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的网民与游戏经历

2021-08-31 02:31 作者:文科生的圣十字  | 我要投稿

深夜随笔,瞎即罢写。

小时候家里虽然有一台Windows 98的二手米壳台式,但囿于家庭经济原因,是上不了网的。大概到小学三年级左右,家里才有了第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在此之前都是看别人玩。我的父母虽然在其他一些问题上相对开明,但对于游戏等一些事情的价值观也是很传统的。我母亲认为玩物丧志,不允许我玩电脑游戏。小时候我也深受这种观念影响,虽然在家里有了电脑之后有几次偷玩的经历,小学的电脑课上也偶尔玩过什么魔塔加血版之类的,不过最终是不玩游戏了。这一直从三年级持续到了高一,大约是七年的时光。

小学的时候网络普及率远不如现在,更何况当时智能手机也才刚刚诞生。小学同学往往去别人家蹭网玩游戏,多是像4399这一类的,然后就是cf、摩尔庄园、赛尔号等。我是从来没有这样蹭过游戏的,因此相比于我周围的同龄人,我少了这样一种增进人际关系的方式,缺失了这样一种时代记忆。如今回想起来,如果我小时候就能够畅玩游戏的话,说不定人际关系会更好一些,会更早地学会一些社交技能。

不过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继承了我父母的观念,即玩物丧志,因此我也限制住了自己的行为。但是这并不是因为我理解了玩物丧志的意思,而是在这种观念的灌输下认为玩游戏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因此自我限制。至于丧志,我从来就没啥志向何来丧志一说。如果一个人真正有了坚定而伟大的志向,区区游戏怎么可能会使他沉沦。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许只有经历过艰难困苦,深刻体会过社会与现实,才更有可能立下坚定的志向吧。总之,依照我的观察,人往往不是玩物丧志,而是丧志玩物。

那么这段时光里,我都是怎么使用网络的呢?不能玩游戏,我就只能寻求其他娱乐了。最早是跟着我母亲一起看电视剧,我印象最深的是和我母亲一起看潜伏,当时还是土豆网。后来我开始对哆啦A梦产生了浓厚兴趣,就看了很多集。之后借着哆啦A梦接触到了bbs论坛,我先后在哆啦俱乐部和哆啦A盟注册,那是2008年的夏天。但那个时候我属于是真正的小学生,不仅是小学生,现实中还内向,不敢和人打交道,在网络上的行为可想而知。虽然也没有太过火,但我还是发了好些帖子希望引起关注,比如发些什么临摹之类的,参与别人帖子的讨论,频繁刷新论坛首页看看有没有人回复我。由于哆啦A盟已经倒闭,我现在无法查看我当年的发言了。到了有一天,我以非常自大的方式要求帖主再发一遍内容,原因是我找不到了。那位论坛元老以非常愤怒的口吻给我发来私信,怒斥了我的行为。从此我再也不敢乱说话了,直到初一初二左右,才偶尔会在贴吧发一两句话。bbs很快就不玩了,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自闭上网。到了初中我开始看英美剧,先是生活大爆炸,然后是星际迷航,再然后是神秘博士,其中还有飞哥与小佛之类的卡通,因此初中三年是随着这些英美剧和卡通度过的。初中我也开始接触贴吧,但主要是看神秘博士吧和飞佛吧的内容。感谢这些英美剧,它们为我初中乃至后来的英语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上高中以后我搬家了,搬到了学校附近的学区房暂住。我父母认为应该告别网络了,给我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于是高一一年我没有接触有线网,每个月只是用着拢共140M的流量看一些新闻查资料而已。过了一年以后我的父母先忍不住了,决定接上网买台新笔记本,那是2015年的夏天。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入宅了。我开始逛b站,入坑了lovelive,追新番。说起来有点可笑,最初知道lovelive的时候,心想这个东西谁会感兴趣,后来暑假实在没啥看的,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看了动画,然后就入坑了。我有个哥们也是一样的经历,我推荐给他lovelive,他不能接受。等我放弃推荐一段时间以后,他突然入坑,只是他入坑的时候final live已经过去一阵子了。20164月,缪斯fl宣告了缪斯时代的结束。我一时感到失去了些什么,虽然当时水团已经诞生,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由于水团的人物设计、推广动机等等原因,都让我有一种本能的抗拒,即觉得这是模仿缪斯的替代品,无法接受。我当时明确地对自己说希望能够找到一部新作品关注,填补缪斯的空虚,然后我就看到了囧星人的东方系列视频,也是那年4月,我入坑了东方。

其实差不多从15年开始,我打破了游戏的禁忌,开始接触游戏。我拿到了从我父亲手上退役下来的一台荣耀,我下载了lovelive的手游。我经常晚上写完作业以后躲在被窝里打曲子,我记得当时b站上还有专门的谱面练习的视频,锁屏后就可以练习。可惜我是音游苦手,ex难度只能打一单曲。之后我所接触的游戏就是东方永夜抄,永夜抄是在一台二手的IBM ThinkPad上玩的,一玩就是两年,直到高中毕业。必须说一下,这台thinkpad的按键手感挺不错的,里面有机械结构。可惜我不仅是音游苦手更是飞机苦手,直到大一还是大二来着,我才终于打通了永夜抄的e

因此,非要说起来,我真正开始大玩特玩游戏是在大学。在成年以前,我从来没有充分地接触过游戏。但即使上了大学,我也只玩单机游戏,主要是钢铁雄心4这些。因为我晕3D,动作类游戏也玩不来,只能打自闭游戏。

我现在当然不会简单地认为游戏是什么不好的东西,相反我曾经跟一位大学同学说,假如我有了子女,我会在他十岁十二岁左右开始让他接触游戏,因为现如今游戏已经成了青少年社交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虽然二十年来针对游戏的各种负面舆论和禁令层出不穷,但我还是那句话,堵不如疏。与其不让未成年人玩游戏,不如教会他们如何与游戏这些事物共处。毕竟人总是要长大的,如果从小不能培养孩子管理自我、抵制诱惑的能力和意志的话,等紧箍咒一解,这些事物很可能就如崩溃的堤坝一般,化为诱惑将人冲垮。只是可惜,似乎没有多少家长有这个能力如此培养孩子,因为至今很多家长也还是没有充分接触认识过游戏这些事物,甚至自己也难以抵御某些诱惑。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这种断代的痛苦至今横埂在我们的教育事业和家庭之中,不停地给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带来不必要的折磨,保守观念与发展现实的不协调仍然在制约着我们的流行文化产业良性发展。我只能希望,如今这把刀,最终能够如庖丁解牛一般,真正地解决真实的问题,而不是成为快意一时的工具,在之后遗患无穷。


我的网民与游戏经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