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rooms entiy C-85
栖息地:潮湿、水体环境
描述:
食脑虫是一类变形虫,目前分类至属肉足鞭毛门肉足纲异阿米巴目,喜潮湿,主要分布在各类水体中。食脑虫危险性极大,会寄生于人体中,并将宿主的大脑作为食物。
生物学特征:
包囊体:
当周围环境不适合生存时,食脑虫会转化为包囊体。这种物种形态下的食脑虫呈现球形,外部包裹一层蛋白质膜以保护自己。
滋养体:
当周围环境适合生存时,食脑虫会转化为滋养体。这种物种形态下的食脑虫依靠原生质层的流动,使身体表面生出无定形的突出,并借此而移动。食脑虫进入宿主的鼻腔后,会主动向鼻腔深处移动。
过度体:
当食脑虫穿过宿主的血脑屏障抵达大脑时会转化为过度体。这种物种形态下的食脑虫会将身体分化为两个体节,前体节保留滋养体物种形态,后体节则转化为神经簇和血管组织。食脑虫会将宿主的大脑组织作为食物,并尝试将后体节的神经簇和血管与大脑连接以替代缺失的大脑组织,同时散发出大量的激素将攻击的免疫细胞和因子瘫痪。随着食脑虫不断啃食宿主的大脑,其后体节的神经簇会成长地越来越大。食脑虫啃食大脑的速度非常迅速,通常在 6 个小时内就会将宿主的大脑吃完。宿主在这个阶段会产生头痛、发热、呕吐等症状。
仿生体:
当食脑虫完全啃食完宿主的大脑组织后会转化为仿生体。这种物种形态下的食脑虫会将前体节也转化成神经簇,此时食脑虫会将自己完全和宿主的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连接,并完全取代宿主的大脑功能,依靠宿主获得营养。食脑虫会完全控制宿主,并尝试模仿宿主的习性和行动方式。此时宿主表现得与正常人类无疑,因此难以将其区分出来。
发现记录:
2021.10.28 对 Level 8 死亡的流浪者进行解剖后发现死亡的过度体食脑虫存在,这是首次发现食脑虫存在的记录。由于没有任何仿生体食脑虫的捕获记录,因此无法计算仿生体食脑虫的规模大小。
行为准则:
应当:
在进入有食脑虫分布的层级前做好防护,非常建议将呼吸系统环境将外界环境隔离开。
当周围有疑似被食脑虫寄生的流浪者存在时,立即向 M.E.G 报告。
不应:
在未做好防备时随意进入情况不明的水体。
包庇被食脑虫寄生的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