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还发不了财,多半是这个原因,别不信!
前天有个大哥,在后台咨询:飞哥,我已经35岁啦,工作十几年,换了快十家公司了,每家公司都干不长,眼看着同龄人都当上了管理者,而自己却连个稳定的工作都找不到,该怎么办?

经过沟通,发现他有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脑子不清楚!
这可不是骂人的话,而是对他做的一个非常客观的判断。每次他去面试,都能赢得面试官不错的评价,但就是不能工作,上手工作三个月很多问题都暴露出来了。
比如说,交给他一项工作,甚至连前因后果都没有梳理清楚,上手就开干,做到一半了之后发现原先理解的不对,结果又返工重新做!
我之所以会这样说,因为我刚毕业那会儿也有这个毛病,上手工作总是毛毛躁躁开始,草草结束。被当时的部门经理批评了很多次,虽然当时很气愤,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挺感激他的。
这个毛病跟我们平时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有很大关系,一个人如果生活中都是得过且过,碰到问题不去解决总是选择逃避,在工作中也多数都是这种马大哈的风格。
工作跟生活不一样,生活中,我们饭菜做得不好吃,但也能够将就,工作呢?今天你将就了它,明天或许就会被老板炒鱿鱼。所以我想说,是毛病就应该努力去改正,既能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又能提高我们的办事效率。

这里有几个微习惯可以分享给大家,日常稍微注意点,就能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工作风格。
1、不怕出错,不懂就问
人就是这样,当你越是害怕犯错的时候,就越容易出错。这并不是什么所谓的玄学,我就听过不少人给自己的过失找理由,怕啥来啥,明明已经很小心了,却还是会犯错!
说白了,不是我们太小心,而是我们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在开始动工之前,总是表现出一副胸有成竹的姿态,即便是自己不懂,也不愿意向别人请教,结果就是稀里糊涂瞎胡搞。
不懂就问这没啥丢人的,记住一句话:职场中,我们要用结果去说话,没有好结果,过程再辛苦,也只是傻乎乎地感动自己,对老板来说一文不值!
2、磨刀不误砍柴工
分不清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人,即便是放在核心岗位上,也很难做出成绩的。因为人的精力有限,我们想要在工作中有亮点,就必须把自己的精力放到最关键的事情上去。
但就是有太多的职场人,喜欢做些边角料的事情,每天看上去忙忙碌碌,但回头再想想好像又什么都没干。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经历,那就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工作中的重点是什么?

与其每天劳累到感动自己,不如停下来好好捋一捋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卯足了劲儿在关键问题上下功夫,比盲目下笨功夫高效得多。
3、利用潜意识督促自己
有人说,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但我想告诉你,如果你真的想改变自己,根本不用21天,你只需要在做事之前,停顿了几秒钟,给自己一个潜意识:梳理下这个工作的核心是啥,有那里不明白的及时发问,想要做成这件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等等。
当有了这个潜意识之后,很多事情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清空自己的大脑,看透事情的本质,方可事半功倍!
最后,分享大家一句《教父》中那段最经典的话共勉: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