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和利用教育热点?

最近有学生在问:“老师,关于热点,我该做些什么呢?”
我首先想说,大家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去看很多的论文,去读很多的课外书,导致我们考研正统要求掌握的大纲知识点没有学好,这简直就太得不偿失了。
所以我们永远的核心和首要任务是首先掌握好大纲知识点。说的再直白一点,凯程两位授课老师的笔记,就是你们要掌握的核心当中的核心,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内容。
说完这一点之后,然后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有一些想去积累知识的时间,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些工作,会有利于大家的学习。
第一,凡是老师在基础班教育学原理当中,每一章的补充内容,都在涉及当下的一些热点政策来进行讲解,你可以单独做拿一个本子,或者就在你的原有笔记上用另外一种颜色去做一些相关的笔记。
第二,我们在讲强化班的时候,在教育学原理上,我也会讲一些向外扩充的东西,作为引申的内容来进行讲解。你们可以就这些内容再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做一下笔记。
第三,我们在真题班上的时候,会结合真题给大家再讲一些热点该怎么跟真题相链接,怎么运用到答题过程当中,你一定要做笔记。
第四,在冲刺班上的时候,我们在考前会把这一年里面最值得大家去关注的热点,再系统的做一个热点课,给大家来进行学习。那么你这些课程的内容也需要做些笔记。
那么当我学习时间非常有限的时候,能把老师课堂上讲这些热点,全面的做做笔记,每一次听课的时候灌灌耳音,真的就已经很好了。
假如说我还有时间,请进入凯程如影随学的小程序,小程序就在凯程的公众号链接上,凡是内部学员一律输入手机号,那么都可以直接去听里面的教育学素养课。
教育学素养课是我们年年积累下来的,已经积累了两年的相关热点。这两年的热点,你可以每天早上只听十分钟,不用做笔记,就是灌耳音。
如果说:“老师,我很喜欢做笔记。”那你也可以做笔记的。可以专门有一个本子,就关于你对教育的很多看法,每做这样一个小汇总,那么这个过程不需要专门去记,只是需要去听、去积累。
我们文科的学习宗旨就是积累的过程,有的时候,你的积累不是说要背很多的东西,只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受和熏陶,听到、看到、想到。
所以,不是说你非要原原本本、扎扎实实的背下来才可以,不是的。就是一个放松去积累的过程,保证自己见得多,听得多、看得多,有这种阅历,就是我们考研人应该具备的素养了。
而且这些内容听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你自然就有一种很大的提升感觉。这种提升不是说能够用语言可以去表达的,就是你感觉你的思想境界,你对问题的阐述,不知不觉你在纸上落笔的时候就有话可说,而且说的越来越有逻辑性和思想性了。这就是一个放轻松去积累的过程。
以上我说了凯程为同学们所做的准备,你们可以去听哪些东西,看哪些东西。
如果你作为一个考研的宝宝,你的时间掌握得很好,你还有时间,你再看看其他的公众号,你还可以看好多的学术论文,你还有时间去关注其他的教育著作,那么你就去建立一本随笔,把所有你平时看到的这些短文章或者长文章,以一种读书随笔或者读书笔记的形式去记录一下。
你想详细记录就详细记录,你想简单记录,就抓要点记录,你不想记录也可以不记录,去感受就可以了。当你感受得多的时候,你自然而然就功到自然成了。
希望我这么来说怎么利用热点,大家能明白怎么去做。这是一个我有时间就去多做很多事情的任务。我没时间就把老师在四轮课堂上讲到的东西掌握好,听好就可以了。
而我们课堂上讲的热点有一个好处,很结合我们答题,需要怎么答,那么我就把这些内容做好就行,剩余的完全看同学们是否学有余力,再层层扩展和深入。
也许有同学会问:“老师,我也知道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学习方式。那么请问你个人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这些热点会做笔记吗?”
我个人向来做笔记,但是我做笔记从来都不做很详细的笔记,一律提炼框架和关键词。我碰到一些好的话语,一些好的关键词,我就用逻辑框架图,感觉很清晰明了的总结出来,自己下次再看的时候能明白,就可以了。
那么这是我个人的学习方式。如果你们喜欢的话也可以照用,如果你们不喜欢也可以不照用。那么未来我们在复试的时候,如果说你有一本自己的随想笔记给老师展示也挺好的,你也可以从现在一做这样的相关工作。
如果说:“老师,这简直是这是我学习的负担。”你就千万别做了,我们就把大纲知识点本身的笔记做好,剩下的热点内容听老师的补充就可以了。
详细音频和视频可以关注公众号“徐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