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主义主义】结构人本主义(3-4-1-1)——列维-斯特劳斯的“魔法”符号...

2023-02-03 19:48 作者:自言自语的小谱  | 我要投稿

3-4-1-1 结构人本(人类学)主义 Structural Anthropologism列维-斯特劳斯的“魔法”符号学

代表人物:列维斯特劳斯

说他的【结构人类学】是反人本主义、反历史主义,都是不对的。【结构人类学】①是使得人可以以人类视角切入符号学底层看它的发生学机制。通过人类活动、历史、神话、亲缘构成,让人类学研究一探【无意识结构】,反过来把握所有符号性机制。

①【结构人类学】(主要是神话研究,神话素 Mytheme①)就是哲学,因为【意识】的优先性被剥夺。所以可以说只有进入了符号学,才有哲学上合法的【人类学】。而之前康德、谢林的人类学,都是形式主义,先预设了人意识分类表才为其赋予规定性。

①【神话素】就是【能指】,在结构中随意排列,组成了各种神话。神话(语言)千奇百怪,但神话素(语言素)大同小异,通过研究神话素来研究人类【无意识】(公共交往中的、具有社会学、人类学意义的、尚未主体化的原始人无意识)。然后进一步研究【人类意识发生学机制】(人称意向性、性的意向性、战争冲突、社会组织等等)。

Belike 观察一种叫“人类”的动物的早期文本、语言结构,寻找哪些机制、结构让主体发生。

场域论 3

结构③ 调和 有限的能指组成的结构(人类语言)① VS 无限的现实(科学实在论)②

★列维斯特劳斯研究人类语言的方法是【音位学 Phonology】:把一个词区分为【基本发音单元】,再把发音单元放到集中亲族语言中,观察结构。【能指】是有限的,【能指的组合】也是有限的,人类语言也是有限的。

★②代表【所指】,【所指(意义、有待指称的东西)】是无限的。

★③神话 Myth 之中的结构,其中会有非常奇葩的机制:【Mana 魔力】(列维斯特劳斯的符号性缝合机制)。可以将其看做所有符号的【元结构】,它是一个漂浮的【能指】,它的【所指】是空缺的,另一方面它又指称【全部】。

本体论 4

★能指不能直接指称所指,只能依靠一个暴力的【主人能指】和它在结构中它与其他能指的【差异】才能对应起所指,形成能指链。所以无论怎样建构一个【本体论结构】都是失真的。————【所指】(“一”性)作为一种意义、性质、概念,是不需要作为【符号】在场的。

★能指有限、能指排列组合有限,而世界中的【对象】是无限的,所以用语言把握整个世界是不可能的。并且由于【能指】指向【对象】的时候,指向的是它和【其他能指的差异束】并且总是依赖【所指】的不在场。

●所以人不可能逐渐符号化事物,因为按照【共时性原则】,对于任何【符号化(能指所指关系)】的把握,都是直接的,人是【直接符号化整个世界的】。人进入符号学世界,是直接完全地进入的,所有体验、思维都已经是符号化了的。

○在【结构人类学】中,让完全悬空的【能指链】锚定在世界上的,就是【Mana(可以叫魔法能指)】。(这种缝合方式忽视【主体化】,因为列维那边【主体】还只是【结构】的一个效果,而拉康【主人能指】进入S2的时候,其中的缝隙是由主体填充的。)

⊙一方面它代表【世界一切(所有的所指序列集合)】,但是一种语言不详的姿态(Belike 原始人为了表示不清楚的、未曾发生过的事物所创造的能指,Mana就代表一切。(齐泽克:诗性的剩余,没话说的时候的装腔,溢于言表,不可言说))。

⊙另一方面,在列维斯特劳斯看来,它是【无所指】的,它是【能指的无所指性】本身,代表【能指的匮乏】,代表一种主体性的魔力、暴力,人类符号秩序中有一个词可以【没有意义,但又可以代表一切】。这样就使得语言【附魅】,让使用语言的人觉得自己的语言就来自于世界,语言就被整合到了符号秩序中,使用语言的人就不会觉得使用一种额外的东西在代替某个东西,而是语言直接等于这个东西。

认识论 1

野性的呼唤

●哲学、诗歌等艺术方式都是修补匠的方法(Belike 人名),人类认识事物的方式都是神话中的认识方式。【修补匠精神】也可以解释言语的发生学机制,由于人类所有的体验都是由言语中介的,所以一切认识论机制都是言语的发生学机制。

●Kimship 原始部落的亲缘关系,所有原始部落都有【乱伦禁忌 Incestion】。(人类文明前提,人类信号交换的基本机制,交换了部落之间的女性生殖力。)——【乱伦禁忌】的禁忌性(Symbolic Prohibition 使得父权制符号系统、主人能指诞生(不能问为什么,以强制性的神经症①方式进行语用学实践)),恰恰代表了它的强迫开放性。——①【强迫的神经症】:让人觉得语言直接代表现实。

目的论 1

运动方式就是Mana的1、0震颤,强迫症式的震颤。

例子:道,道可道非常道。

强迫症的符号学机制就在这里,强迫症主体会觉得这个东西毫无意义,但同时会觉得一切的意义就在于此。并且他会去主体化地想:栗子:关灯,我连关灯都拖泥带水的,我这辈子完蛋了(反射性的羞愧、自责在里面)。所以他在关灯时会观察自己的意识状态,自己是否足够果决,发现不够果决,无脑重复。只要主体癔症化,完全相信【所指】=【能指】,后面的能指链就能转起来了。

总结

整个架构有点笨,有点反人本主义色彩,强调野性的呼唤、神话续中原始的智慧。

__________________

主义主义的3-4-1-1,代表人物是列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不是那个蛇皮列奥·施特劳斯(Leo-Strauss),(是)列维斯特劳斯。不是你们一直说的那个施派的鸟人,这个里边要弄清楚。

列维·斯特劳斯这个老哥还是挺有贡献,但是他在哲学上贡献不是很多。它的体系、它的学问叫做结构主义人类学、叫结构人类学。但是这个主义(我说)它叫做结构人本主义,我这样说是冒着很大的风险的,因为一般的哲学史里面会把这家伙的结构人类学说成是反人本主义、反历史主义的。但是我恰恰认为这样说他的人都是庸才,你如果看有谁说列维斯特劳斯是一个反人本主义、反历史主义的,那这个哲学史可以撕掉、不用看。写这个哲学史的人是个庸才。

他事实上是使得结构主义变成一个方法,可以以人类的视角切入到符号学的底层去看它的发生学机制。通过人类活动、通过人类历史、人类的神话、人类的部落当中的这个亲缘构成这些东西,反而可以去使得人类、特别是人类学研究有机会一探底层符号学机制、有机会一探野性的思维、有机会一探无意识结构。那列维斯特劳斯最后得到的东西……其实我只能把它最精、最紧要的给你讲出来……

结构人本主义我写成Structural Anthropologism,结构人本主义或者结构人类主义、结构人类学主义。这个人本主义不是humanism,humanism太垃圾。这是人类学主义,就是说可以通过人类学的方式去……

所以在这里面隐约有观念论的影子在里面。可以通过人类的方式、人类特有的方式、人类文化的一些情态去研究、考察他们、研究这里面的结构,可以反过来把握所有的符号性机制。但是说……他自己可能没意识到,因为他自己在场域论上:左边是有限的能指。就是人类的语言是一个有限能指,也就是人类语言是由有限的能指组成的一个结构。另外一方面(场域论右边)……列维斯特劳斯的话他有点前反思……是无限的现实。这个现实它有点实在论、有点科学实在论的一个影子在里面,无限的一个现实。

场域论3:有限的能指 vs 无限的现实,以结构为调和中介

那么有限的能指如何可以去……因为你人类语言里面的能指是有限的,当然很多了,但是还是有限的。

列维斯特劳斯研究人类语言的方法主要是音位学(phonology),词由音位(phoneme)构成,这音位你或者可以翻译成一些音素。词由音素、由音位构成。

一个词儿,比如说likeness,一个词里面的音素可能就包含like、ness,这几个。就是他怎么把一个词区分成基本发音单元,然后这个词它在不同的语言里面,他可能……举个例子,就比如说Lichkeit和这个Libety……反正就是在不同的亲族语言、几种亲族语言之间,就是他反正这个词儿念叨的方式不一样,但是它的音位就那几个位置,它每一个位置都……

就是在结构上是不同的声音,但是它都站在同一个音位,另外不同声音站同一个音位……词由音位构成,词不是直接由声音构成,词是由音位构成、由音素构成。

这里面的音素就是说它在不同的词里面可能不太一样。就结构主义音位学是这个列维斯特劳斯用来去……

所以它通过结构主义这种音位学,他说那好,那我结构主义的人类学也是有一席之地的。就是结构主义人类学就等于哲学,你不要叫它叫做结构主义人类学,它就是哲学。因为在结构主义视域下:哲学和人类学是一个东西,因为意识没有优先性的,什么精神性的那个位面没有优先性的呀。

所以就是这个人类学……也就是说直到结构主义,才有真正意义上在哲学上合法的人类学。只有进入了符号学、结构主义运动里面,人类学才在……就是什么康德之前的人类学什么那种什么谢林啊,那些观念论里面那些人类学它实际上都不行的,没有资格这样搞的,都是一种形式主义,或者都是一种……就是先有知道啥是人类了,然后再指派、规定好了……它先有一个理智等级分类表,这是人类理智、这是什么神的理智、是天使理智、是恶魔理智,先有这个分类表分类好了之后再去研究。那这个是什么?都不叫人类学

真正的人类学获得合法性的,哲学人类学是靠结构主义运动、符号学的这个方法赋予的。结构人类学是列维斯特劳斯来赢得他的人类学地位、哲学地位,赢得他人文科学里面地位的。它主要是神话研究,神话类似的也是有神话素,叫mytheme,由神话素,就跟这个音位学里面的音素(很相像)……神话素

这个(phoneme)应该就翻译成音位,但是这个他这它后面是eme结尾的,就逼着我要把它翻译成什么素。这个meme……他们传播学研究的这个meme……

神话素相当于就是那个能指了、就是最小单元,然后这些能指在就是结构里面肆意排列,在一个共时性的结构里面,它的各种可能的排列方式,它就是组成了各项的神话。所以神话千奇百怪,但是神话又大同小异,为什么?因为是同样的神话。就像语言千奇百怪,但是语言又大同小异,动词、名词、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什么系词,这些结构呀,就是词构成的这些结构,就所有语言里面都大同小异的会有这些结构。所以神话本身……也就他的神话学研究就是要去通过研究神话、通过研究神话素如何结构起神话,来研究原始人类的无意识,而且是一个公共交往的、具有人类学和社会学地位的那个无意识。

这个无意识、原始人无意识不是主体化的,它尚未主体化。这种结构人类学的好处就是可以通过人类学研究、通过神话学研究,我们可以研究人类意识结构的发生学机制。它研究原始人类的无意识,不就是进一步就可以研究意识那些结构怎么产生出来?原始人类之前是动物嘛,那作为原始人类他怎么进入语言的维度、一下子进入语言的维度,然后开始有人称词的,互相有人称的意识结构、人称化的意向性,然后一下子又有性的意向性、性的维度,一下子又有这个比如说战争冲突的维度、社会性的一个维度、组织的一个维度?

所以说是研究原始人类的无意识,其实是说他觉得他使得哲学研究推进到了一个仿佛是进入动物学观察,human animal,看这些human animal它流传下来的早期文本、神话里面、语言结构里面,有哪些机制使得human animal变成主体。阿尔都塞说的就是human animal变成subject,这中间的这个subjectivation是怎么发生的就可以研究了。当然这个过程就是被阿尔都塞接下去了,主体化的机制……就什么巴迪欧、阿尔都塞、拉康什么……反正是个哲学家、是个法国哲学家都要研究这个东西的。而且主体化应该是比较后面的一个过程……

我们继续来讲列维斯特劳斯。你的语言、人的语言里面的能指总是有限的,这些有限能指的排列组合也总是有限的,能指的排列组合,就是形成的结构也总是有限,那么结果无论如何,你人的语言里面的有限的signifier形成了新的排列组合,也是这个形成的音位学、形成了新的能指、复杂能指,它还是有限的。所以左边就是能指,signifiers,它是有限的,finite;右边则是无限的,infinite (signified )。这些有待指称的东西按道理说是无限的、无穷无限的。

调和这两个的就是结构了,就是神话当中的结构,它是myth。它中间会有一些非常奇葩的机制,最奇葩的就是这个mana,我们这待会儿就要讲。mana这个机制就是他的符号学缝合机制,说穿了就是列维斯特劳斯的符号学缝合机制就是这个词:mana。“i don't have mana!”

魔力、玛娜,这个可以看成是一个元结构,所有符号的、符号系统的元结构,列维斯特劳斯认为的、认定的元结构。它是一个漂浮的能指,the floating signifier。但是这个漂浮的能指,一方面它的所指是空缺的,它没有signified。另外一方面,他又直接指称全部。就是说你……

我们按照结构主义的那个基本原则是什么样的?就在本体论上,我们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到的。按照结构主义基本原则,一个能指、一个signifier要有意义,要指向一个所指signified。这种指称关系,就是这个箭头怎么样?它不能直接……靠自己是没办法搞的,那怎么办?它只能说在结构里面由它和其他能指的差异,比如它(signifier)和其他能指,另外一个signifier,s2、s3、s4、s5、s6,它和它们的差异。就是s2和它(signifier)的差异算是一簇东西、s3和它(signifier)的差异算是一簇东西、s4和它(signifier)的差异也算是一簇东西,它每一个和这个能指都是一簇东西……

 

这些一根根的这种差异就是说……比如说我举个例子(例子见3-4-1,结构主义那讲),其实我昨天举的那个例子就是个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比如说1,2,3,4,这些能指、这些(1、2、3、4)都是能指、都写下来,符号它本身没有意义的,先不管它,先把它的意义都悬空起来,不知道什么意义。你假装自己现在就是一个傻逼,你假装自己是什么都不会的一个人,不知道这四个符号什么意思。然后又有所指,所指就是好多好多东西,一般而言,这个一是要指向……每一个都可以说是……就是指向一种单一状况,实际上好像太复杂了……因为这里面包含意识结构在里面,太复杂了……

 

我就这样吧,1的话就是……七龙珠……它有一颗星星,有这些龙珠,1说我要指它(一星球)、我要指向它(一星球)。那它怎么……

它不可能直接说它……因为它就孤零零是个符号,它凭什么说它指向就是它(一星球)?这个1孤零零是个符号,它可以写成那样的,它也可以歪七扭八的写成这样、写成那样、写成这样……从一个符号学上来讲,比如说我1不写成这样,我1写成另外一个你不懂的个文字,比如说我随便写一个文字,在某个文字1是这样写的,另一个文字2是这样,3是这样写的,4这样写的,举个例子。

 

(死 灵 之 书)

那你在这种情况下,你凭什么说它(“1”)就代表它(1星球)?就指称它?没有……这个除了这个符号之外,它自己没办法的。那怎么办?这个时候让(“2”)它不去搞它、(“3”)它不去搞它、(“4”)它也不去搞它。那么这个总归他得有个东西嘛。

 

(让“2”、“3”、“4”都不去代表一星球,那么“1”就可以代表一星球了。)

就是说它和它们之间一个差异:它没弄它、它没弄它、它没弄它、它弄了它。这个差异就明白:诶~就只有它弄它,诶~。它们就是对应关系。

这个差异数、这个(这一堆自创文字之间)其他的这些差异,就是它们两个的区别就在于……就是它也没办法跟它发生关系、它也没办法跟它发生关系,其实是很古怪的,我跟你讲……

 

(换回了阿拉伯数字)他们之间差异应该是应该这样看,我用1、2、3、4吧,这个比较明显的一个差异。

1是直的。2和1的差异是,1是直的,2是带弯的;3和1的差异是,1是直的,3是带弯的;4和1的差异是,1是直的,4是带折的。就1是直的,直这个属性为它独有,只有1有,2、3、4三个都不是直的。就这种情况下,1和其他能指的这些差异,就使得它好像、它俨然就被推出来的,它好像就可以指向某一个……

但是你也不知道他指向哪一个,这种情况你也不知道它指向哪一个。那这种情况我们就更进一步说了,就是说你再看了,那么它和其……就是你要排除。我们这个时候可以断定1有一个其他三个都没有的一个性质,就是其他三个都是就是带弯儿的,而它是直的,这个它是……它又有……就是它得是差异网络,光是它和其他东西是也没办法的,得是一个差异网络……

那么还要看2和其他三个符号有什么关系。它扭了,就是某种意义上它扭了很自然的一个弧度,但是反扭了一下。类似,1和4没有自然弧度、3没有反扭……然后就是就是又得把它摘出来,然后它和它其他差异怎么样……这是个很繁复的过程,如果我要给你讲清楚了,我等于说我跟你讲清楚整个技术发生学机制,那就是个现象学问题。

 

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其实你总归一开始是一个绝对偶然的。我举个例子,一开始你就绝对偶然设1和它(1星球)是对应的。你在这种情况下,你要说只有1对应它,没有另外一个东西对应它,那怎么样?你要说2和1是不一样的,2不能对应这个一颗星的这个珠子,不行,3也不行、4也不行。你必须要说,在你的能指这个集合里面设立:只有1可以是和它相关,2不行、3不行、4不行。所以1和这个东西的直接的一个对应关系是必须要有2、3、4和它的差异来维系的。就是我和你就是绝对不一样,我和你是不同的指称单元、signification的一个单元,你指的东西我也不会指。这么一个相互网络关联的差异使得1可以、由它来独家垄断1星球这个东西,其他东西都撤回,由它来独家垄断这个东西。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的话,我们会看到1和这个一星球的关系,实际上并不由一星球本身的在场来维持。当我们说1的时候,就想到一个一星球它是1。并不需要当我们提出这个1,这个一星球它本身、所指本身也进一步变成一个能指,变成一个我要画出来一个一星球。我不需要直接把它画出来。

它作为一个所指的话就是作为,所有事物当中所具有这个一性、那个概念,它实际上是不需要在场的、不需要作为符号、不需要作为显相冒出来的。它(所指)是不在场的。包括我在这里看这个东西本身,就是我把它画出来也变成一个能指了、也变成一个符号了。就是它的背后那个意义也是不在场的。

能指和所指关系不是说我用一个符号导向另一个符号。在这个意义上讲,他们这种能指和所指关系是一个符号导向一个概念、一个领会状态,或者说一个意义。概念总是不在场的。

 

本体论上为什么是4?因为就是说你靠符号系统想要去把握……

你的能指总是有限的,而世界当中的对象是无限的、可以有无限个对象。你有限个能指要去把握无限个对象,这会注定失败。不仅能指有限,而且能指排列组合也是有限。语言,就是说你可以说语言当中的能指永远是有限的。你说我可以生造词儿,但是你要把握那个对象,你人一生能够使用的符号总数总是有限的。你再怎么生造词儿,互相之间能构成形成理解、你自己能理解、你自己用的那个……

比如说最简单的,被我们当成语言的发音规则里面的声音里面的音位、音素总是有限的,发音规则里面的音位和音素这种有限的,形成的词的总和也肯定是有限的。那么列维纳斯就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符号系统、一个能指的体系要去把握无限的对象,它注定失败。而且由于能指在指向对象的时候,也在指向所指的时候,总是依赖于所指的不在场。你指向的是所指的不在场,其实你真正指向的是其他能指和这个能指形成的那个差异束,那叫差异束。

a这个能指和……b和a的、c和a的、d和a的、f……,这就是所有这些能指和它的所有这些差异就是形成一个束。这一束差异其实就是产生一个效果,产生一个“虽然所指不在场,但是感觉到我意味到了它了、感觉到我指称到它了、我把握到它了、我思考它了、我理解到它了”。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在本体论就是4。

所以在这个意义得出一个结论:人不可能逐渐命名事物……或者不叫命名……逐渐符号化事物。因为按照结构主义原则、共时性原则,你对于任何事物的把握都是通过能指、所指的这么一种关系或者符号学关系、底层符号学关系来把握,你不可能逐渐符号化事物,你是直接、人是直接符号化整个世界的……语言是直接符号化整个世界的。人类进入语言之后要去把握一切东西、一切指称性的单元,它可以被瞄准、被指称、被语言所代表,这些就是存在论单元,简单来说,存在论意义上的存在者单元。你把握它的时候,你不是说慢慢慢慢……而是说,人一开始就在一个……人只能整个的进入符号系统,就这么简单。

人进入符号系统了之后,用语言把握东西,也是一下子就默认这一切东西都是符号化的,这一切东西我在指称它、在把握它、在言说它、在讨论它、在思考它、甚至在感受它的时候,它都是符号化的。人类进入符号学世界是一下子整个进来的,你出不去。

那么这整个进来的,你要避免你的能指链看上去就是完全悬空的,它得至少得有一个东西是……至少得有一个能指是锚定在这个世界上的,在结构主义人类学研究里面,这个能指,在列维斯特劳斯的这个神话学研究里面,就叫做mana。

mana有两重含义,一方面它代表的就是世界的一切、整个世界,也就是所有的所指、所有的所指序列形成的一个集合,everything。就是因为人一下子进入符号学世界,然后他的符号不够用、它能指不够用、它能指是有限的。这个时候得有一个能指、一个悬浮的能指,这个能指本身一方面它代表整个世界、代表所有的所指的集合,但是是一种语焉不详的姿态。就比如说人类一下子进入符号学世界了,但是他会遭遇到新现象,这个时候新现象……他所指不够了。比如说原始人类可能只有:歪比巴卜,就只有这几个声音,然后由这个歪比巴卜这几个声音来构成不同的词儿,它就这么几百个词儿了。歪比歪比,它就这些词儿。

那遇到新的现象、状况,比如说那个什么蜥蜴的尾巴断了、又接上了、又长出来了,他怎么命名?他:mana!

他就专门有一个垃圾堆,专门有个能指用来指称一切,一切就是……

我们把这种叫做一个诗性的剩余poetic。这是齐泽克在《less than nothing》里面说的,这个mana可以理解成是一个poetic surplus。

什么叫诗性剩余?就是这篇文章太好了~

你感觉如何?充满了诗意~

但其实没什么的。剩余就是没话说的时候装腔、没话说的时候找话说,诗性的剩余也就是溢于言表、不可言说。那这个mana它就起这么作用,就整个世界的所有东西,就超出它的一个能指链的把握了。

另外一方面这个mana还有一个效果,在列维斯特劳斯看来,这个东西是无所指的,它指称的就是符号的无所指性本身,或者叫能指的无所指性本身,它就指向能指的那种匮乏、能指本身的匮乏。它代表了一种暴力,甚至我们可以说是一种魔力、主体性的魔力。就是他的代表就是说,我,mana,在原始社会里面就是,道出这个词儿,它不需要有具体的意义。

人类的符号化的操作里面有一个操作,就是让一个词儿它可以tautology(同义反复),就是他自己可以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它又代表一切。mana is mana ,它可以没有任何意义。

但是它的没有任何意义使得人类的语言体系……你就能感觉到这个词儿使得语言被赋魅了,你可以简单来说。它使语言赋魅:就是这样就短路了。那用语言的人就觉得,他的语言就是在描述世界本身的结构,他的语言就是……

你看,mana这个没有任何意义的东西它就代表整个世界,那岂不是语言的维度就是世界的内在机制,而不是一个外部的一个信号系统嘛。语言就被整合到这个世界本身的符号学结构里面去了。在这种情况下,说语言的人就不觉得他是在用额外的东西来代替那个东西,他就不觉得他用的,比如说狗和那条狗之间有那个差距;他就会觉得当他说狗的时候,就指着那个汪汪叫的那个小动物,他就会……中间的就接上了。因为最根本的这个接上了,就是那个完全没有意思的东西竟然和整个世界接上了。那他就觉得语言这里面,语词,这些能指,这些东西,实际上是它来自整个世界,是整个世界天经地义的。它的意义、它的名字、它的意义显现的方式就是让这个语言被我道说、被我说。

狗是什么?狗的意义如何显现?当我说狗的时候,意义就涌出来了。就何为狗的那些意义、那个所指、那个概念它就涌出来了,你就觉得它接上了。当我说Mana is mana,Mana!(高呼)Mana!(高呼)

那这个时候mana他就涌出来了。就会有这样一个……类似的,这个印度可能有什么atman,我不知道……就我好像也是叫mana的,反正我不太懂。就是说他研究的他那一些部落里面就是用mana这个词,但是就是说他并……

他的意思并不是说用mana就是神秘的东西,不是,不是神秘的东西。mana就是人类学意义上,人类进入符号、符号学秩序,人类把自己整合进符号系统,或者是原始人的神话体系里面,它自带这个缝合机制,这就缝起来,就把这个符号系统来缝上了。它不再是悬空了,它就不再是……如果它是悬空的话,它乱了呀。(就比如)我这个麦克风也可以叫风克麦、也可以叫是米克风、也可以叫做米克冷静,不要疯,要冷静。类似的你可以说米千克风(不要克,要千克)。这就乱了呀!

但是得有一个东西让它不乱、得有一个东西把它定住,这个东西就是这个能指,这个能指,我管它叫魔法能指。他跟主人能指有差别、有一定差别。主人能指在拉康那边他侧重的它的无所指,在拉康那边他……

列维斯特劳斯缝合这个体系的方式是有点忽视主体化的维度,他有点忽视主体化的维度,因为其实后面很快主体化。这当然就在拉康对应拉康的主人能指,但是拉康的主人能指后面进入s2的时候,中间的缝隙是由主体来填充的。或者是主体就是这个他们的二分关系、二分运动。就主体性是很快的,为什么?

在列维斯特劳斯那边,主体性还只是一个结构的效果,所以我们说它是反主体主义。但是我觉得它背后是有种人本主义关怀在里面的:他为什么不去研究自然界?他为什么去研究神话学?他研究它这个动物的精神位面的发生学机制,它研究神话学就是动物的意识结构,动物的语言化、符号化、社会化的、意识结构的这个发生学机制。它其实是人本、人类中心主义者。他为什么不去研究量子力学里面的符号学机制?不用你去研究这些东西……

他跟拉康不一样,他这里做了个额外操作,就是代表指称整个世界。其实不一定的,它会有一些剩余的,这个剩余就是客体小a呀,它和这个……就是他的体系比较粗浅。

 

然后认识论上是1:kinship。就是列维斯特劳斯……他分了六大类、六大文明、六大民族。他研究六个民族、六种都会亲缘关系kinship,研究它里面的kinship。

这些亲缘关系就是部落内部的亲缘关系,比如说有什么甥舅关系、母子关系,就是什么姻亲、什么血亲这些,这叫亲缘关系kinship。然后他发现所有人类部落里面都有一个符号学机制,它的名字叫做乱伦禁忌(taboo of incestion)。这个禁忌它是一个符号学机制,就是说不允许这个直系亲属之间:父母子女,还有兄妹姐弟,就是异性直系关系,它不允许他们有那个sexual relationship。也就是说简单来说就是必须把部落里面的女性……

这部落里面女性必须要……a部落和b部落、还有c部落,他们必须是这种关系,就是说,a部落女性要给c,c部落女性要给b,b部落女性要给a。

就他们得是嵌套关系,你不能说ab部落互相交换女性,不行的。因为这样也会导致那个怪怪的关系,它得有开放性。为什么不行?为什么ab部落不能相互交换?因为就会导致……比如说父亲是a部落的、母亲是b部落的,互相交换,那b部落的女性给……不行的,那还是这个incestion、incestional,还是不行(到第二代就会有问题)。所以它要搞成三个部落才行的。

那个时候还没有那种父权家庭……还没有那种家庭制,它是部落制的时候就已经有这个taboo of incestion了,在那之前是部落制的。还没有说是你属一个家庭就是同一部落,不是的,它就是相互的那个……甚至这不能说是有婚姻、都没有现代婚姻,它只是一个部落之间的交配关系。它是文明的前提、人类文明的前提。人类文明的前提是部落间的这种关系,这应该是至少三个。ab这样换也会有那个(Incest),至少是三个,就是说a给到c、c给到b、然后b再给到a,这样才行。不能直接ab互换。

那么这种人类文明的前提它是一个信号交换的基本机制。就是他认为就是信号交换,交换了啥?交换的是里面的这个生殖力、女性生殖力。部落之间交换了这个东西,发信号过去,发信号就是把女性作为可生殖的这个部落成员发到另外一个部落里面,他读取的这个信号就是这个女性在这里生出新的部落成员。这是在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里面看成是个信号系统的交换,这种信号系统的交换的时候得有三个部落,就是得开放,它得有开放性。

它的禁忌性不代表它的封闭性,禁忌性反而代表它开放性,向他者开放。禁忌性反而不是代表封闭性、反而是强迫开放性,强迫你在血缘交换上、遗传信息交换以及部族文化交换上面要开放,这样才使得人类这个种族……那个时候才是原始人类,兄弟,跟动物差不了太多的。

你们有没有玩过那个始祖那个游戏,就是还在那种“啊哇哇哇(自然)”状态,拿大骨头就敲东西的那种状态,你跟我讲什么……他们研究是这个东西。

但是说那你列维纳斯怎么研究到……有,还有的。在一些南美洲的丛林里面还有的,他们人类学家,法国好多人类学家,当时在非洲一些部落里面还有,他那个文字体系非常的非常落后。但是他亲缘关系……但是他更多的是研究不同文明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亲缘关系里面,可能会有复杂,有的是什么舅舅不认的,有的是什么叔叔不认的……但是他总有一个认的、总有一个共同点,所有的这个亲缘关系里面都有共同点,就是:incestion不行。

这种强迫开放就是说向他者性、向他者强迫开放。这个东西你可以看成是它极大的促进了……一方面有禁忌,禁忌可以看成是一个符号学律令,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写成symbolic prohibition。symbolic prohibition使得符号系统、父性符号系统、父权制可以由此诞生出来,然后主人能指也会产生出来。禁忌性的就是不准去问这到底这个东西是什么,它作为一个禁忌去膜拜,不准去问why、不准问为什么。

比如这个mana,它代表整个世界,它又没有明确的所指,那么你要强迫你的这个部族个体能够领会这个东西,一个新出生的小孩能够进入语言学秩序、能够有这个主人能指来缝合他的这个能指链,缝合他的这个语用学实践,就是强制他以一种神经症的方式进行语用学实践,这个神经质的这个缝合点就是这个东西。这是种神经症。人类进入语言学、进入语言维度、进入符号的维度,就是人类患上那种神经症。

这种神经症迫使你、强迫你、可以说是强迫你处在一个震荡状态,就是一方面觉得语言直接就是代表现实、直接就是现实。语言直接就是:杯子!就是说句杯子,大家脑子里面都想了杯子、口就渴了。它得有这调控能力。“狮子来了!lion!”,所有人都在跑。

这强迫症、这是强迫性的,它是有很强的力量的。就是它的强迫症是处在这个mana的底层机制里面的,就是一定要通过禁忌性,禁忌性才能使得这个Symbolic Prohibition。就是不去想这个东西为什么。

它的机制是蛮复杂的。列维斯特劳斯他就是没有进一步的研究俄狄浦斯的机制,俄狄浦斯这是要靠精神分析去才能去把握的。Oedipus它的那个机制……

另外一方面我讲的,它强迫开放,使得部落之间的这个……使得人类的至少生理学上不会……生理学上就是优秀基因。大家就是这个部落他哪些人自然选择淘汰下来的,它使得人类进化的频次变快了。自然选择淘汰……比如说,他的小腿肌肉比较健壮,他的基因里面小腿肌群的那个基因特别容易表达,然后他们活下来了,因为他跑得快、野兽没追死他;或者他的耐力比较强,他去恐吓那些羚羊的时候、那些鹿的时候,就是能搂到东西吃,他活下来;他的基因和另外一个部落里面那女的就是那个叫做什么眼神经,眼睛看东西色彩特别鲜艳,可以防止被毒死……

然后就是这些优势基因让它互相交换,然后使得人类几代、十几、二十代之内,就可以在生存优势、就是生物学优势上面得到一个很好的一个发展。

另外一方面的话也使得就是说部落之间处于一个比较融洽的关系,当然大家都是食人族的后裔,在这个意义上的现代人类。但是说这是度过那个极度野蛮的那个时期,相互之间都是亲戚,那使得部落之间仇杀的烈度不会那么大,不会像动物一样互相捕猎或者捕食,怎么样的。因为人类那个时候掌握了什么毛、掌握了什么火呀,知道烤人肉也蛮好吃的,在这种情况下,就是能够摄入优质蛋白的部落它可获得更大进化优势。

那么怎么来限缩,使得人类不因为这种……就是走向过度、走向毁灭呢?就是通过这些社会性的亲缘网络把人类相互……就是邻近部落之间的关系不会太激烈、不会太夸张,所以才会有些遗存下来觉得他们是母系氏族或怎么样的。可能说更恰切的说法是他们在母系形成禁忌性的网络、社会网络,母系关联形成的禁忌性社会网络的抉择之下,他是处在一个比较平和的一种状态。这种比较平和的状态和后来的那个父权制时代的这种相互攻伐、相互割裂不太一样,好像它比较是公社化的、比较融洽的。但是不意味着在母系氏族时期没有父权制谱系,应该也是还是有的呀。按照我们这个说法的话,它还是有的。

 

我们最后看他认识论上这个1,施特劳斯把它叫做野性的呼唤。

就是他认为艺术、诗歌、哲学这些思维方式、这些未开化的思维方式,它背后的那种……或者叫做修补匠精神、修补匠的方法。

就是说,人类认识东西,它的方式就是神话里面的那些结构的发生学的那种方式,简单来说就是说一个东西坏了、一个结构坏了,然后我们要去……就像修补匠一样的,我看了、端详的这个东西,它的完整的结构上面有哪些东西出问题,我也可以用个什么东西来替代它、代替它。这个意义上讲你可以说,个体的认识论发生学机制都是个修补匠。因为每个人在原始部落里面去把握语言,都把握的是一个残缺的结构。

修补匠精神甚至可以用来解释个体言语的发生学机制。那么言语的发生学机制由于我们的本体论架构、我们整个人类的所有的体验都是由语言来中介的。言语的发生学机制=体验的、人类体验的这个发生学机制,一切认识论上的体验的发生学机制就是言语的发生学机制。那他就是这个修补匠精神、修补匠的方法。就是这整个结构肯定是慢慢不知道哪里坏了,那么我们要揣摩他哪里出问题,然后再用一个替代品、手头有的替代品给他修补一下、替代一下。就最直接那个替代品是哪个能指?就你的名字,your name。它就是一个修补匠。就如果一个小孩出生的时候是一个……就首先他得到一个……

就他的名字本身不是残缺的一个能指,是肯定有的一个能指,而且是不同语调的名字,而且这个名字是他的这个部族、部落下对他的称呼的不同语调下的名字。这个名字加上它不同的语调,而且这个名字它可能会有变格、变位,这些基本的变格、变位就成为这个小朋友的修补的那些小材料、小工具。那他在听其他大人说话的时候,他听到的都是乱七八糟的那些结构,都是这边是个残缺的结构、这边是个残缺的……他要用自己有的这些东西把那个东西补起来、修补起来,补出它的结构和那些大人用的结构差不多,心领神会,这样他就编进去,他就会说话。

在认识论上是用这个东西来……1,就是修补匠(Tinker)方法。

 

最后目的论上也是1。这个1,运动方式就是mana的1/0震颤,用齐泽克的话说它就是一种强迫症式的、compulsive 的一个1/0震颤。

这个mana我们讲过了。一方面,它可以代表整个世界、代表就是所有的所指、所有的意义;另外一方面,它又是一个没有所指的能指本身、唯一一个没有所指的。它是公开、堂而皇之的表明他没有所指的,他不屑于有所指,没有所指的那个能指。你可以说它是主人能指或者一个魔法能指。所以它要么是1,要么是0,这个它处在的一个状态是一个1/0不停的震颤状态。

比如说我是原始人,他部落里面的祭司,我小女儿死了,比如说得病去世了,我举(例子)的时候……我不是诅咒我将来如果我有小女儿会这么这样,这里不算数,我只是在这里举例子……

就在原始人比较容易面对的一个创伤状况,然后要求他的祭司来给他一个答案,他祭司说:mana!这时候,你说这个原始人会感到什么?他感到一个无限的荒谬,又是一个只有他可以给我以无限的绝望。一方面无限的绝望,另一方面又觉得我的孩子到了mana里面去了或是怎样的,我孩子就是被救、就是那样去了,他是灵魂就是怎么怎么样的。所以在这种状况下,原始人他的精神状态,由这个能指占据的在场占据他当下的这个意识状况,是一个1/0震颤状况,是个强迫症似的状况。这种强迫症是这种震颤的……

它是一个人类……

就是他是列维纳斯所把握到的主体化的……不叫主体化,就是说意义发生学的一个基本机制。意义发生学基本机制要靠能指、能指链、能指集合里面的一个这个魔法能指,靠这个魔法能指、主人能指来进行这种震颤、1/0震颤。

比如说你是个学道家的:道!

你是个学道家哲学的:道!

1/0震颤震颤震颤……

一方面它就是……另一方面它又不指任何东西,它是个方便说法的一个东西。

这个东西会被后面的思想家看成是意识形态缝合点。你把这个东西想成是充满了如渊似海一般的意义的,一切意义都汇流在里面;另外一方面,它本身又是一个方便说法,“道可道非常道也”不能说的。

一方面,他又堂而皇之的说我是一个………就是那个祭司也会跟他说,that's mana!那我:what is mana?那个祭司又说:mana!mana!他就没话说了。

mana,mana……

我举个例子,但有可能是发生这种的诡异的……

所以这个运动目的论上这个运动就是1/0震颤,它是最小单元的循环运动,所以我给它放1。

它这种循环运动是1/0震颤,和之前生存论上面的一多,或者叫一和无限,那种一多震颤不一样。这里是1/0震颤,要么什么都没有、完全匮乏、不在场,就代表不在场本身,要么代表无限。

 

但这个架构是比较笨的,我强调一点,就是它有点反主体主义。他在强调那种野性的呼唤、那种原始的、整体的那种智慧,他就要去到那个里面去探索那种智慧,到神话学的里面的结构里面去探索这种原始的整体智慧、要去探索野性的呼唤。,野性的呼唤就是这个1/0震颤的那种状态:强迫症状态、强迫症式的。

所以强迫症的底层符号学机制就是这个东西。强迫症的底层符号学机制其实在于它这里没办法癔症化,它要癔症化、癔症化是推着你往后走的,推着你到后面能指链后面转起来了。强迫症的话则是……

就是用这个方法,我们来道一下、说一下强迫症患者第一人称状态:就是说,他觉得这个东西毫无意义,但是他又觉得这东西一切的意义都在于此。就是这种状态就是比如说要按那个灯“咔嚓咔嚓”,为什么他要强迫症?他其实会有一种焦虑,会有焦虑把自己去主体化。 他会这样想,就说我这个灯关的……他甚至很多强迫症是reflexive的他会这样想:

“我关个灯都拖泥带水的、不够果决,我这辈子完蛋了,我关个灯都拖泥带水的……”他就会是reflexive的,由于它是这种反射性的,所以他关灯的时候会观察自己的意识状态是不是“够果决”。

“我关灯就是果决的关了灯的!”后来又发现,“诶,我不够果决”,然后就又把它开起来,“我再关一次”,他会这样想,“这个事情虽然很微不足道,但是我连这么微不足道的事情都没有办法让他很果断地去把它关上,让我心灵绝对的就是非常干脆利落的把灯关上,那我这辈子就完蛋了!我怎么能完蛋呢!?我再关一次!……我又!……”

他不会这样说,但他心里面会有这感觉、会有这种感觉。就觉得这件小事儿很微不足道,但是又非常重要,所以他会有不停的试、不停的试、不停的试。而且现在强迫症是反射性的reflexive,它是肯定是反射性的、绝对是反射性的,它会有就是guilty在里面的,比如说就是洁净的强迫症,它就是“我怎么连这点都忍受不了”,他会有自责的那种强迫性在里面,自责强迫性,它是反射性的。他会按照他面对这种状况,一个他受不了的状况的他的自我反应,他也会觉得:

“我自己也脏,我怎么会看到这个脏的东西,我心里面就觉得特别特别脏,我说洗洗干净让我的心不脏了、不会介意了。”他就……越这样弄越介意、越这样弄越介意,死循环了。

而是这个过程……

这种1/0震荡就是一样的。

就是我讲的那个就是实际的那个强迫症,它是中间肯定是有能指链做中介循环起来的,它不是1/0震荡,它应该是1什么、-1什么负根号i啊这些东西转起来,就是如果我们把那些病理化状态或者那些符号的特征都用数字来标明的话,或者都用数学里面的一些符号来标明的话。它是会有个循环的,但是它最原始的机制就是这个1/0震荡,最原始的结构。所有的强迫症都有一个最原始的机制、都有共同的结构:1/0震荡;就像所有的神话里面都有这个乱·伦禁忌一样的,所有强迫症里面都有这个1/0震荡。

好的,就讲到这里。

\n

【主义主义】结构人本主义(3-4-1-1)——列维-斯特劳斯的“魔法”符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