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语言哲思 | 沉默的“大体老师”

2023-09-05 13:49 作者:咬文嚼字杂志社  | 我要投稿

◎宗守云

作家肖勤在《海边的向日葵》(《芙蓉》2023年第2期)中写道:


(1)嗐!怎么说你呢妹子,你一个女子家性格也太……不然人家也不会专门攻击你,你放那……那啥子在屋头,终归是不好的嘛,莫非你就不害怕?

医院里那么多大体老师我都不怕,一罐骨灰我怕什么?青玉长长地吸一口气,把冒着烟的火气压下去,恶作剧般、慢吞吞地答。

女楼长有点蒙,她不知道大体老师是什么老师。

大体老师是教什么的?她问。

遗体捐赠者,就是你们说的尸体。青玉痛快地吐出一句话。

天爷!女楼长发出一声高亢浑厚的惨叫,你疯了吗?

青玉毫不客气地推开她,啪一声关上门。

 

把遗体捐赠者的尸体称为“大体老师”,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也就是说,说话人不直接用“尸体”表达,而是用“大体老师”这样的语言形式委婉曲折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在日常交际中,有些内容是不宜或不能直接表达的,像有关疾病、死亡、两性、生殖、排泄、犯罪等内容,往往不能用原有词语直接表达,只有用委婉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才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委婉多和禁忌有关。陈原在《社会语言学》中说道:“语言禁忌最初显然是从塔布产生的。塔布则是人类还不理解或不能理解自然现象和自然力的本质而产生的。18世纪英国航海家库克到了南太平洋汤加(Tonga)群岛,同那里的居民接触时,发现他们有很多奇特的社会现象,例如:某些东西只允许特定的头等人物(神,僧侣,国王,酋长)使用,而不允许一般人使用;或只允许作特定的用途,而不准用于一般目的;或不许某一社会集团(例如妇女)或某些人使用等等。那里的居民称这种禁忌为‘塔布’。‘塔布’这个词后来就进入了人类学、人种志学和社会学的领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禁忌)的专用名词而被广泛使用。”陈原认为,语言禁忌导致两种结果,一是语言的灵物崇拜,一是语言的禁用或代用,其中语言的代用就包括委婉语。

有些词语只有委婉意义,没有其他意义,如解手、脏病、成人电影、长眠地下、作风问题等。只有委婉意义的词语,如果比较生僻,容易给听话人造成障碍进而影响听话人理解。例如:

 

(2)行者道:“我才进来时,那右手下有一重小门儿,那里面秽气畜人,想必是个五谷轮回之所。你把他送在那里去罢。”这呆子有些夯力量,跳下来,把三个圣像拿在肩膊上,扛将出来。到那厢,用脚登开门看时,原来是个大东厕,笑道:“这个弼马温着然会弄嘴弄舌!把个毛坑也与他起个道号,叫做什么五谷轮回之所!”(吴承恩《西游记》)

 

例(2)“五谷轮回之所”是“厕所”的委婉表达方式。猪八戒作为听话人,开始并不理解其含义,等到了地方才知道是厕所。

有些词语既有委婉意义,也有其他意义,如例假、安息、地下工作、特殊服务、方便之地、动手动脚等。这类词语因为有不同义项,在交际中有时会出现误解。例如:

 

(3)巩兰哭了一阵后说,荆吉进去了。我问,进哪里去了?巩兰说,进局子里去了呗。我大惊,问为啥。巩兰说,家里维持不下去了,我就叫他出去干点啥,他在街边支起一个配钥匙的摊儿,我叫他配门钥匙、汽车钥匙,没让他配财务室的钥匙呀。这个傻货居然给人家配了一把公司财务室的钥匙,人家拿着他配的钥匙开了财务室的门,又开了保险柜的门,盗走了人民币好几十万呀!(李铁《手工》,《十月》2021年第4期)

(4)“你是落葵,对吧?”那边的人说话了,“落葵,如云怎么了?她出什么事了吗?”

“她不在了。”落葵说。

“不在了?”对方诧异之极,“去哪儿了?”但忽然之间猛醒过来:“你是说,如云没了?”

“对,没了。”落葵回答。

“怎么没的?”

“车祸。”

“车祸?”那边脱口叫出来,“又是车祸?”(蒋韵《如云的秘事》,《北京文学》2021年第12期)

 

例(3)“进去了”是“进监狱服刑”的委婉表达,但也可以表示进其他地方,巩兰说荆吉“进去了”是委婉意义,小说中的“我”理解成了其他意义,所以才追问“进哪里去了”。例(4)“不在了”是“死亡”的委婉表达,但也可以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到了其他地方,落葵说如云“不在了”是委婉意义,对方开始理解为其他意义,后来猛然醒悟,向落葵求证如云是否已经死亡。

委婉表达在语言系统和言语交际中都是常见的,恰当地运用委婉表达,可以反映说话人的修养,也容易为听话人接受,从而保证交际的得体、顺利。正因为如此,委婉也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方式,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手段。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3年第9期《语言哲思》栏目。)


语言哲思 | 沉默的“大体老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