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和】万寿宝塔(5)【原创同人文】

作者的话:在写这一章节的时候,我曾问@花间有鹿来 一个问题:“你会不会漫无目的地去做一件事?哪怕看上去没有什么用。”因为我也经常这样,做一些看上去很无聊的事情。我发现花间也是类似的情况,或许是为了放松,或许是为了满足好奇心。
本章里的言和,便是做了这么一件看上去很无聊的事情。确实,以我自己为原型的。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的情况,有的话,可以在评论区交流一下。

第05章 分洪区
白色瓷砖铺了墙面,玻璃都是蓝绿色的,金色的行楷字“荆州市图书馆”放在了建筑物的顶端。门口停满了自行车,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却井然有序。
“建国前的地方志有,建国后的反而找不到。”言和漫步过高大的书价,上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书目。许多书都已经很老了,在原有的书外边又裹了一层包书纸。书籍上是毛笔写的书名,稍稍有些潦草。
缓缓地迈着步子,不愿意多发出一丝声响,时而站在告示板前凝视,时而张望着书柜上的索书号。
《湖北省荆州专区统计年鉴1954》言和细心地从书架上取下厚重的年鉴,上面满是灰尘,弄脏了言和洁净的手指。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繁简夹杂的红色小字,印在了年鉴的的扉页,留下了大面积的留白。言和用手轻轻抚摸着泛黄的书页,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书上留了一面的版幅,记录那次大洪水。遇难人数、失踪人数、受伤人数……一个县一个县的列成表格。那时没有激光印刷,都是油墨印刷的书,半个世纪快过去了,一个个阿拉伯数字的边缘都变得模糊起来。纸张变得很脆,言和担心一不小心,就会撕开书页。
书中提及了“荆江分洪区”,可是只是提及过。这个分洪区,言和从来没有听说过,根据上下文推测,在荆州南岸的公安县。言和看完这些资料,又开始去寻找关于荆江分洪区的资料。
站在水利水电类的柜子前,言和又开始仰望着书架上的书了,像是渺小的蝼蚁,仰视那重岩叠嶂。
身体贴着柜子,但是不敢用力,睁大了眼睛,从书脊上一本本扫过。花花绿绿的书,大大小小的字,像是幻灯片一般涌现在了言和的眼前。可惜,没有什么是介绍公安县分洪区的。
图书馆天花板上挂着的电风扇无声地转着,墨绿色的叶片划出荷叶似的圆。
言和用手绢细致地擦着额头上的汗水,见太阳已经到了天空中央。言和本来跟家里说,中午要回去吃饭的。现在看来要食言了,言和在没有弄清楚分洪区之前,她并不想回去。她,一介高中生,自然没有BP机,估计家人又要生气了。
言和在荆州市里找了家街边的炒菜馆,花两块五毛钱,要了一盘豆角腊肉炒饭。掌勺的厨师把灶台直接架在街边,用那直径将近一米的黑色风扇对着外面吹。火比一般人家里旺,因而炒得也很快,整个巷子里都是那带着香气的油烟味。
这文献资料一筹莫展,言和吃饭倒也觉得不香。
“你这个衣服不错啊,哪家店买的?”“就是XX街的那家铺子,这个月在促销。”这是隔壁桌两个中年妇女的交谈。
言和不屑于去关心这些,她喜欢简洁的着装,对那些大红大绿的东西丝毫没有兴趣。
“等下吃完饭,去打《星际争霸》。”“这次一定要搞定。”这是后面一桌两个男青年的交谈,他们穿着拖鞋,留了一寸多的头发,有一个还戴了墨镜。
言和同样没有兴趣,因为她完全没有玩过这些游戏。不过这倒提醒了她,她匆匆吃完饭,然后坐公交车,摇摇晃晃去了那个“欣欣网吧”。
熟悉的桌椅,熟悉的灯光,熟悉的招牌,提醒着言和想起自己堂姐带自己来这里的时候。
两块钱一个小时,确实显得有点贵。她犹豫着,倒不是因为这价格,而是因为从小到大,周围的人就一直告诉她,网吧是个吃人的“坏地方”,千万不能沾染。言和在想,自己这回主动进网吧,是不是就从一个“好姑娘”变成了一个“坏人”了?
十七岁的心智,足够言和思考这个问题。她的堂姐被家人吹成神话一般的人物,还不是主动进了网吧……可见是否进入网吧,和是不是“好人”无关,关键要看用网络做什么。有人把网络当做玩具,有人把网络当做工具。
言和站在网吧面前,抬起头望着那油布的招牌,最终还是走了进去。坐在了电脑前,紧紧地盯着屏幕。
“Microsoft Windows 98”的黑色大字,映在蓝天白云之上。
言和俯看着桌子上的键盘,一个个大写的英文字母,看着就像天数一般。白色的键盘有黄色的油污,上面的黑色文字稍稍有些磨损。那长长的“空白键”横在键盘的下方,让人一眼就瞧到。
还好不需要键盘也能上网,浏览器的首页是一个目录网页,里面罗列了各个网站的超链接。
盯着传送文件的窗口,看着那只有几帧的动画,一张纸从一个文件夹飞到另一个文件夹。
《欣欣向荣的长江水利水电科研事业——建国40年回顾》,国内期刊《长江科学院院报》的往期文献。图文的内容看得言和眼花缭乱,还是高中生的她根本看不懂那些图纸。
“1951年,为了兴建新中国成立后长江上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工程,刚成立不久的长江水利委员会与武汉大学合作,进行了科学实验工作,并取得了多项重要科研……”言和读着那模糊的文字。当时的扫描仪与显示器远不如后世,向外凸起的显示器还时不时闪烁。
“意思是,长江发洪水,就炸开南岸的堤坝……让洪水进入分洪区,从而降低水位,保卫荆江平原、江汉平原的安全……”言和结结巴巴地总结到。
资料显示:荆江分洪区南北长68公里,东西宽13公里,有效容积71.6亿立方米。在1952年开始动工,1954年首次投入使用。实践证明降低沙市(荆州东南)水位0.96米。
言和似懂非懂地读过这些文字。其它上网的网客,都被中小学生簇拥着,唯独言和坐在网吧里,孤零零的一个人。
感觉到莫名的难受,离开网吧,言和慢吞吞地踱着步子,沿着荆江大堤,回到了自己家里,路过万寿宝塔时,都来不及仰望片刻。
“你到哪里去了?”母亲坐在柜台后面,打着毛线衣,抬起眼皮,望着走回来的言和。
“市图书馆。”言和直截了当地回答说。她本来就去了图书馆。
母亲又低下头,看着手中的几根钢针,很有节奏感地织着毛线,这可得盯着瞧,一丝一毫都不能有差错。
瞟一眼那旧日在公安的照片,言和浮想联翩。
到了晚餐,夕阳在江面上映出长长的光影,西边的天空昏暗无光。父亲穿着蓝色的工作服,回到了家里,把手套一摘,扔到了桌子上,然后解着领口的扣子。
言和乖巧的下了楼,她不需要提醒,到点就下来吃饭了。言和显得有点瘦弱,眉清目秀,衣服干干净净。
“言和啊,你今天到哪里去了?”父亲坐在桌子边,背对着言和,手里拿着蒲扇,给自己扇着风。看得出,他感觉很热,真不知道是夏日的天气热,还是他心里热。
母亲穿着围兜,炒着菜,炒好一个,就用碟子盛着,端上桌子。
“市图书馆。”言和回答说,她家里人总是如此关心她,可是十七岁的她觉得这是过分关心了。
“言和,你也学会说谎了?”父亲转过身,迅速地站起来,眉毛凑到了一起,瞪着言和看。
言和后退两步,本能地抬起手保护好自己。她心里又开始嘀咕,自己的父亲就是如此反复无常,前些日子教训堂兄时就是那番模样了。
“我没有撒谎。”言和回答说,因为言和觉得自己没说谎,她说的事情确实发生了,她确实去过图书馆,因而不算是说谎。
言和的父亲上前,伸手抓住了言和的手臂,将言和拖拽过来。言和不愿意和父亲争斗,只是觉得恐慌,她自知自己做过的“亏心事”,但是她还不明白自己的父亲是如何得知此事的。
言和绞尽脑汁,开始想着辩解的言辞。
“说!你去网吧干什么了?”言和的父亲斥责着言和。言和睁大眼睛,面对着父亲,父亲激动着,胸腔的热血涌上脸颊,眼睛吐着怒火,像是那门上贴的门神似的。

除了在篇首的那个“漫无目的地去完成一件事”之外,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事情,大概就是这种偷偷摸摸去网吧了。这个剧情的安排我也和花间交流过。诚然,未成年人去营业性网吧是不鼓励也不允许的。(没有找到截至1998年,禁止未成年人进出营业性网吧的法律),但是我综合考虑,还是安排了这个情节。我有我自己的理由。大家也可以在评论区交流交流:如何评价《万寿宝塔》中言和去网吧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