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厦大法硕上岸,在职日语203考生,经验贴+部分答疑

2022-05-27 10:12 作者:咸鱼学姐007  | 我要投稿


こんにちは

塩魚です 

大家好,我是咸鱼学姐

一个热爱日语的法学生

咸鱼是2022年刚刚上岸厦门大学法律硕士(法学)的学生,由于其他平台问的人很多,所以分享经验+答疑如下。

废话不说,我们直接上干货!



一  我的备考用书(仅供参考)

1

众合一本通

2

众合真题解析(分科目、章节)

3

众合背诵宝典

4

众合法律硕士联考冲刺卷

5

文运法律硕士联考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分年)

 

二 推荐老师(仅供参考)

民法:

岳业鹏(打基础)

李建伟(李建伟老师的使用方式是:当一个概念,比如说民法保理,你搞不太懂,你就在B站上搜索,保理李建伟。他基本上10分钟之内能把复杂的概念,用很简单的语言给你讲明白)


刑法:

车润海


法理:

马峰(前期)

杜洪波(后期一定要听杜老师,因为马老师的课听完以后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大题,杜老师则是会手把手的教你怎么做大题,而且他的口诀编的真的很容易背。)


宪法:

马峰


法制史:

龚成思

赵逸凡(后期风火轮磨耳朵)

 

三  以真题为导向去制定复习策略

以法本法硕为例

 

专业基础卷(民+刑)


       选择题               单选20题×1分=20分

                                 多选10题×2分=20分

简答题               4题×10分=40分

论述题                2题×15分=30分

案例分析题            2题×20分=40分

 

 

专业综合卷(法理+宪法+法制史)


选择题          单选20题×1分=20分

                          多选10题×2分=20分

简答题                   3题×10分=30分

分析论述题          4题×15分=60分

                                1题×20分=20分

 

选择题(客观题)复习方法:

1打基础,听课。

没别的办法,因为涵盖范围广,对基础和细节要求高,所以只能从头到尾听课,看书。

2多刷客观题的真题

竹马APP可以碎片时间刷题

纸质版的真题建议买两本,一本分年的,一本分科目章节的。

 

简答题复习方法:

就是背!

根据22年法硕情况,建议23的朋友别押题了,犄角旮旯的都要背!

怎么背?

1先理解比如说,民法保理这块比较难理解,你就可以在B站上搜索  李建伟 保理,弄明白以后再去背诵)

2背关键点+口诀。(后期积累到位了,就可以自己展开了)

关于要不要编口诀这点,我真的是不敢苟同马峰老师的意见,按他的说法,理解就好了,书读千遍,其义自见。

但问题是,就像法理某章节!我读了十多遍,合上书依然脑子一片空白!而且我们考研党还有其他科目要学,根本没有时间书读千遍啊。。。。。

3多复盘,多重复

 

论述题复习方法:

1建立大框架

2背住小细节

3掌握做题模式。

所谓模式,就是答题的框架。

22法硕专业基础课考下来给我的感觉是,有点接近学硕论述了,需要旁征博引+总结提升。

但其实说白了,就是小论文总——分——总的写法。

总:提出观点

分:小论点1234

总:总结拔高

 

案例分析题复习方法:

1多刷真题,真题考过的点,必须完全背住!

2背住细节

3掌握答题模板

 

 

四 认真分析自身情况

 

我认为,比起看别人的经验贴,知道自己的强、弱项更为重要。

比如说:

我的强项是论述和民法案例分析,强势科目是民法和刑法。

(因为在做民法方面的实务+之前考过北大民商法的学硕)

所以在复习的时候,我就基本没有怎么复习民法的案例分析。后期才听了几节案例分析课。 

我的弱项是背诵,弱势科目是宪法和法理。

所以没办法,就只能整理口诀+多重复。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自身强势弱势不同,目标院校的录取分数不同,你要达到的目标分数不同,所以,请一定要知道自己强在哪儿,弱在哪儿,去制定计划,增强补弱。

 

五  比起焦虑,不如看书

这几天小红书陆续接到许多私信

有的问,5月才开始晚不晚

有的问,学姐救救我,我该怎么复习

有的问,好焦虑,感觉自己过了一轮什么也没记住。

 

说实话,你们问我这些问题,不如多去看两页书!

的确,每个人都会焦虑,越是到后期就会越发焦虑!

 

焦虑好像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但请一定要明白一点,焦虑是无用的,焦虑无法帮助你提分,只有制定计划和看书可以。 

 

所以,别再拿宝贵的时间做这种无用功了,不如关了手机,翻开你的书,多看两页书,多做几道题。

 

六 经验贴两三篇足够,二三十篇累赘

 

去年考研的时候,我非常热衷于到处搜集经验贴。

但这个真的是个巨坑!

比如说,A学长推荐了一堆书,B学长推荐了另一堆书。二者有重复,但也有不同。

我问你,这时候,你是不是会犹豫,会纠结,会想着,要不我全买了??

 

千万别这么干!经验贴去看两三篇跟自己情况相似的就足够了!(比如说,你是在职考生,你就搜,在职经验贴。你是三跨考生,你就搜三跨经验贴。)

 

看二三十篇完全就是累赘!赶快根据自己的情况着手制定计划+学习才是正事!

等到这段旅程走完,回头看,你会真正的明白,什么叫,别人说的话,随便听一听,自己做决定!

 

 

 

 

 

一些杂七杂八的问题汇总


1考试分析是必备的吗?

我没买,因为看不下去大部头的书,但你不放心,可以买一本,真的不贵。


2厦大是否压分?

专业课压,公共课不压。

专业课压的幅度个人感觉在20-40之间(这是真实分与我个人估分的差距,毕竟咱也是北大民商法专业卷考了125的人。)


3要不要买XX机构的内部班,值不值?

我没买,所以没法跟你说内部班值不值,但我个人感觉,B站上的免费官方资源,真正吃透就足够应付这个考试了。

(其实,甚至连B站上的官方课我都没看完。)


4法理怎么背,好难背

口诀+重复。(前提是课程先去听个两遍)


5  23年背诵宝典还没出,先背22年的可以不?

可以,但你5月就开始背诵了,那么快的吗??


6法硕过几轮才能上岸?

过几轮不重要,记住才重要。而且还要看你公共课的成绩+你报考的院校。


7进度好慢,我看别人都已经开始第二轮了,我第一轮还没结束,好焦虑怎么办

这么说吧,我去年5月中旬刚把书买回来,刚开始看经验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按节奏来,比较快。

至于焦虑,还是那句话,比起到处跟人说你焦虑,不如关了手机去看书。

 


我是咸鱼,一个热爱日语的法学生

整理不易,都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再走吧

向你比心



厦大法硕上岸,在职日语203考生,经验贴+部分答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