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集体行动理论行!100个经典理论(2/100)人文社科硕博必备!写论文发c刊!如

2023-02-16 21:35 作者:宬野君  | 我要投稿

集体行动理论如何让集体中的个人做事

《集体行动的逻辑》《乌合之众》

集体行动:群体成员(个人)为改善群体(集体)现状而发动的行动,这是一种共同情绪或目标下的个体行为【集体中的个体行动】。


即使个人在实现集体目标后都能获利,但个人也不会自愿去行动,去实现集体利益,除非集体人数少,或者,强制手段要求个人按照共同利益行事。


影响集体行动的因素

1、群体认同感:对群体价值观的自我认同。在多个群体冲突中起核心作用。

2、群体情绪:在群际比较产生相对剥夺感后,(多)产生负面情绪。

当群体认同感较高时,群体成员相互应征负面情绪,负面情绪——>消极集体行动

3、群体效能:相信这次集体行动能够解决问题的信念感。【a是否相信群体中每个人都能行动;b是否相信集体行动能获得预期;c是否相信能够动用的资源“资源动员理论”】


  • 心理取向:

勒庞《乌合之众》

布鲁默“符号互动理论”

特纳“突生规范理论”:集体行动的产生需要某种共同的心理(共同的意识形态和思想)

格尔“相对剥夺感”:当社会变迁【a社会转型】导致社会的实现价值能力<个人的价值期望【b个人期望过高】,产生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越高,越容易造反(怀才不遇)

  • 理性取向:

麦克亚当:集体行动的出现不再意味着社会秩序的瓦解和社会控制的丧失,而是代表一种既有群体社会关系的展现。

  • 结构取向(宏观):

政治机会:以国家为中心,将机会视为一种客观条件,将集体行动视为一种与执政精英的策略性互动并将之操作化为:一是政治通道的存

在;二是不稳的政治联盟:三是有影响历的盟友:四是精英的分裂

  • 文化取向:

文化建构理论——双重策略:一方面在民间社会内部集体认同的建构过程:另一方面以集体力量向国家部门施压——目标是改造文化,非争夺资源、权力。



————————————————————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国家的兴衰》】的集体行动理论

  • 自我利益:有个人利益,不代表,个人会推动集团来实现个人利益【认识≠行动】
  • 理性的:理性≠自利,存在利他行为【付出有回报】。
  • 公共物品:物质产品+公共利益/目标的实现+负面新闻【物品是中性效用】【目标】
  • 集团:存在共同利益的集体【主体】
  • 搭便车free-rider:是否相信群体中每个人都能行动【执行困境】

主体——“搭便车”困境——目标

改进策略:认同感、情绪、效能感+个人利益【可采用“行动者网络”分析(主体-opp-目标)】


集体行动理论行!100个经典理论(2/100)人文社科硕博必备!写论文发c刊!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