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制作人4号笔记-直播前如何构建完整的话题

晚上好,又见面啦~
大家的疑问我都收到了,因为前段时间社团处于运营前的最后准备期,所以没什么时间回复私信,请见谅。
关于上一期,有观众反映在实际操作的时候遇到了诸如:不知道从哪开始、感觉自己编辑起来的话题无趣等问题。关于这些问题,本期将会作出解释。

在此之前,作为观众的你能否回答一个问题呢?在打开这篇文章前,这一天你做了什么?是吃饭?睡觉?打电动?或者根本还没起床呢?

感觉到不知道在话题准备中从哪开始很正常,因为我们的思维总是很笼统地对某类事情进行整体的概括,很容易忽视一些细节——这些细节的编辑是思维再好的人都无法能够比拟事前通过缜密分析和构思出来的东西。
诸如“压根还没起床”这种看似无话可说的事情,再联想到睡前、醒来、心态等原因,可以做到分享的事情实际上并不少。那么,要如何让平淡的事情变得有趣?这里就必须提到二次编辑的作用。
在经过短暂编辑后形成的一个连续性话题:“睡前的网抑云”“睡觉的姿势”“emo到天亮后刚准备睡着楼上楼下隔壁传来的360°环绕音效的装修声”“在自己犹豫是和对面讲道理还是让对面讲道理的时候,挂在床头的平板因为震动从支架上掉落,帮我完成睡眠”
“所以说大家晚上睡觉一定要把手机平板从懒人支架上取下来,我现在鼻子都还在疼!!”
如此编辑以后,还会觉得话题无聊吗?

关于如何开始,首先是要学会去发现。
作为虚拟主播,哪怕是资深宅都应该接触不一样的新闻与生活。你所分享的故事不是非得发生在自己身上,可以是从别的地方,别人那里听到或者见到有趣的事情,通过一连串相互“关联”的事件从而分享出去。
这项技能的练习方式很简单,就是类似日记形式的“随手记”。
相信大家对于“日记”这东西并不陌生,它的种类很多,但本质上是记录一天。
而随手记不同,它是由一两句话概括某一件小事,或者说一个瞬间自己脑袋里闪过去的思路。这样是为了培养想要成为优秀虚拟主播的你发现生活的能力,在后续的工作中,从无数事件中尝试组合,二次创作成独属于自己的一天,然后通过关键词提醒,在直播中进行讲述。

作为主播,不要让观众去主导话题走向,这是不明智而且混乱的。在直播间人少,说话的人少的时候尚且能应付。但随着人数的增多,问题五花八门没有一个统一方向时,无论是在新观众无比差的感官上,还是在应付各种压根联系不到一块的问题时,对于主播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且会限制主播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主播需要主导话题的方向,但这个方向并不是主播说什么就是什么。比起“我们正在聊XXXX”去否定对另外一个话题感兴趣的观众,不如吸引他们,让他们加入新的话题。或者本就是一体的话题当中。

在准备话题的阶段,作为话题的发起者需要考虑的东西一方面是受众,另一方面是接受面。
比如,宠物方面的话题接受面肯定比高数要高得多——但是不代表高数类的问题不能去讲解,只不过换种方式,将着重点放在别的地方增加本不属于它的接受面。
比如,新的高数课堂上,后面三排全倒。自己顶着彻夜失眠的状态来到教室里,心里盘算着能在我们学校教导高数的人应该从发型上就能判断一定是一位强者的老师。自己要不要假装尊重认真听一下?可是好困啊o(╥﹏╥)o。直到看见有一双大长腿迈进教室,睡意顿时全无。全班难得的集体认真听课,教室除了老师声音以外就只有我擦汗的声音。为什么?他们看她是美女,我看她是来索我命的老姐啊!!!

虽然有恶搞成分,但是不是让很多人产生一种如果自己有亲人担任自己不怎么感冒的课程老师,同时又碰巧教导我们班那种想象整个人都不好的联想?是不是话题很快就会被打开呢?再围绕读书上学这个核心思路,去分享自己喜欢的课程,做笔记的习惯,和老师斗智斗勇的投胎小技巧等等。

话题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它必然会与之关联的东西存在。学会如何将话题作为非单一的存在,学会发现这种关联。
这里是空洞魔方,感谢大家的阅读,我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