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最接地气的大学新生入学指南|特色班|军训|电脑选购

2023-07-22 15:04 作者:学软件真的超简单  | 我要投稿

        大家好呀~学软件真的超简单!又到了新的一年发录取通知书的日子,作为一名知识区教程区收藏夹吃灰区UP,以及一名在大学摸爬滚打了两年的小学长,也有很多经验想和各位准大一的学弟学妹们分享。

        比起一些官方账号,因为没有包袱,以下肯定是更加直截了当实在的话。而作为一位日常不按套路出牌的UP,分享的肯定也不是被别的博主老生常谈的经验套话,相信一定会对大家很有帮助!


 

一、慎入特色班!特别重要!!!

        总有很多学弟学妹一拿到录取通知书关心的第一件事情是如何保研,如何高效利用高三结束的假期提前学习大一的内容……其实这都比不上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更加重要。

        很多院校在入学后都会进行分班,取所谓“卓越班”、“英才班”、“某某人班”等各式各样花里胡哨看似高端的名字,并且给予各种所谓“优质师资”、“高保研率”等诱人的条件。希望大家不要一时冲动无脑往里面冲,而是事先联系尽可能联系上最好是本专业的学长学姐反复确认问清楚这个班的实际情况,而且要多问几个学长学姐,不能专门盯着成绩最好的“卷王”问。

        我们来举个栗子(仅为举例,数据均为假设,并不指代某个具体案例)。假设某专业普通班保研率为20%,而其特色班保研率为40%,我们来对比一下两种政策下的保研难易程度。评估保研难易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大佬少平均成绩低从而竞争压力小,二是基数足够大来确保保研人数多。

        先来看第一条:想去特色班的一般从思想上肯定会比不想去的“卷”一些,此外,学院肯定在选拔过程中进行了面试甚至笔试的考核,初始状态下班级的平均成绩水平肯定是要高于普通班的,但这只是开始。再看第二条:首先大家都知道转专业是需要看绩点的,因此较高的平均绩点往往意味着较高的转专业率,一些转出率较高的专业的特色班往往是重灾区,转出去小半个班都不夸张。此外,特色班往往还会对绩点有要求,比如绩点低于某个标准,或者一学期、一学年挂科数量过多都会进行“劝退”。综上所述,小半个班的人转专业走了,成绩不那么好的也被劝退了,只剩下热爱本专业的一群成绩好的“卷王”和你卷保研。基数少,基数水平高,你真的觉得高出的那么一点点保研率能让你更轻易地获胜吗?往往会出现普通班20%的保研成绩远低于特色班40%的保研成绩的现象。

        所以,在盲目选择之前,希望你能先问清楚这几件事:1、保研是单独计算还是和大类一起排的?2、保研率高了多少?如果特色班的保研率是100%那当然可以考虑;3、对转专业有没有限制?进了特色班还能转专业吗?劝退制度会不会加剧竞争激烈程度?进去了如果后悔可以主动退出吗?大类招生之后具体专业细分方向会因为特色班被固定吗?

        我知道这对于刚进学校十分懵懂的新生来说有些困难,但还是希望大家能尽力问清楚再去申请,因为学院官方往往并不会直接告诉你加入特色班的消极后果,然而很可能当你后来后悔时发现已经无法主动退出了。在特色班中为了达到相同的成果,你反而需要付出比普通班学生多得多的努力。

 


二、军训不用卷!

        我记得我刚进大学时特别迷茫,不知道军训重不重要,也白花了很多精力。不用卷主要因为两点:一是这种课大家最后的打分其实都八九不离十,二是很多学校(比如UP所在学校)就压根不会把军训成绩计入最终绩点。所以怎么轻松怎么来,永远不要PUA自己,不要去走队列,哪里不辛苦就往哪里去。

 

 

        作为软件区UP,我也得和大家谈谈新生这个暑假最纠结的问题:电脑的选购

        关于电脑其实很多博主都做过大量视频,但我还是想用最简洁的方式和大家梳理一下几个最最重要的重点。并且将大家当做普通的消费者而非数码爱好者进行介绍。

        首先最最关键的一点!!!买电脑不要在线下买!不要去电脑城!这个在数码爱好者心中已成常理的共识其实还有很多人不懂,尤其是我们的父母辈。几乎在上一辈人心目中,线下就是购买大件物品的可靠选择。至于怎么说服他们,只要B站上随便搜索“电脑城”三个字,就能看到各位数码博主亲身为大家做的暗访实拍。

 

几乎每位数码区UP主都做过电脑城的探访

 

关于电脑买什么

        虽然这也是大部分数码爱好者两大阵营互相争吵扯皮的话题,但还是值得一说。核心思想就是:大家都是普通学生而非数码爱好者,明明跟着大部队走就可以很稳妥办好的事情,为什么偏偏要走小众路线多花精力冒各种风险呢?

根据核心思想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有钱的可以配台式机,但应该建立在有笔记本的基础上,也不要想用平板、手机代替电脑,除非真的经济有困难。很多寝室都会断网断电限制功率,台式机真的很不适合大学生。

2、 关于Mac:首先只要你没有非常非常喜欢Mac,就无脑选PC(也就是搭载Windows系统的电脑)。Mac就像一个偏科生,它的续航特别强、很轻薄、做过优化的软件跑起来特别丝滑,可以打100分,但剩下的干不了的事情是完全干不了,包括但不限于大部分游戏、大部分工科专业软件,购买Mac是要冒很大风险的(我频道的工科软件几乎全部不支持Mac,是完全不能安装的不支持)。反观PC就像一个均衡发展的学生,可能优点不如Mac突出。却样样能打,各个方向都能打70分。

几乎一旦涉及到Mac和PC谁更好的话题就能引起两群人的争吵

        还是开始的那句话,明明有这条稳妥的路线,为何为了那一点点的优势去冒很大的风险呢?而且大部分购买Mac的其实都是电脑小白而非对Mac特点和自身需求有清晰了解的人,ta们大多跟风购买,根本不会去搞虚拟机、转译、拓展坞这些东西,也不会用Mac做过优化的功能。因此,除了一些人文社科类能确信100%不会用到任何专业软件的学科之外,我认为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PC才是更好更稳妥的选择,尤其是工科、特别是传统工科。很难说用Mac会在什么时候出现问题,但现实就是身边的大学生Mac用户大多都遇到过各个方向的问题,也见识了太多Mac用户不得不再去买一台PC的案例。如果实在喜欢可以等大二大三基本稳定下来了自己买一台最低配的air玩一玩。引用张雪峰老师的一句话:不要在一开始就把自己的路走窄了。

3、 关于PC的选择:还是说了无数遍的话:游戏本和轻薄本是两个极端。轻薄本续航好更轻便但性能差,游戏本续航差更笨重但性能好;如果平时只用电脑打字的文科生就不要本着买手机时“越贵越好”的精神买游戏本,然后骂四年电脑又笨重续航又差去哪里都要背着充电器了。同理:工科生就别买轻薄本了,只要预算不是太吃紧就上游戏本,实在不行就全能本,续航体积都会好很多(如果你对电脑性能的需求只是为了完成学业需求的话,全能本足够了),但无论如何至少得有一张独立显卡。还是那句话:多了独显对电脑续航和重量体验的衰减只是80分变60分的区别,但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到它,要用的时候没有那就是0和1的区别了(可能是被朋友带入坑电脑游戏,可能是建模软件,可能是AI应用……)

为了实现高性能,游戏本的散热和功耗往往更加激进

4、 常见误区:风扇声音大证明电脑在高性能运行!不要因为风扇声音大去责怪电脑,甚至为了让风扇不转,在渲染的时候开安静模式,结果电脑因为散热不足功耗不够死机卡顿,还说电脑质量太差。这无疑是一种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行为。还有一点:游戏本不是玩物丧志沉迷游戏的东西!我相信各位应该有足够的能力向父母说服这一点的对吧?

 

        以上经验要么提到的人很少又非常重要,要么为数码博主老生常谈却很少为圈外人所熟知,因此就来和大家分享啦~也不知道我的粉丝中有多少是准大学生呢?去年认识了一位学弟,他说他在进大学前就提前观看了我的视频,入门了SolidWorks,也让我感动了好久。所以,第一次写专栏,希望这段不长也不短的文字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也祝愿大家都能开始一段色彩纷呈的大学生活!


最接地气的大学新生入学指南|特色班|军训|电脑选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