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能力分级,有时间思考威胁机会人生目标~
什么情况下一些行动是无效行动
时间维度拉长无效,对目标无效的
做风投,参加几次公司的周例会,一塌糊涂的就不要投了——后面开会课我也不记得了。。。
比如招聘面试的复试,有能力结构认知就很快pass掉,或拒绝二面,或看明白业务流拒绝招聘,包括客户筛选,抓住核心原则,快速交流判断,不到放账期的时候不用评估客户不用跑去拜访

挑战:无法评估是否是有效动作
评估有效动作,这个是要靠持续不断的笨功夫去跑的,再多的时间管理技巧也不定有用,方法对于个人来说不能直接迁移,对于公司来说更是如此,跨时间可能无效,跨公司可能无效,永远要迭代出真正的有效动作

目标未清晰定义时,无法评估是否有效动作,也无法评估目标是否达成
起明极少力荐的思考模型之一:SMART,简单有效
一般都只讲原理,不讲模型,打法可以创造嘛,行为改变基本原理,管理基本原理,经营大局观原理
目标具体:要升任副总,资源现状,总监,所以从资源到目标中间有手段路径的
可衡量的,这里用具体的薪资来说可衡量?数字的确就是度量,但这个待定下
可达成的,自己的能力结构目标岗位要求差距,公司副总平均升职年限、薪资,副总的业绩要求和自己目前业绩贡献度差距?
相关的,人脉资源
时间限制,多长时间达成
忽然没啥感觉,再等等

有效动作的时间扩展——有效路径
赢了战术,输了战略的意思,很多人在很多重大决策上都太过草率,每天精打细算时间,但是一个错误决策可能就能坑自己三五年
常识作为决策神器,生活中不会犯的错,工作中时常陷入而不自知
比如问一件事情做不做,没有目标是不能确定的,正如问去不去哪个地方,要看想要干什么

我觉得常识可以帮助理解很多东西,比如说爱自己,怎么叫爱自己,一般来说,如果有小孩,假设你现在遇到的事情是小孩在遭遇,你怎么对待小孩,你就怎么对待自己,个人觉得这可以作为爱自己的一个评判
用常识打比方可以帮助理解很多事情,比如用销售来理解找男朋友^_^

如果目标不能拿来做决策,那看目标是不是不够长远,自己想要的是不是够清晰
劣币驱除良币,其实是时间维度没有拉的足够长,遵循慢就是快,马拉松里面一般开始跑最快的,都不是最后的冠军
拉长时间周期后,不合格的岗位担任者会浪费你无限的时间,还是干掉吧

做减法的重要性,其实跟自己坚定调整睡眠一样,是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的差异
有没有时间也跟逆水行舟一个道理,越忙越忙,越闲越闲。。。。好像很有道理。。。
无效目标、无效路径、无效动作,大量的事做的普普通通,总是没时间
有效目标、有效路径、有效动作,少量的事匠心打磨,就有时间
结果只有这两种,要么越来越好,要么越来越糟,没有平衡态?没有稳定持续态?

每个段位,都面临三道挑战?其实是时间管理分层级,这里分了三个层级。。。用的还是lg的分级——每个级之间了指数差异——10%的人能突破一级,1%的人能突破二级,0.1%的人能突破三级。。。
用是否需要用常规的时间管理技巧,是否能达成目标,时间富裕度
没能突破一级的,知道常规的时间管理技巧,比如番茄钟,比如重要紧急二维四象限,比如GTD,但是,不能用来达成自己的目标
一级的,是能用技巧来达成自己的目标了,时间效率感觉很高,常规意义上的时间管理达人,跨上这级,二段优秀
二级的,是学会做减法,这需要笨功夫的,不需要用什么技巧,就能达成自己的目标,而且还有空余时间,跨国这级,有机会更短时间突破到下一级
三级的,六段以下还是做减法,往上是要学会做战略,配置时间,来思考威胁:有什么事情没达成会让我无法持续上升,跨过这级,八段潜质
不要纠结时间管理技巧,先锻炼做减法

有时间之后该做什么
让人生有机会的是红利认知——知道多少别人不知道的
我们的时间就是一生的时间,时间管理就是如何过这一生
持续的花时间思考,自己要什么,如何过一生
价值观不同,人生观我之前都思考啦
想要什么,想要A,是为了B,是为了C。。。。比如想要财务自由,问然后呢,想要环游世界,那环游世界需要那么多钱吗?也不需要啊,到底想要什么?
全能自恋的人是无法开口的,因为太过幻想不接地气,当初那些什么一生的50个梦想之类的,也大多都是释放幻想。。。。B站有个UP瑾说,什么向宇宙下订单,都只是一个个匮乏的宣告,这种能跟宇宙有什么能量共鸣?

我们想要的,不是财富、名望、成就,如果自己以为想要的是具体能达成的目标,一定就不是“自己要什么”,人生的时间管理就是如何过这一生,这是一种生活状态
嗯,是的,我曾经以为拿特等奖学金、获得稳定体面工作等等。。。这些真的是达成的目标当初人生目标,只会带来空虚,焦虑下一步。。。
想清楚想要的生活状态,有点像现在,有工作时间,有休息时间,有学习的时间,跟爱的人,舒适健康,其实生活没有那么没得选^_^只要不陷入自恋高位争夺。。。

为什么有时候想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太年轻的时候没有经历,对自己不够了解,对生活不够了解,缺乏认知就无法正确决策
该怎么经历呢,就用段位表,一项项去突破,不断的突破,看世界就会越发清晰

有时间来思考自己面临的致命威胁——是否致命不确定,但是我的确一直没什么安全感
读书的时候觉得没能力谋生,工作几年觉得可替代性太强,做C端销售知道这状态无法持续,尝试换专业线发现自己没有热情。。。。现在也是不断在思考怎么能够更好的留下来

扫描机会,真正的机会是核武器,结果放大10~100倍,比如腾讯就抓住了移动社交机会
这真的是太需要能力了。。。不是不想抓,没有认知结构,信息太多,都无法指导决策,怎么抓机会?什么是机会?还是先学习吧
3-5年扫描发现机会能抓住

机会没到的时候,寻找突破口
等待是生命中最精华的部分,学会享受过程,避免纯结果导向的痛感

案例高管升级时间配置标准,二维四象限的判定
重要紧急:业务突破点为先,个人提升深度学习为重,运动饮食身体健康第一
不重要不紧急:无效动作都不做,废话都不说,觉察情绪的产生点都砍了
重要不紧急:扫描机会——这样要换掉,换成休闲?
紧急不重要:核心目标以外的事情,让别人做
最后要吐槽这个高管,呵呵,老婆就是要做饭的,自己就吃饭夸赞再拉手散步就好老公了。。。自己健身,学习,思考提升,然后家务老婆的,带孩子老婆的。。。槽多无口

当然,人们是这么互相看对方的,很忙的看很闲的,看他每天这么闲,都不知道在忙什么
很闲的看很忙的,看他每天这么忙,大家同级,又不好说他。。。

总结:目标(我想要什么),策略(我该做什么),计划(我该怎么做),执行(做)
把手段合并到目标里,砍掉无效目标,拒绝多余目标;砍掉无效路径;砍掉无效动作
做更有价值的事,让投入更有产出,这时候常规的时间管理方法可以用,比如番茄拒绝阶段插入,比如最好时间精力分配给最重要的事情,比如睡前不要思考有助于睡眠——艾玛,所以以后还是要坚持晚上看一小时小说,深度放松下大脑,切换下状态^_^
个人的时间管理就是,如何像经营企业那样,经营自己

这节课中间感觉有很多要思考的点,但是又觉得好像没什么
所以翻一下过去自己的总结

19年做的这个总结,现在看来,虽然没有逻辑化,但是真的水平是有的!

厄,从头看的话,发现自己没有做课前思考,但是,时间管理就是砍砍砍深入我心了都
不过开始的问题,什么样的人算是时间管理高手?很好的利用时间达成目标,并且还游刃有余能不断升级的人
后面的分级是标准答案吧<(* ̄▽ ̄*)/,达成目标,姿势要帅,还有时间,再往上要战略配置时间,思考威胁和抓机会——忽然想到,既然这是八段的要求,对六段以下都不合适啊,难怪我说看不懂机会呢。。。叶教也坑了

这一篇先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