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参加了一年级的分班,发现暗藏背后的“猫腻”

2023-09-17 22:35 作者:56145168  | 我要投稿

参加了一年级的分班,发现暗藏背后的“猫腻”

男姐有话说

2023-08-30 14:31

男友们大家好,我是男姐。

今天老大苏总自己去初中报到,辉哥值班,我去参加老二其总的阳光分班。

去之前发了个朋友圈表达激动的小心情,有男友说:我们是考试分班的,考拼音和算数。

虽然我家娃有自娱自乐的学一些洪恩识字洪恩拼音和嘟嘟数学,但是这么明目张胆的考试,我的小心脏还是吓得一激灵。 这样考试多了暗箱操作的可能,如果是按照成绩分班,那么有经验的老师带所谓的“尖子班”,而考试成绩差和“资源差的”就会被分到不好的班级。

甚至成为打压某些老师的手段,这是以前有个做老师的男友咨询的:

按照成绩分班还是按照家长资源分班我们不得而知,所以只有“阳光分班”才是最公平的!

我所在的珠海,就是阳光分班!

我就把今天的过程写下来,给还没有阳光分班的城市参考下,如果你们当地还没有,甚至还在让刚幼儿园的孩子“考试”(这是违反了“幼儿园不能小学化”的教育原则的!)希望大家转发,能把教育公平推动起来!

教育公平,从阳光分班开始!

先说一下我为什么没有选择私立学校,很多男友以为我会送孩子去读国际学校,毕竟我的教育理念也比较主张“快乐学习”,但是公立目前依然人满为患(老二赶上二胎全面放开这一年),一个班级50个人。

主要是因为我家距离公立学校太近了,这是我从学校操场拍的我们小区,是的,我们连马路都不用过,小区门挨着学校后门,所以舍近求远不太符合我的个性,我是最怕麻烦的。

如果我家距离学校远一些,需要开车接送,我都会选择能坐校车的私立学校。所以姐姐也是读这个学校,两个各读6年,这12年不用接送都值回房价。所以我之前做地产的嘛,也经常会跟大家讲一讲房子,这种就小学一墙之隔的“学区房”还是值得入手的,特别是几个孩子的,小学是最久的,一个六年,你算一下接送节约的成本和精力。

辉哥通知我八点开始(我不在新生群,辉哥在,他说啥我听啥,一般他管学校的事情,今天刚好他值班不能请假),实际上九点开始,但是听话的我八点没到就来了。

入场会发一个排队号,一共300人,要分六个班,每个班50人,我是第24个入场的,算来的很早的。

早到的家长观看学校的宣传片,估计是孩子们下午要看的:如何排队,如何举手,了解小学的规则。

我看的时候几次都想哭,从无忧无虑的幼儿园小朋友,就要变成被相对严格管理的小学生,对孩子来说其实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昨天还是小宝宝,今天就是有学业压力的小学生了,但是目前孩子还比较多,没办法的事情,根据现在的出生率可能几年后班级人数就少了,也许十几年几十年后,和国外一样十几个孩子围坐上课的情况也会出现。既来之则安之,学会符合不同环境下适应,也是孩子的必修课。

家长们陆续到齐了,老师们也各就各位,大家按照手里排队的号码来抽签。

全年级一共有7对双胞胎,双胞胎可以选择同班或者异班,所以双胞胎先选,6对双胞胎选了同班,一对选了异班,选了异班的说也想换成同班,老师说这个提交了就改不了了,家长有点遗憾,我估计是当时问了孩子意见说异班,但是后来考虑了一下,两个班活动和放学时间不一样的话还不能一起放学,估计就后悔了,所以双胞胎的建议还是同班方便接送。

接下来到非双胞胎的孩子按照入场领取的号码牌进行选好号,都是自己操作,老师只负责提醒家长点哪个按钮,我作为家长代表站在电脑后“监督”,其实没啥好监督的,这个完全没有操作的空间和机会,老师都不接触电脑。这是家长在操作:

家长确认学号点了确认后屏幕上的班级轮番跳动几秒钟,直至最后停下来。

大屏幕上有即时分班的信息,最后大家都抽完就会显示完整率,每个班50人,不多不少。

可以看到男生数量和女生数量基本差不多,但是女孩子还多了8个,这个不符合我学的“每百人男性数量天然比女性多7个”的课本知识,每百人女孩还多了两个,难道和现在大家都更喜欢生女孩有关?

按照9月入学把孩子分为大于半年和小于半年的,人数偏大偏小的也差不多,149个偏大,151个偏小,各占一半。其总幼儿园有三分之一选择了晚一年上小学,好像晚点上小学又是最近两年兴起来的(以前流行早点上,改天写写我的看法),不知道明年会不会偏大的多一些。

整个过程除了我们6个家长代表站电脑后看着,还有居委会,社区民警,校级家委会共同监督,确保公平公正。

每个家长都心服口服,都是自己抽的班,想安排到认识的老师班级也不可能,更不可能幕后操作。

分完班去班级认门,下午好送孩子到教室,老师和义工们已经准备好了很有仪式感的氛围,很让人动容。

我们看不到的背后也有很多人默默付出。

从今天起米其就是小学生了,很多男友都是我当年怀孕和分娩米其时关注的我,不知不觉6年多了,真的好快。以后我们一起继续分享上小学的喜怒哀乐。

教育公平尚需时日,幼儿园不要小学化也需要家校共同配合,知道全国尚不统一,很多地方还有改善的余地,相信一切会越来越好。

那些还在考试分班,不让家长参与就分班的学校,相信也会越来越少。

让每个孩子都有快乐的童年,也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机会,教什么样的班级,更不应该成为奖励和报复老师的权力者手中(敛财谋私)的工具。

参加了一年级的分班,发现暗藏背后的“猫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