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元《旅游学概论》(第7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考研真题:
概念题:旅游学[扬州大学2022年研;浙商大2012年研;南开大学2011年研]
【答案】
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旅游业及其开发和经营活动,以及研究旅游供求双方活动的开展对旅游接待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一门社会科学。旅游学以各种旅游活动为研究对象,将旅游作为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研究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内在矛盾,并揭示这种矛盾运动的规律性。旅游学是一门由多种学科理论和知识交叉的边缘性应用学科。从世界范围来看,旅游学研究始于近代社会。在一个多世纪的学科发展史中,旅游学研究经历了从单纯发展到丰富,从浅薄发展到深刻的演进过程。
旅游(艾斯特定义) (Tourism, IASET definition) [扬州大学2022年研;山东师大2018年研;中山大学2017年研;河南师大2015年研;江西农大2015年研;华南理工2012年研]
【答案】
“艾斯特”组织对旅游的定义十分具有代表性,该组织认为:旅游是由非定居者的旅行和逗留而引起的诸多现象及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形成长期定居,也不牵涉任何谋生性的赚钱活动。其特点有: ①旅游学所研究的所有“现象和关系的总和”皆因“非定居者”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所引起。②“非定居者”体现了旅游活动的异地性。③强调“不会定居”规定了旅游活动的暂时性和非移民性。④强调“不从事任何收入性的赚钱活动”体现了旅游活动的非就业性。⑤“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包括了旅游者的活动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现象和关系,反映了旅游和旅游学研究内涵的综合性。
游客(罗马定义) [浙商大2013年研;山东师大2008年研]
相关试题: 游客[扬州大学2022年研;浙商大2020年研;湖南师大2018年研;江西农大2015年研]
【答案】
根据罗马会议规定,游客是指除为获得有报酬职业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是自己常住的国家去访问的任何人。分为两类:
(1)“过夜旅游者”:到一个国家作短期访问至少逗留24小时的游客 (消遣型、事务型)。
(2)“短程游览者”或“当日往返旅游者”:到一个国家作短暂访问逗留不足24小时的游客(包括海上巡游旅行者)。
地理集中性[湖南师大2023年研;青岛大学2017年研;浙商大2013年研]
【答案】
地理集中性主要是指现代旅游活动的开展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性,即旅游目的地相对集中在少数国家或地区甚至某些地点的现象。正确认识地理集中性,在微观层次上,对旅游企业的选址和经营具有积极意义;在宏观层次上,有助于指导旅游目的地对该地旅游业进行规划和管理,从而促进可持续旅游发展。
间接旅游企业[湖南师大2023、2017年研]
【答案】
间接旅游企业,是指那些虽然也为旅游者提供商品和服务,但其主要供应对象并非旅游者,或者说旅游者的存在与否并不危及其生存的企业。如出租汽车公司、餐馆、宾馆、礼品商店以及游览娱乐企业等。
旅游动机[扬州大学2021年研;湖南师大2020年研;华南理工2018年研;浙商大2011年研;中山大学2011年研; 山东师大2005年研]
【答案】
旅游动机是指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决意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即促使一个人有意于外出旅游以及选择到何处去、开展何种旅游活动的内在动因,是一个人外出旅游的主观条件。旅游动机包括旅游者身体、文化、社会交往、地位和声望等方面的动机。旅游动机往往会受到如学习、态度、文化知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旅游资源[浙商大2020年研;河南师大2019年研;西北师大2015年研;江西农大2015年研;河北大学2014年研]
【答案】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或对象,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旅游吸引功能。旅游资源的特点有:①多样性;②吸引力的定向性;③垄断性或对特定环境的依赖性;④非消耗性;⑤可创新性。
旅游基础设施[桂林理工2021年研]
【答案】
旅游基础设施是指旅游地建设的基本设施,是为了旅游地居民生产生活需要所提供给大家共同使用的设施。这些基础设施不直接为旅游者服务,但是旅游部门和企业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即旅游基础设施主要使用者为当地居民,同时也必须向旅游者提供的一些设施,具体包括: ①一般的公用事业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如供水系统、排污系统、供电系统、停车场、机场、火车站等;②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设施或条件,如医院、银行、公园、治安管理机构等。
旅游业[浙商大2020年研;桂林理工2015年研;江西农大2015年研;华南理工2014年研;河南师大2014年研;陕西师大2014年研;东北财大2005年研]
【答案】
旅游业是以旅游者为服务对象,以旅游市场为联系纽带,以旅游资源和设施为基础,以旅游经营活动为中心,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产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旅行社、饭店业和交通运输业构成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旅行社部门、交通客运部门、住宿接待部门、游览场所经营部门和各级旅游管理组织是旅游业的五大部门。
旅游产品 (tourist products) [浙商大2018年研;华南理工2014年研;中山大学2013年研;天津商学院2006年研;西外2005年研;山东师大2005年研]
【答案】
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生产和开发的,为了满足旅游者的特定需要的一切有形实物旅游产品和无形服务旅游产品的总和。旅游产品是一个整体概念,它包含五个层次:核心旅游产品、形式旅游产品、期望旅游产品、附加旅游产品和潜在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由实物和服务构成,包括:旅行商集合景点、交通、食宿、娱乐等设施设备、项目及相应服务出售给旅游者的旅游线路类产品,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单个企业提供给旅游者的活动项目类产品。根据不同的主体立场,分为整体旅游产品和单项旅游产品两个层面。
包价旅游[扬州大学2022年研;桂林理工2015年研;浙商大2014年研;四川大学2005年研;西北师大2004年研]
【答案】
包价旅游是旅行社企业事先规划、组织全程的活动项目,是面向消费者推出的包揽全程服务工作的一种打包式旅游产品,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开始前即将全部或部分旅游费用预付给旅行社,由旅行社根据同旅游者签订的合同,相应地为旅游者安排旅游途中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活动。它分为全包价和小包价两种。前者包括一次旅游活动的全部旅游服务;后者只包括其中主要的几项服务。
旅游景点[桂林理工2017年研;湖南师大2016年研;浙商大2013年研;南开大学2011年研;山东师大2006年研]
【答案】
旅游景点是指对游客有吸引力、并被规划和开发的旅游资源。它集中反映和展现了旅游目的地的民族文化、自然风貌、人文情怀等。从广义上来说,任何一个可供来访游客参观游览或开展其他休闲活动的场所都可以称为旅游景点;规范意义上的旅游景点是指那些由某一组织或企业对其进行管理,同外界有明确的界限并有固定的出入口,对游人的出入行使有效控制的游览点或参观点。
国家旅游组织[扬州大学2022年研;湖南师大2022年研;南京师大2021年研;桂林理工2020年研;浙商大2014年研]
【答案】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 (UNWTO) 的解释,国家旅游组织泛指一个国家中为中央政府所承认,负责管理全国旅游行政事务的机构或实体。一个国家中的最高旅游行政管理机构通常都代表该国的国家旅游组织,国家旅游组织的设置既可以是政府编制,也可能不是政府机构。成立于1901年的新西兰旅游局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旅游组织。据统计,目前全球至少有175个国家设立了国家旅游管理部门。其类型主要有: 国家旅游行政管理机构(NTA) 和国家旅游组织(NTO)。
世界旅游理事会 (WTTC) [浙商大2021年研]
【答案】
世界旅游理事会是于1990年成立的全球性的非政府间组织。其领导班子是由19名成员组成的执行委员会,成员由世界上百家著名公司的总裁、董事长或首席执行官所组成,涉及住宿业、游船业、娱乐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其使命有:①促使人们深入认识旅游业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②谋求与各国政府开展合作,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发掘旅游业的潜力,找寻旅游业发展的机会,从而实现增加就业和创造财富的目的。
旅游市场[湖南师大2019年研;河北大学2015年研;江西农大2015年研;南开大学2007年研; 燕山大学2006年研]
【答案】
旅游市场即通常所说的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与条件下,具有购买欲望与支付能力的群体,即某种旅游产品的现实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旅游市场由旅游者、购买力、购买欲望和购买权利四个主要因素构成。用公式表示为: 旅游市场=旅游者+购买力+购买欲望+购买权利。
旅游乘数[扬州大学2022年研;湖南师大2019年研;浙商大2014年研;北二外2009年研;东北财大2008年研;江西财大2006年研]
【答案】
旅游乘数是指旅游目的国或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行业的投入引起各个经济部门的连锁反应,导致本地区经济总量的成倍增加或连锁效应。即用以测定单位旅游消费对旅游接待地区各种经济现象的影响程度的系数,是产出、收入、就业和政府税收的变化与旅游支出的初期变化之比。通常有营业收入乘数、产出乘数、投入乘数、就业乘数、政府收入乘数等类型。乘数又可解释为倍数,在经济学中是指某一经济量与由其引起的其他经济量变化的最终量之间的关系。
旅游承载力[桂林理工2022年研;湖南师大2021年研;山东师大2018年研;云南师大2016年研;浙商大2016年研;南开大学2011年研;中山大学2010年研;华南理工2010年研]
相关试题: 旅游容量[中山大学2017年研;西北师大2015年研;东北财大2008年研]
【答案】
旅游承载力又称旅游容量,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环境质量和来访游客旅游经历的质量出现不可接受的下降这一前提下,所能吸纳外来游客的最大能力。它主要包括: ①社会承载力,又称社会心理承受力,包括旅游目的地居民心理承载能力和旅游者心理承载力;②经济承载力;③物质环境承载力;④生态环境承载力。对于旅游承载力的认识和理解,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在解释旅游承载力时所说的旅游活动规模或旅游活动量并非完全是指来访旅游者的绝对数量; ②一个目的地的旅游承载力不是永远静止的,而是具有动态性或时间性的特点;③由于旅游对目的地的影响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许多方面,而这些方面的承载能力很可能会各不相同,因此,当地旅游承载力极限的到达很可能会首先发生于其中的某一个领域而不是在所有各个领域同时出现。

原文来源「曹小值题库网」:http://cvedu.100xuexi.com/tk/4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