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考研上岸经验专访 | 北京服装学院总分前十#邢长丽: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 TUWEING · 中国针对性设计考研备考平台 ”
♥
突围到此真的十年了
2011.01-2021.08
十年如一日,每一年坚持找寻一个新方向
···
2014年,突围“针对性”教学模式的全覆盖
2015年,突围“品牌化、系统化”专业运营
2016年,《高分攻略》系列丛书全国出版
2017年,独家原创“师训体系”建立与传承
2018年,全新课程体系的整合与首次升级
2019年,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课程模式
2020年,全面深化教研与教学的内容输出
2021年,扎实推进课程模块化整合与衔接
۰ ۰ ۰
文稿 /突围君@TUWEING
字数 /10236字 /27MIN
2021年,冬天已经过去,我们积蓄了一冬的温暖力量终于得以释放,21届国内各大高校都已经发布了自己录取计划,22届的你们是否已经开始准备跃跃欲试,今年的考生们也终于可以稍微放松下来自己的紧张情绪迎接即将开始的春天。为了让大家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自己未来学习的样子,为了重新坚定自己辛辛苦苦树立下来的新目标,沉淀十年的突围为大家带来了“那些高分的故事”特辑,这次所有的对话可能都与你的未来息息相关,但却具有别具一格的打开方式。
既然选择了努力
怎么能半途而废
|
邢长丽
本科:中国石油大学,本科专业:英语,报考院校&专业:北京服装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初试分数:383,英语:68,政治:67,设计理论:128,设计手绘:120,初试排名:前10,突围暑假班次学员,2021届成功上岸。
TUWEING-ER
突围“针对性”设计考研专访人
2011年成立,2014年全国首创“针对性”设计考研《突围模式》,出版了《视觉传达设计考研高分攻略》、《工业设计考研高分攻略》、《环境艺术设计考研高分攻略室内篇》、《环境艺术设计考研高分攻略景观篇》、《设计考研理论红宝书》等设计考研必备教辅书籍;成功原创出品了“院校微访谈”、“设计考研上岸专访”、“设计理论21天打卡STUDIO”、“3×7天手绘打卡STUDIO”、“设计考研最后四套卷”、“复试与调剂通关宝典”、“造型解构十六周在线手绘基础课”、“逻辑建构在线理论课堂”等一系列设计考研原创产品与课程体系。
👀
“
聊聊你自己,选择这条路。
Tuweing Design:可以聊一聊你的这一年么?
Xing:我叫邢长丽,本科就读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英语专业,我是一个三跨考生,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域,所以我的专业基础其实是几乎为零的。但是我是一个很大胆的人,我会对于自己的选择深信不疑,其实在考研这条路上,除了做选择和努力,一以贯之地相信自己的选择甚至比前两者更为重要,尤其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或者是正在工作想要考研的人来说。
为什么考研?
其实,在一开始我对于考研这个概念还很模糊,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我只是觉得考研差不多相当于又一次高考,然而在迷茫且漫无目的地度过了大学的前两年之后我开始思考我究竟想干什么这件事,而我一直又特别喜欢平时画点东西,对于设计以及手绘有相当大的兴趣,甚至希望这能够成为我以后长久的生活方式,因此我那时候就我自己的情况思考了很多,认为如果想要投入这个我自己喜欢的行业考研是一个效率最高且收益最大的途径,当然这也意味着相当大的考不上的风险。但是我依然决定选择考研,并且我非常感谢当时有勇气的自己。
择校方法经验
因为我是一个跨专业考生,所以我很早就开始了择校以及信息搜集等的工作。我选择了视觉传达这个专业,首先,我更希望能接触更多,学到更多,也可以说是强烈的求知欲和对于这个专业的好奇,并且我觉得这个专业涉及所有视觉元素的设计,涵盖的范围比单纯的插画专业要广很多;其次,对于一个想要跨专业的外行人来说,视觉传达是比其他专业更容易理解并学习的。在择校方面,我一开始选择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可是后来跟我的老师沟通过之后被建议要充分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理性选择学校,因为既然你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就要尽量把一切变量控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不要被梦想冲昏了头脑,当然也不要妄自菲薄。因此在各种考量之下,我选择了北京服装学院。其实我觉得最一开始的择校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后期的考研历程,所以这是非常困难的第一步,考研也从这时候正式拉开帷幕。
对自己目标院校的哪些了解和分析
北京服装学院坐落于北京,这是我非常向往的一个城市,作为想要做设计的人来说,位于哪座城市对于以后的发展非常重要,一线城市的各种机会和平台相比之下更加多,更加广阔,当然这对于其他的专业也是有影响的,但是设计尤其如此。北服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服装设计院校,其实力非常雄厚,视觉传达专业当然也是国内特别好的,所以其实选择这个学校对于我还是非常有压力的,但是就如同我前文所说的,要切实的衡量自己的实力,但是也不要妄自菲薄,要选择高于自己实力院校,有压力才有动力,这非常重要。
目前设计考研现状的看法
我其实没有特别多的去了解设计考研的现状,因为在兴趣和未来面前我没有选择和退路。我本科是英语专业的,但是我对于英语专业的考研前景并不十分看好,当时在考虑跨专业的时候确实有抱着设计考研会有更大的潜力这样的想法,事实确实是这样的,但是也并没有好太多,网络上对于设计行业的褒贬不一,设计考研也更加没有定论。后来我关注的多了,发现其实每一专业都差不多,尤其是对于设计或者是英语这两个专业来说这个特征就更加明显,永远是越努力的人获得的更多,关键在于想不想努力有没有足够的动力。兴趣永远是最大的动力。这是我在大学两年后才意识到的,还好我发现的不晚。但是如今考研大军规模越来越大,设计考研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很多跨专业的都想跨到这个行业,所以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执行力和决心,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但是自己的意志力是永远不能变的。
一些实际行动
在决定好了学校和专业之后我就一门心思练习手绘,因为我准备的很早,在寒假前就开始系统的学习绘画,先是系统了解了绘画,包括光影,色彩,构图,透视等等,然后开始学习人体,从人体的骨骼到每一块肌肉,并对每一个部位进行临摹练习,因为不论画什么,这些基础都是不能忽视的。同时我跟家里人谈论了关于考研的事,因为家人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在意见达成一致之后,我就可以心无旁骛的向前奔跑了。
备考时间规划
我不是一个非常勤快的人,甚至有点拖延症,而且对我来说想要克服多年来形成的习惯真的很困难,所以我选择把考研战线拉的长一点,并且我需要一个长时间去适应另一个专业的思维方式。所以我并没有给自己定非常苛刻的时间表,相比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能够让自己坚持下去才是最重要的,这也可以用来一开始克服拖延症,然后一点一点的去调整自己的节奏和作息。我是属于晚上睡的晚一点,早上起早会头痛的那种,并且我高效率学习时间是在晚上,所以我早上的时间给自己放的宽松一点,一般是八点钟或者九点钟起床,中午小睡二十分钟,晚上学到十二点一点左右。我觉得作息时间需要按照每个人的情况来进行合适的调整,我是属于比较极端的那种,但是每天的学习时间一定要保持在八到十个小时,同时也要保证效率,不要为了凑够十个小时而逼迫自己坐在书桌前,每个人的意志力真的都是有限的,所以尽量不要尝试去挑战自己意志力的底线,学会让自己适时休息,学会持之以恒,这是保证长期战线的一种方法。
前期的资料准备
前期我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专业手绘和设计理论上,手绘方面首先要准备的就是马克笔,勾线笔,纸等各种工具。一开始在选择马克笔的时候不知道要选择什么颜色,所以我就买了颜色看起来比较鲜艳的动漫72色的套装,然后再通过临摹各种插画来筛选并添加自己想要的颜色。勾线笔我一开始买了樱花的,在后期的使用中因为要经常加粗线条所以接触了秀丽笔,类似斑马,雄狮,金万年等等,很多测评都是在b站上看的一些up主的推荐,不得不说b站真是个学习的好地方。北服的理论书主要是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工艺美术史,设计中的设计等等,因为最终的考题是一篇论述的论文,所以官网上列出来的参考书目有十本左右,所以我首先问了学长学姐这三本最重要的,从寒假就开始看,计划是在初试前过完三遍这几本最重要的,剩下的后期再看。
自己的英语
因为我本科是英语专业的,所以在英语的学习上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基本上是保持一周三篇阅读的频率,熟悉考研出题人的思维。
自己的政治
政治的学习是从八月下旬将近九月份开始的,那时候才开始刷徐涛老师的视频课程,其实我觉得徐涛老师的视频课程要早点看,差不多六七月份就应该开始了,因为徐涛老师的视频课程总体上还是熟悉知识框架,真正的学习政治是开始刷题的时候,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理解记忆知识点的时候,所以想要看视频课的不要把刷视频课程拖的太往后,刷题我是把肖大的1000题刷了一遍,第二遍就只看了看错题,但是我还是建议完整的刷两到三遍,后期再通过做模拟题来锻炼选择题的手感。作为一个文科生,其实做题的手感非常重要,这就跟语感差不多,只有多做选择题才能培养。政治大题我是十一月初开始跟着徐涛老师的背诵计划一点点背的,等肖四出来又把肖四背熟的。这个大题的背诵我觉得还是早一点比较好,因为记住跟运用还是两码事,与其在考前一个星期每天疯狂背,不如把时间分散在前五十天,每天背一到两个小时,利用遗忘曲线,上考场的时候会更加得心应手一些。我并不是一个记忆力特别强的人,所以我选择了这种非常稳妥的方法。考完试我对完答案其实政治选择题做的并不好,错了很多,但是出来成绩我还是比较意外的,所以我觉得付出的努力总不会辜负你的。
自己的设计理论
北服今年的考题是探讨对于设计与传统文化的看法与相应的设计师的责任,这个题目我自己做了大量的准备,当然准备的还有设计与可持续性的关系,设计与经济发展等等的主题。在准备的时候我首先把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工艺美术史,设计中的设计中的案例按照主题分类,并且提前拟好小标题和论点,这可以锻炼自己写论文的思维能力,不至于在考场上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好的论点。并且多看一些相关的论文论述,将其中论述的出色的句子背下来,用在论文中。
自己的专业手绘
到了寒假的时候就想要开始练习马克笔手绘,因为没有接触过马克笔,所以一开始画的很糟糕,后来知道了突围的线上班,让我对马克笔手绘有了个大致的了解和方向,并且通过一点一点的阶段打卡手绘练习慢慢摸索手绘的技巧。今年北服视传方向的题目是“数字化冬奥会”,我在考试前一个月就开始打磨自己的模板,并且要做到其中的元素能够灵活替换,以便应对意料不到的题目,但是很遗憾我并在平时并没有接触过关于冬奥会的各种信息,也没有练习过关于冬奥会的素材,所以手绘发挥的并不好。因此平时搜集目标院校的各种动态信息以及对于各种元素的练习和记忆对于手绘的提分是非常重要的。
全年集训复习体验
暑期我参加了突围为期一个月的集训,收获真的非常大。因为我是跨专业,所以一开始我对于插画的各种风格以及要努力的方向很迷茫。在集训的一个月中,通过早起晚归的画画,思考,试错,在后期达到了一个质的飞跃。画画真的是需要一点一点的积累,多画,在画中思考,才会达到一个提升的点。在考研的这段路途中,我进步最大的就是在突围的这一个月,虽然真的很累很累,而且我总是容易睡不够,画的又比较慢,导致身体状况一直跟不上,但是通过与周围小伙伴的交流学习,以及向学长学姐询问经验,避免了我在跨专业的道路上走更多的弯路,并且接触了很多优秀的同学们,最令人开心的是我终于在集训的后期找到了自己的色彩系统和风格,这将是我人生中最珍贵,最充实的一段经历。
初试的回忆
我初试的第一天由于太过于紧张导致彻夜未睡,所以考英语的时候有点力不从心,成绩并不理想,虽然说肾上腺素的疯狂分泌让你毫无睡意,但是大脑的运转速度还是很受影响的,尤其是对于我这种永远睡不够的人来说。所以一定要放平心态,都初试前一天了就不要再给自己制造太多太多的压力了。剩下的三门由于经历了第一晚的紧张后期就不怎么紧张,完成的状态比较好。
初试成绩发布后
出成绩之后我其实觉得非常不理想,因为当时考试的时候觉得发挥的中上水平。后来分数一对比才知道有压分的情况,所以顺利的进入了复试,甚至分数排名估摸着还比较高,因为划线在366,所以我顺利的进入了复试,但是复试线出来之前我还是非常忐忑的,所幸结果很好。
研友这件事
我觉得能找个研友是好的,能够互相激励,但是一定要保证是正向促进,不能互相攀比学习进度,考研的路挺孤独的,能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往前跑真的很好。
复习心态调整
关于心态调整我只有两句话,但是真的非常管用:一、累了就让自己休息,不要有负罪感。二、不要去想考不上怎样,要时刻相信自己能考上,相信自己就是最优秀的。我会经常出去吃个饭犒劳一下自己,频率大概一周一次,或者两周一次,偶尔去个音乐节释放一下压力,我觉得这些都是很好的调整心态的方式。其实做什么事都是需要正向反馈的,每个人的获得正向反馈的方式都不一样,所以一定要好好对自己。
复试结果出来后
复试的时候其实压力跟初试不相上下,因为我清楚跨专业的在复试上没有优势,所以我是初试结束就开始打磨作品集,作品集的打磨历时一个半月,到了复试的前几天精神一度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拉着同学父母疯狂练面试技巧,但是索性复试发挥的比较满意。复试结果出来出来之后我终于绷不住哭了,想想这一年半以来所走过的路,终究是没有辜负自己所努力的一切。
聊一聊这些,更多的期待。
Tuweing Design:当初如果没有走向考研这条路,现在的你应该在做什么?
Xing:主要的原因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考研跨到另一个我所感兴趣的行业中,也就是设计,并且希望这成为我以后的生活方式。如果没有走考研这条路,我现在可能就是某个辅导机构的英语老师。在各种考量之下,我最终选择了去追逐梦想。
Tuweing Design:你确定学校的时候做了哪一些功课?
Xing:北京服装学院坐落于北京,这是我非常向往的一个城市,作为想要做设计的人来说,位于哪座城市对于以后的发展非常重要,一线城市的各种机会和平台相比之下更加多,更加广阔,当然这对于其他的专业也是有影响的,但是设计尤其如此。北服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服装设计院校,其实力非常雄厚,视觉传达专业当然也是国内特别好的,所以其实选择这个学校对于我还是非常有压力的,但是就如同我前文所说的,要切实的衡量自己的实力,但是也不要妄自菲薄,要选择高于自己实力院校,有压力才有动力,这非常重要。
Tuweing Design:备考的这一年里,有什么特殊的日子或者记忆让你很难忘却?
Xing:最让我难忘的应该就是在突围集训的那一个月了。因为我是跨专业,所以一开始我对于插画的各种风格以及要努力的方向很迷茫。在考研的这段路途中,我进步最大的就是在突围的这一个月,虽然真的很累很累,而且我总是容易睡不够,画的又比较慢,导致身体状况一直跟不上,但是通过与周围小伙伴的交流学习,以及向学长学姐询问经验,避免了我在跨专业的道路上走更多的弯路,并且接触了很多优秀的同学们,最令人开心的是我终于在集训的后期找到了自己的色彩系统和风格,这将是我人生中最珍贵,最充实的一段经历。
Tuweing Design:对于你的这个目标,你有没有给自己制定一个复习时间轴,或者说阶段性一定达成的复习目标与状态,能否讲述一下?
Xing:我的复习战线是拉的比较长的,在正式确定专业和院校之前我就在一直打绘画基础,先是系统了解了绘画,包括光影,色彩,构图,透视等等,然后开始学习人体,从人体的骨骼到每一块肌肉,并对每一个部位进行临摹练习,因为不论画什么,这些基础都是不能忽视的。之后就具体开始规划理论的进度,五月份之前把两本理论书,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工艺美术史通读一遍,六七月份把这两本书的重点与案例开始整理记忆,八月份因为要集训所以给理论的时间很少,九月份到十一月份开始着重记忆这些案例并练习写论文的思维。政治上前期是跟着徐涛老师走的,后期开始刷1000题,大概十月份开始刷的,我觉得其实有点晚了,因为到最后我第二遍没有刷完。英语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我的学习方式是每周保持三篇阅读的进度,但总体我在英语上花的时间并不多。
Tuweing Design:请先介绍一下你们今年理论考的具体题型和所用的核心参考书。
Xing:具体题型是一篇三千字左右的论述题,用的核心参考书目是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工艺美术史,设计中的设计。压力最大的应该是世界现代设计史,因为这本书真的很厚,并且对于我这跨专业的来说比较难啃,所以一开始我就去b站找了王受之教授的讲座视频一点点跟着梳理,通读。这样比自己干巴巴的看书来的效率更高也更有趣一点。
Tuweing Design:对于你报考的学校而言,你觉得复习理论需要有哪些侧重点去重点攻克,或者说出题者对于试卷出题未来的趋势是怎样?
Xing:对于北服来说,理论的复习其实不需要一字不落的背重点,但是很重视各种案例的积累,因为论文的丰富性是取决于论据的丰富性的;另一个重点是论文中的分论点,也就是小标题,这个需要自己在看书看文献的时候多多的积累。北服的这种考题很灵活,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设计评述的能力。所以这几个方面都需要特别注重才行。
Tuweing Design:今年你的手绘分数是否出乎了自己的意料?
Xing:出乎了自己的意料,比预估的低了很多。原因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吧。先讲一下主观原因,快题的设计其实除了主视觉插画以外在设计部分还需要有逻辑上的设计思路,这个点在北服的考题里面尤其能体现出来,在平时的训练中我将大部分精力都用在打磨主视觉插画上而忽视了设计思路的梳理,我觉得这是比较致命的一个疏漏。再就是客观原因,北服今年有在刻意压低分数,导致本来完成度比较高的答卷也没有达到想要的分数。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趋势,这会督促着后面的学弟学妹去追逐更高的标准,这对于个人的提升是有非常大的积极作用的。
Tuweing Design:今年的这个题目你平时有没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描述一下自己准备自己手绘快题的过程中的一些思路和感受?
Xing:今年的这个“冬奥会”的主题说实话我并没有料到。虽然我在准备手绘元素的时候有准备过关于运动方面的各种元素,例如各种球类运动,健身等等,但是关于冬奥会我并没有过多的了解,导致在主视觉中并没有扣住题目。“冬奥会”是北服去年参加的一个非常重大的项目,主要是给冬奥会的运动员提供服装设计。所以我的建议就是尽量去多关注目标院校的一些重大的动态,再去思考快题设计甚至理论题目可能会涉及到的方向。我觉得信息的收集依旧是至关重要的。
Tuweing Design:你是如何看到很多考生刚开始决定考研的时候过于看重所谓的风格一说的这件事的?对你来说,你是怎样的风格呢?
Xing:有些院校可能会有风格偏好,有些院校会没有风格偏好。如果有风格偏好的院校一定要提前获取相关的信息。北服是没有风格偏好的,因此在平时练习快题的时候没有过多的将自己框在某一个风格中。在一开始学习表达主视觉海报的时候我尝试了很多种风格,最终选择了一种颜色对比较为强烈的较为复古的风格,期间再柔和一些平面构成。我个人是比较喜欢浓郁的颜色的。但是在快题表现上也不要一味的追求个人的风格喜好,还要兼顾整体的视觉效果,尽可能的明亮,吸引人,配色尽可能的舒服,这些都是需要非常注重的点。
Tuweing Design:请先谈谈今年你的目标院校复试科目是什么?
Xing:复试科目分为三个,先上复试,面试占百分之五十,业务水平审核占百分之四十,英语口语占百分之十。业务水平审核主要是所获得的奖项和作品集。
北服视觉传达的面试流程是先自述十分钟,老师问问题十分钟,英语口语五分钟。开始的时候老师都在视频中围着桌子坐着,问的问题主要是根据我的作品集中的插画以及怎样学习插画,喜欢的插画师,对于学习插画的一些反思等等。我在作品集中主要突出了我的一些插画以及插画的衍生品,并且由于我是跨专业,所以初试结束就在准备插画准备作品集,尤其是在插画的学习方面我也是有过不断的反思,深刻的思考学习一些插画的技巧,所以这些问题回答起来并不困难。
英语的面试一共是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的自我介绍,这个问题我准备的挺好的;第二个问题是问我对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差别的看法,因为我是英语专业的,所以这个问题也没有很出乎意料但是我没有准备这个问题,我就大体说了说两种文化之间思考方式的不同,以及两种文化所渗透的宗教,远古神话的区别。第三个问题是我读过什么样的设计书籍,对于这个问题我回答了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由于也准备了这道题目,所以发挥的挺不错。英语最终得了满分,当然这也是意料之中了。
Tuweing Design:你认为你报考的目标院校导师更看重你的哪一类优势,之所以你成功录取,你自我感觉你最大的优势在哪?
Xing:我觉得对于视觉传达来说,导师可能比较看重插画设计以及各种设计的视觉效果。由于我是大跨专业,所以我需要用作品集来展现自己能吸引老师的专业能力。我之所以录取,最大的优势可能就是我的作品集做的非常用心,并且在作品集中我突出了我插画的优势。说实话在录取名单出来之前我非常焦虑,因为我还是不确定老师会选择我这个大跨专业的考生,甚至填报了调剂。甚至结果出来之后我都非常恍惚,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Tuweing Design:你是如何看待压力的 ?
Xing:我在复试前十天左右陷入了极度焦虑的境地,连续四天没有睡好觉,整个人已经是完全虚脱的状态。但是过了这四天的阶段就好一些了,我开始全身心投入复试问题的准备上,“尽可能的努力,不后悔就行了。”这是后来我一直在暗示自己的一句话,并且通过这样的心理暗示来让自己看开一点,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复试。
Tuweing Design:有没有自己特别想讲述的一段经历,一个故事,一段话,一个人?
Xing:“是你的终究是你的。”考研中最重要的还是心态问题,如果将得失看得太重也很不利于心态的调整。把考研的漫漫长路看作自己一点点进步的过程,即使最终的结果不如人意,但是这一路走来的历程依旧会成为日后人生中闪闪发光的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