,克拉盖特命令向前方1650米的“战列舰”发射了6枚鱼雷,而“摩耶”号的瞭望哨也在左80度,800米的距离上发现了不断逼近的鱼雷,舰长大江览治海军大佐紧急命令左满舵规避鱼雷,但航海长井上团平认为舰长错误指挥,随即便自作主张的将命令更改为右满舵并全速前进,而不出意料的,未服从舰长命令的“摩耶”号在一分钟内吃了“鲦鱼”的4枚鱼雷,4枚鱼雷均匀的打在了“摩耶”的左舷,受到重创的巡洋舰发生了大爆炸,短短8分钟后就于6点05分沉入了海底,包括舰长大江览治在内的336名官兵随舰沉没,“秋霜”号,“岛风”号在海水中捞起了769名官兵,在丧命的336名官兵中,有个人叫东乡良一,他是日本海军的军神东乡平八郎的孙子。
“爱宕”号沉没以后,栗田健男于6点在“岸波”号驱逐舰上升起了将旗。毫无疑问,2艘巡洋舰沉没,1艘遭重创的第四战队已经基本失去了战斗力,于是“高雄”级重巡洋舰唯一幸存的1艘“鸟海”号被编入了桥本信太郎海军少将的第五战队,而受创的“高雄”号则在“朝霜”号和“长波”号驱逐舰的护卫下返回文莱湾。惊魂未定的栗田舰队在10点即将驶出巴拉望水道时又数次声称发现了潜望镜,实际上这些报告均是子虚乌有。旗舰已经沉没,堂堂舰队中将司令长官的旗舰也不能一直是一艘驱逐舰,于是在15点23分,栗田健男及舰队司令部开始有序转移至“大和”号战列舰,司令部转移的工作于15点45分完成,此时站在“大和”号舰桥里的栗田健男知道,舰队的行踪已经完全被美军知晓,继续向前必定会遭到更加凌厉的攻势,此刻他只能希望北面的小泽舰队能成功“勾引”哈尔西第三舰队的航空打击力量,而更加严重的是,“爱宕”号的沉没导致舰队司令部的通信人员大多随救援驱逐舰返回了,虽然“大和”号的通信设施完备,但“大和”号上的通信人员水平肯定是不如舰队司令部通信人员,而且他们还要分一半担任舰队通信,这也为后续战斗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而日军当天的损失远不止如此,在“爱宕”号被命中的一个多小时前,西南方面舰队的“青叶”号重巡洋舰在马尼拉外海被美军“鲷鱼”号潜艇命中一枚鱼雷,虽然她并没有因此沉没,但日本也无力对“青叶”号进行大修了,她在被简单维修后被作为防空巡洋舰使用,于1945年7月28日在吴港遭美军沉没,而在巴拉望水道被伏击的“高雄”号也好不到哪里去,在新加坡维修后又于1945年7月31日被英军潜艇袭击,直到战争结束也未修复,于战后被英军凿沉在了马六甲海峡
日军一天之内4艘重巡洋舰2沉2伤,而在此之前的战争中一共才损失了4艘重巡洋舰,这次战斗也为日军后续的战斗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是,栗田舰队核心的打击力量——5艘战列舰依旧完好无损,战斗依旧要进行,舰队也在继续前进,明天舰队将进入锡布延海,进入美军舰载机的攻击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