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第一视角】智己 LS7 沉浸式试驾 和001一样高性价比的选择

试驾车型为LS7 pro(顶配)
*以下内容仅代表个人简短试驾的体验,无法完全代表车辆实际完全的性能,如有出入请多赐教,能提供车源让我深度试驾(白嫖)就更好了
静态
外观
正前面观感很像一台放大的Model Y,但是钣金做工要好上很多。车漆维米尔黄很像蔚来et5的云初黄,放在这么大一台车上也不违和。整体的流线感非常好,能隐藏的摄像头都隐藏了,看着比那些为了机甲而机甲的车型好太多了。

尾部正后方看着会很奇怪,跟个凸字一样,虽然碰瓷阿斯顿马丁但尾部观感比dbx差远了,毕竟还是家用SUV没法做那么扁。
大灯灯组图片上看着很违和,实际观感还行吧,能接受但算不上好看。大灯灯组内部有智己标的装饰图案,精致。
门把手逻辑奇怪,有时候轻轻一拉就开,有时候使劲拉出来还不开,初步推测是电吸门逻辑问题,不排除是体质问题。
低配版只给了普利司通轮胎,有点抠门,想要米其林胎就必须捆绑22寸轮毂一起升级。
内饰
静态体验的是32w Elite的版本,但做工用料已经非常好了。据销售说座椅是真皮的,门板和其他地方的软包是仿皮的,这些仿皮手感非常好,好到一开始我误以为是真皮。座舱内的开扬感非常好,应该是得益于比较低的离地间隙和比较低的地台,以及全景挡风玻璃的设计。这样的设计见仁见智,反正实际体验蛮好的,看风景啥的肯定是绝佳,可惜这是台电车!另外,这样的造型让遮阳板就像个摆设一样,本来面积就小,打开之后跟没有一样。
智己L7那一套全车虚拟按键我就很烦,LS7依然是全车虚拟按键,很不方便。Yoke方向盘的做工握感可以,适应之后开起来也没什么不舒服的。智己还很明事理,把yoke方向盘做成了免费选装,供不同消费者选择。
门板的设计过于简洁,没有实体按钮就算了,甚至没有实体拉手,每次关门都很难受,必须把手指扣在按键区和门板的缝缝里才能关门。更优雅的关门方式应该是降下车窗,直接把手搭载车门上关门。我觉得这样的设计就必须配备一套好用的电动门,可惜只有顶配主驾才配备。

中控屏幕的高度有点矮,高度大概就跟星越L的中控屏幕差不多,但反应速度还挺快的。扶手箱前方有一块专门控制车辆的屏幕,系统菜单逻辑还是比较清晰的。车上三块屏幕的观感都很棒,但是副驾屏幕没有做防窥,存在给驾驶员分心的风险。
顶配的顶棚用的是翻毛皮,手感一般,跟麂皮顶棚和蔚来的超纤绒顶棚没法比,不建议为了这个配置上顶配。
座椅&空间
图片上看着奇形怪状的座椅实际非常舒适,但不包括后排中部和副驾座椅。
- 先说卖点零重力座椅吧。能够把副驾折到中控台下面的设计还是头一次见,但这样确实能让后排和前排座椅能连到一起。实际体验下来,靠背部分是非常舒服的,躺上去就像是躺在了高端按摩椅上面,但其实这张座椅只有靠背两点和臀部两点按摩哈。臀部也是舒服的,但是推托和坐垫是个钝角而非平面,小腿和腿窝就会觉得有点硌有点受力不匀。和这张座椅角度比较相似的椅子就是《流浪地球2》里太空电梯上升状态的椅子了,销售说这个是做了人体工学优化的。副驾座椅可以推到前面去,也可以当脚垫,但这样就会弄脏副驾座椅靠背的真皮(悲)。总体来讲,这张座椅比理想L7的皇后座还国王座,问界M7的牙科诊室椅也别来凑热闹了。
- 再说主驾,座椅可调范围非常大,头枕和腿托也可以电动调节,应该能够适合绝大部分驾驶者的身材了。调整好之后整体的承托感还是很好的,坐垫填充也是偏软的,一个字,舒服。
- 副驾座椅就低人一等了,为了满足可折叠的设计,牺牲了靠背侧翼的支撑,而且坐垫角度不可调,另外脚步空间被前轮拱吞掉了不少,反正我在那怎么调都找不到一个舒服的坐姿。不过开起来的时候缺失的侧向支撑也没有带来很明显的影响,足够好的悬架让人不会左摇右晃,但坐姿依然是不舒服的,总觉得座椅和背部腰部不太贴合。目前阉割的副驾座椅和零重力座椅是强制捆绑销售的,标准版副驾座椅和非零重力座椅的版本到7月份才会开放选装。

- 主驾后方的后排座椅坐感也是完全碾压理想L7的,坐垫高度已经超过了我的胳膊肘,长度也是特别长,本来打算带着软尺量的但出门忘记了。靠背角度也没问题,填充很厚实很柔软,简直就是车上大沙发。
- 后排中间的座椅就别坐人了,低人二等。坐垫很高很硬,靠背硬得跟问界M7的A柱一样。但即便如此也不会顶头。
这车算是空间魔术师了,在保证了座椅高度的情况下,1m7的车身高度内还塞下了一拳多的头部空间,而且车外看着完全没有不流畅的感觉。腿部空间在前排我的驾驶坐姿情况下,腿部空间保守有三拳多。因为这台车轴距很长,但是L113又很短,也就是说像问界M7宣传词那样做到了“空间利用最大化”。我觉得还是蛮神奇的,这么短的L113竟然还塞下了一套带空悬的双叉臂悬挂,看来车身架构还是下了功夫的。
后备箱空间是异形的,智己把能抠的空间都抠出来给后备箱了。后排座椅是标准的6:4结构,但只有6的那一部分才能整体放倒。放倒后和后备箱台面会有个稍明显的阶梯。整体空间还是蛮大的。
动态
驾驶
开起来了Yoke方向盘用着其实还可以,无非掉头和停车的时候可能不太适应,不能再用原先太极式的搓盘方式,而是要用一只手一搓到底(驾校教练震怒)。刹车和电门还是蛮线性的,虽然整车实际马力很大,但感觉限制了动力输出,毕竟双电机零百也只有4.5s,地板电下去动力的提升是很线性的过程,推背感可能还没有燃油车涡轮机来得那么明显。方向盘没什么虚位,指向也是很精准的,随速增益和回正力矩做得都很不错。不推荐把方向盘的转向助力调至最轻,不太适合这种Yoke方向盘,转弯的时候会感觉很虚。另外就是因为握持区域变了,所以打转向灯其实不太顺手,没法手不动就打到。
坐上去会觉得视野很开阔,仪表台不高且引擎盖是向下倾斜的,大概就跟model Y的坐姿感觉差不多,配合车身低重心,感觉不太像在开SUV。但存在一个问题,前挡风玻璃太厚了,如果移动视角的话会感觉外面的成像有轻微扭曲变形,另外就是除雾出风口会反光到前挡风玻璃上,一定程度上有些影响视线。做了全景挡风玻璃导致A柱非常粗,但不是特别影响,因为前挡风玻璃本身角度不是很倾斜,车窗和挡风玻璃的面积都比较大,不会像红旗EHS9一样会有很大的A柱盲区。

这车刹车和其他电车很不一样。据销售说这台车的刹车系统一定程度上是解耦的,反正什么原理我不太懂,能够感知的有如下两点:
1)刹车很线性,crbs衔接无感。
2)动能回收无法做单踏板,且最强的动能回收挡位力度可能跟插电混动车型差不多(包括但不限于理想、领克emp)。理论上动能回收的功率上限和电池容量是相关的,所以插电混动车型的回收功率不大,极限负扭矩不明显,但纯电车型回收功率能达到几百千瓦,因此会有很明显的拖拽感。智己LS7这样的标定可能对提升续航无利,但大概率不会让乘客晕车。而且直接丢电门时动能回收也很无感,大概就跟前几天试的的凌志RX350h一样。
悬架
有惊喜,但不多。要说跟极氪打个来回也不是不行,但总体可能极氪还是要好一点。
先说好的,大部分工况下行驶质感很好,能感觉到整个车压在路面上,虽然是一台SUV但能感觉到重心很低,体感比蔚来es7会低很多,接近lyriq的水平。这套悬架能够做到过滤细碎震动的同时,保留路上禁停线的路感。我觉得这还是蛮不可思议的,因为较差的柏油路面的毛糙路感被隔绝了,但一道车道线的路感却能很清晰地传递到座舱内。过颠簸路段的感觉很整,一点不拖泥带水。
另外后悬质感和前悬质感水平保证高度一致,虽然都是后座贴近后悬的设计,但不会像理想L7那样后悬的震动比前悬还多。LS7后座传来的路感是要比前悬弱一丢丢的,除了悬架的功劳,填充足够厚实的座椅也一样功不可没,这才是大五座车型应有的水平。
刹车踩到底,紧急刹停的动作很好,跟飞凡R7一样点头幅度很小,比001的刹停姿态要优雅很多。刹停的过程中不会觉得身体在被向前抛,也不会感觉到001那样巨大的惯性。车子的侧向支撑非常好,快速变道的时候不会有多少侧倾,掉头的时候也不会觉得被甩到一边去。具体可以看变道和掉头时副驾销售的坐姿情况,基本没有什么横向偏移。
再说不好的,将驾驶模式设置为悬架最低、最硬时,过颠簸路面时车身会有多余的回弹,震动的周期很短但是很不舒服,跟其他驾驶模式的行驶质感差了一大截。这个我觉得很奇怪很不应该,但是受限于试驾路线我没办法做更多的测试。另外这台车刹停时会有轻微点头,且很难避免。体感上不会像理想那样明显,但这么好的悬架出现这种小毛病实在不应该。
NVH
极好,风噪路噪都控制得很好。路噪优秀的结论仅适用于22寸米其林轮胎,普利司通胎表现如何不清楚。
音响
凑合,扬声器多,声场定位还可以,但是低频有点散,不集中。反正听个响肯定够了。
杂
这台车定价还是很好的,比智己L7的定价接地气了很多,而且空悬也是全系标配,也就是说花33w买丐版,获得的驾驶体验和46w的顶配其实差不了太多,无非就是差在可付费选装的轮胎和高配才有的后轮285胎宽。先前可以选装的车顶摄像头现在成了顶配捆绑,用了一下,画质还是不错的,行车记录选手狂喜,可惜不再能选装了。据销售说目前售出的主力车型就是32.9w和37.9w这两款,确实如此,低配版在这个价位是一个和001一样极具性价比的选择,底盘表现可能与001相差一点,大概就是一个90分一个98分的差距,但换来了更精致的内饰和更优秀的乘坐空间,我觉得还是很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