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百万粉丝医学博士近期被群嘲之我见
这是个内卷无处不在的世界,
某音某百万粉丝的医学博士最近被健身圈集体排斥嘲讽了;我也是刚觉察到的;这时我想起来一句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话说这个女医学博士我可能是在半年之前关注她的吧;一开始也不无欣赏;
她倡导轻断食理念,教人如何避免生活中肥胖,致力于减肥大计。而且是从轻断食入手,教人如何科学轻断食以达到养生,健康,控制慢性疾病的目的
这无可厚非;毕竟,自从荣获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的大隅良典发现了人体自噬机制之后,轻断食就被尊崇养生的人群所接纳和采用。其中也不乏明星和大咖。所以这个女博士的初心是好的;
但是,正如我文章开头那样,这是个内卷无处不在的世界;你这样教人也就罢了,久了却时不时的诋毁一下辟谷,诋毁一下健身;这就怪了;不踩别人一脚突出不了自己的优越吗?
似乎除她倡导之外这些生活方式的存在就是减肥的绊脚石。
这种态度未免偏激,对其它行业也是个冲击;甚至可以说不公。毕竟她算是公众人物。说出的话也可谓掷地有声。带来的影响也是非常可观的。
这些天我看健身圈和健身爱好者不少人拿她开玩笑,让她出一个“一周练成一身腱子肉”教程;“阿姨只是在筛选她需要的低智商客户”;“凭一己之力干掉整个健身圈”等等的评价……
对于这些评价我也真的是忍俊不禁。
有仇必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我觉得作为一个集辟谷,轻断食,健身全部都亲身尝试,经历过的人,
是有资格对这些养生项目给出一个基于自己亲身试验后的总结的。这些不是照搬网络上的知识。而是亲身实践。
首先我这里想说的是很多事你不清楚,实证实修一下不就知道了吗?相信比怀疑多一次机会。对于健身,正式的力量负重训练我坚持了大约1年多,频率为一周三次左右。那涨了多少肌肉呢?作为女性,肌肉长得真心很慢。肉眼可见的腱子肉真的不明显;倒是有时候自己拍拍视频的时候,觉得身材比较之前更加紧致了而已。体重没有太多的变化。从 一年前的55公斤,到如今的49公斤左右;从数字上看,在减肥圈根本不值一提,但是从现实角度周围人的评价来看,“视觉效果瘦了很多”是他们一致的评价。
在生活中融入了健身之后,还有一个感觉就是,“运动真的能让人快乐”;运动过程中和过程后,都可以。尤其是运动完回到家,感觉精神无比的放松。脑海中有一种欣快感……这是自己的感觉,但基于任何有可能的心理暗示,我觉得也可能和各个渠道听到的运动后人体能分泌“内啡肽”“多巴胺”有关吧。
但是仅仅是心理暗示就一定能影响人的主观感受吗?比如人感到天热或者天冷,心理暗示不热或不冷有用吗?我觉得基本没用。所以必然有真正的感觉在,才会有相应的感知。
轻断食:在一开始采用轻断食的时候,我发现想持续性坚持不是一个容易的事。尤其是什么时候断食,什么时候进食?这个问题基本上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因为你发现网上说什么的都有。还都头头是道。这是个信息咨询无比发达和丰富的世界。
没有自己独立观点和独立观察的人很容易无所适从。
一开始坚持早上不吃。中午12点开始第一餐,晚上8点结束一天的进食。这是容易做到的,且一段时间后看到了效果,我瘦了。且比只进行健身运动瘦的更加明显……当然这里我不想也不能抹杀健身对塑型的重要作用。只想说一下假如过程中加入了轻断食,这会让你瘦的更快。但很快,瓶颈期出现,那就是无论如何再也瘦不下去了。或者说。这种轻断食模式坚持着有点难……
因为根据我的习惯,我晚上睡觉比较早,有时候9点10点左右就会躺床上了,那么晚8点吃完最后一餐就意味着整个晚上我代谢比较低的情况下,肠胃还要持续消化食物。
好了,这里可以引入“辟谷”了。那么我来看看古老的先人们都是怎么养生的。古代有四句养生箴言:“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古代的申时对应现代的15:00-17:00.申时以后吃太多,不利于人的新陈代谢和人体健康。
那么结合古人养生智慧,我近期把断食时间改到了晚18:00,18:00之后不再吃任何东西,次日10:00可以开始次日当天的第一顿饭,或者10:00开始可以吃东西了……
这是严格意义上的16:8轻断食。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活动状况进行灵活调整。比如假如上午8:30去健身和运动,那么运动之前吃些健康食物可无不可。控制最后一餐的时间为晚上18:00或19:00就可以了。坚持执行后,我发现瓶颈期又突破了。每天早上空腹体重为49公斤左右,偶尔也会达到48公斤多;按照身高,这就是我的标准体重范围了。我无意让自己更瘦,健康就好。或许我本来追求的就是健康。
我发现人的认知有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的增加或者年龄阅历的增加而变化。几个月之前我认为那些急于减肥的人太急躁,减肥只为了美观和漂亮。但如今我不这样想了。因为认真梳理一下底层逻辑,健康就意味着标准。如果你的体重不是标准值,那么你是不是健康真的有待商榷。更加可能的就是意味着不健康。肥胖更多的不是外观问题,更加是一种疾病。
好,我正式引入“辟谷”;我认为这个词被当今的人玩坏了,或者被曲解了。看看那些精气神充沛饱满,面色红润紧致光滑的道士们或者修行者;他们仙风道骨,已经很清瘦了,他们有必要辟谷吗?显然没必要。那么他们为什么辟谷?出现这个问题的时候,也许你才更加谨慎的对待“辟谷”这个词汇。辟谷在现代人眼里意味着“不吃饭”;“减肥”;这是一种很狭隘的理解。除非一个人你真正按正确流程去辟谷过,否则我不认为你有资格评论辟谷。
可以说根据我的体验,我认为辟谷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有一定强度的调节。
如果一个人对辟谷没有深层次的了解,我不建议轻易尝试。因为真的会扭曲这个词。
根据我的经验,我觉得辟谷能让人瘦的底层逻辑不是那几天不吃饭所以你瘦;
而是深层次从心理层面调节一个人对食物的态度和欲望。辟谷几天之后的人会明显发现,你对食物没那么依恋了,你的味觉更加灵敏发达了,你对食物的原味没那么抵触了,你不再执着于“吃香的喝辣的”才能满足,不再执着于大鱼大肉和香肥厚腻的东西,你更加珍惜粮食和食物,你会重新审视你和食物的关系,你不再饮食无度而是变得更加有自控力,甚至平时能让你上瘾的那些东西你都可以更容易的“放下”;这不是一种“少吃就瘦”的物理调节,而是一种神秘的心理调节。这是一种“破我执”的过程。
相应的,我也曾听到过通过规律的健身和锻炼,也能增加人的意志力和自控能力。
所以辟谷先辟心。这简单的几个字;只有去做并且做的到的人才有感觉。
如果那个医学女博士有真的去体验过辟谷,我不相信她再轻易的去否认辟谷对体重的调节作用了。
“道”是一种神秘的东西;一个人的健康并不仅仅依赖于一项生活习惯或某种生活方式。而更加是种种方式的组合。以及自身不断的摸索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