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容易误测为intp(注意,本视频含有极强攻击性)

感觉出现这种情况(想被测为INTP、MBTI鄙视链)可能和理性(对感受性内容进行非感受性处理与表述的思维方式)崇拜有关,而理性崇拜下面又分化为「无意识」和「有意识」两种。
「无意识」的理性崇拜(下文简称「无意识」)可能来源于社会本身的价值倾向(我本人倾向于认为「社会本身的价值倾向」来源于「社会在现有条件下(科技、思想等的限制)最低成本保持稳定的需求」),是人们丧失质疑精力或能力而潜意识接受的崇拜。这样的崇拜不会产生特定目的的行为(在MBTI的自测上表现为选择自己崇拜的、而非符合自身的)。
「有意识」的理性崇拜(下文简称「有意识」)则同样来源于社会本身的价值倾向。但与前者不同的是,它是一种意识到「社会本身的价值倾向」、而反过来利用这样的价值倾向企图达成自己目的的一种手段性的崇拜。
如果上述推论没有出错,
那么「无意识」的根源便在于「社会本身的价值倾向」,而「社会本身的价值倾向」又来源于「社会在现有条件下(科技、思想等的限制)最低成本保持稳定的需求」,所以要根除这种崇拜,需要发展价值多元的社会(这时候要考虑社会在何种条件下最低成本保持稳定的其中一个需求是价值多元,或者考虑如何打破这种熵增的趋向(表现为社会将在现有条件下的最低成本中保持稳定)
而「有意识」的根源看上去有两个,但因为抱持有「有意识」的人们意识到了「社会本身的价值倾向」,即保留了一定的质疑精力和能力,所以这个因素对他们的影响可以暂且忽略,转而探讨他们这样手段性崇拜的目的。
这部分如果将目的归类的话,我只能想到「被认可」、「去打压」、「被认可和去打压」这三大类。
再继续往下论述的话,我个人觉得应该会推出「私有制」这另一根源,但首先对于目的的分类不一定准确,再加上分类后的情况本身也相对前面的论述更为复杂,所以我在这里就不作论述了。
(顺便说一下,虽然我认为「想成为INTP」和「MBTI鄙视链」的来源都是「无意识」/「有意识」,但不代表有「无意识」/「有意识」就一定会导致这样的行为/思想(举个例子的话就是,后者(「无意识」/「有意识」)是前者(「想成为INTP」/「MBTI鄙视链」/「想成为INTP、MBTI鄙视链」)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其实如果研究「MBTI的讨论人群」(这里的讨论包含「理论讨论」、「话题讨论」还有「结合前二者而形成的讨论」)都由哪几部分人群组成,其实还有「个人探索」和「理论中立」没有谈到,但再说感觉就太多了,所以就先这样吧)
(抱歉,可能思绪有点混乱不清,还请大家不要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